房遗爱成功侦破伪造票据案,让商人们对货币改革重拾信心,试点城市里记名式大额票据的使用又恢复了热火朝天的景象。然而,朝堂之上却并非风平浪静。一些大臣表面上对房遗爱的成果表示认可,暗地里却心怀鬼胎,琢磨着怎么给改革使点绊子。
“哼,房遗爱这小子,老是坏我们的好事。这次伪造票据案被他轻松化解,不能就这么算了。”一位心怀不满的大臣在密室里和几个同党嘀咕着。
“是啊,这货币改革要是真成功了,他房遗爱可就立下大功了,我们的地位恐怕都要受到影响。得想个办法,让这改革进行不下去。”另一个大臣附和道。
他们思来想去,决定从改革的资金来源入手。他们在朝堂上向李世民进言,说货币改革耗费巨大,朝廷财政难以承受,会加重百姓负担。
“陛下,房遗爱的货币改革虽看似有成效,但背后所需的资金可不是小数目啊。朝廷哪有这么多钱来支持他瞎折腾?这最终还不是要从百姓身上搜刮,恐怕会引起民怨啊。”一位大臣满脸忧虑地说道。
李世民听了,心中不免有些担忧,便转头看向房遗爱:“房爱卿,此事你怎么说?”
房遗爱赶忙出列,拱手说道:“陛下,货币改革虽需一定资金支持,但并非如这位大人所言会加重百姓负担。就拿票据风险保障基金来说,一部分资金来源于交易手续费,这对商人而言,只是生意中的小小成本,却能换来交易的安心。而且,随着贸易因改革更加繁荣,朝廷税收也会相应增加,长远来看,对财政是有益的。”
那位大臣却不依不饶:“房大人,话虽如此,可这改革初期投入巨大,谁能保证未来一定能盈利?万一失败了,这损失谁来承担?”
房遗爱笑着回应:“大人,改革本就有风险,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目前试点情况良好,我们也在不断完善方案。若因为一点风险就放弃,大唐又如何进步?况且,我们有详细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不会让朝廷和百姓承受不必要的损失。”
李世民思索片刻后说道:“房爱卿说得也有道理。货币改革关乎大唐未来经济发展,不能轻易放弃。但各位爱卿的担忧也并非全无道理,房爱卿,你要继续密切关注改革进展,确保资金使用合理,不影响百姓生活。”
房遗爱领命:“是,陛下,臣定当竭尽全力。”
退朝后,房遗爱深知,要想让货币改革顺利推进,必须得让朝堂上下都清楚改革的益处和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于是,他组织了一场改革成果及资金规划的说明会,邀请了朝中大臣、经济学者以及一些有影响力的商人参加。
“各位大人,各位同仁,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详细说说货币改革的资金使用情况。”房遗爱站在台上,指着一幅幅图表说道,“大家看,这是我们改革所需的各项资金明细,从票据印刷到金融机构建设,再到风险保障基金的筹备,每一笔钱都用得明明白白。而且,随着贸易量的增长,我们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改革带来的收益将远远超过投入。”
一位大臣皱着眉头问道:“房大人,话是这么说,可这未来的收益毕竟是预估的,谁能保证一定能实现?”
房遗爱笑着回答:“大人,我们的预估是基于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和分析。就拿试点城市来说,自从推行记名式大额票据后,贸易额增长了两成有余,这还是在初期阶段。如果全面推广,收益必然更加可观。而且,我们也制定了灵活的调整策略,一旦发现预估与实际有偏差,会及时做出改变。”
一位商人也站起来问道:“房大人,我们商人最关心的还是这改革对我们的影响。虽然目前看来使用票据方便了交易,但会不会有其他隐藏的成本呢?”
房遗爱连忙解释道:“这位老板请放心,我们的目的是促进贸易发展,不会给大家增加额外负担。交易手续费也是经过精心核算的,旨在维持改革的正常运转,不会过高。而且,随着改革推进,市场环境更加稳定公平,大家的生意会越来越好做,这点小小的成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经过房遗爱的一番详细解释,在场的人大多对货币改革的资金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反对的声音也渐渐小了下去。
然而,就在房遗爱以为能松口气的时候,货币改革在试点城市又出现了新状况。由于部分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练,导致票据兑换和交易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引起了商人们的不满。
“房大人,你们这金融机构是怎么回事?我去兑换票据,他们居然算错了金额,差点让我损失一大笔钱!”一位气愤的商人找到房遗爱诉苦。
房遗爱一听,连忙安抚道:“老板,实在抱歉,是我们工作没做到位。您放心,我们马上整改,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房遗爱立刻召集所有参与货币改革的金融机构负责人开会。
“你们说说,这是怎么回事?业务不熟练就上岗,这不是砸改革的招牌吗?”房遗爱严肃地说道。
一个负责人低着头说道:“房大人,这改革推进得急,我们一时间没来得及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导致出现了这些失误。”
房遗爱皱着眉头:“改革急不是理由。金融机构是货币改革的关键环节,必须保证万无一失。从现在起,立刻组织全面培训,务必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熟练掌握业务流程。另外,设立监督机制,一旦发现类似失误,严惩不贷!”
金融机构负责人纷纷点头:“是,房大人,我们一定照办。”
在房遗爱的严格要求下,金融机构迅速展开了工作人员培训,并建立了监督机制。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票据兑换和交易的失误大幅减少,商人们的满意度又逐渐提高。
可这事儿刚解决,房遗爱又收到消息,说是周边一些小国家看到大唐货币改革后贸易更加繁荣,心生嫉妒,又开始在边境搞小动作。这次他们不再是单纯地制造摩擦,而是联合起来,试图打造自己的贸易通道,与大唐商路竞争。
“房大人,那些小国联合起来,在边境修建道路,还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吸引商人,这对我们的商路贸易影响可不小啊。”负责商路事务的官员焦急地汇报。
房遗爱听了,眉头紧皱:“这些小国还真是不消停。看来得想个办法,让他们知道和大唐竞争,他们还嫩了点。”
房遗爱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单纯地打压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得想个巧妙的办法,既能化解危机,又能让大唐的商路贸易更上一层楼。
房遗爱琢磨着,这些小国联合起来搞贸易通道,无非是想分一杯羹,既然如此,那就干脆把他们纳入大唐的贸易体系,大家一起赚钱,这样既化解了竞争,还能扩大大唐贸易的影响力。
他先派人去收集这些小国的特产、市场需求等详细信息,准备对症下药。经过一番调查,发现这些小国的特产丰富多样,像有的国家盛产优质的皮毛,有的国家则有独特的矿石资源,但他们缺乏成熟的贸易渠道和市场推广经验。
房遗爱带着这些情报,再次进宫面见李世民。“陛下,那些小国在边境搞贸易通道,看似是竞争,实则也是个机遇。咱们大唐可以与他们合作,将他们的特产纳入我们的商路贸易,这样既能化解矛盾,还能丰富我们的贸易种类,进一步繁荣经济。”
李世民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兴趣:“房爱卿,具体说说你的想法。”
房遗爱胸有成竹地说道:“陛下,我们可以派使者前往这些小国,向他们表明合作的意愿。咱们大唐可以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帮他们改善特产的加工工艺,提高品质。同时,利用我们成熟的商路网络和市场资源,帮他们把特产销往大唐及其他国家。作为回报,他们需要遵守大唐商路贸易的规则,并且在贸易中给予大唐一定的优惠政策。”
李世民点头称赞:“房爱卿此计甚妙。既避免了冲突,又能实现互利共赢。就依你所言,速速派人去办。”
房遗爱领命后,立刻挑选了几位能言善辩、熟悉贸易的使者,让他们带着大唐的诚意和合作方案前往那些小国。
使者们来到小国,向各国国王详细阐述了房遗爱的合作计划。“各位国王陛下,大唐此次前来,是带着极大的诚意。我们深知各位想发展贸易,大唐愿意伸出援手。通过合作,你们的特产将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而大唐也能丰富贸易种类,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
小国的国王们听了,有些心动,但还是有些疑虑。“你们大唐真的愿意真心帮助我们?不会是想趁机控制我们吧?”一个国王皱着眉头问道。
使者赶忙解释:“陛下多虑了。大唐向来以诚信为本,合作是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我们只希望通过合作,共同把贸易做大做强,让双方百姓都能受益。而且,我们会签订详细的合作协议,保障双方的权益。”
经过使者们的一番努力劝说,大部分小国国王被说服了。“好吧,既然大唐如此有诚意,我们愿意合作。但协议条款必须仔细商讨,确保公平公正。”
房遗爱得知消息后,立刻安排相关官员准备合作协议。协议中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大唐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推广,小国保证特产供应和贸易优惠政策等内容。
在房遗爱紧锣密鼓推进与小国合作事宜时,货币改革在试点城市经过整顿后,各项工作都步入正轨。记名式大额票据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商人们也对金融机构的服务赞不绝口。
“房大人,现在这票据用起来可方便多了,金融机构的人也专业,我们做生意都更有劲头了!”一位商人笑着对房遗爱说道。
房遗爱笑着回应:“那就好,大家满意就是对改革最大的支持。”
看到试点城市取得如此良好的效果,房遗爱觉得货币改革全面推行的时机已经成熟。他再次上朝,向李世民奏明情况。“陛下,货币改革在试点城市成效显着,贸易繁荣,金融秩序稳定。臣以为,是时候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
李世民看着房遗爱,眼中满是期许:“房爱卿,这货币改革关乎大唐经济命脉,既然试点成功,那就按计划在全国推行吧。但要注意,务必确保改革平稳进行,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房遗爱拱手道:“陛下放心,臣已做好全面准备,定会让改革顺利实施。”
然而,就在房遗爱准备大张旗鼓在全国推行货币改革时,又有新的麻烦找上门来。一些偏远地区的百姓对新货币改革政策不了解,误以为朝廷要变着法儿地搜刮钱财,纷纷表示抵触。
“房大人,不好了!一些偏远地方的百姓不愿意接受记名式大额票据,还说这是朝廷的阴谋,嚷嚷着要抵制呢。”负责传达消息的官员气喘吁吁地说道。
房遗爱头疼不已:“看来得加强对偏远地区的宣传工作了。不能因为百姓不了解,就阻碍了改革的步伐。”
房遗爱立刻安排了一批熟悉改革政策的官员,组成宣传队伍,深入偏远地区。“你们到了地方,一定要耐心向百姓解释货币改革的好处,不能敷衍了事。要让百姓明白,这改革是为了让大家的生活更好。”
宣传队伍出发后,房遗爱心里还是有些担心。毕竟,偏远地区情况复杂,百姓观念相对保守,要让他们接受新事物并非易事。
宣传队伍像一群勤劳的蜜蜂,纷纷奔赴各个偏远地区。他们每到一处,就找个宽敞的地方,摆上桌子,挂起写着货币改革好处的牌子,开始向百姓们宣传。
“乡亲们,都过来听一听啊!这朝廷推行的货币改革,是为了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更好!”一位年轻的官员扯着嗓子喊道。
可百姓们似乎并不买账,一个个满脸怀疑地看着他们。“啥改革不改革的,我们就知道,以前用铜钱好好的,现在突然搞个啥票据,谁知道是不是朝廷想坑我们的钱!”一个老大爷气呼呼地说道。
宣传官员赶忙笑着解释:“大爷,您可别这么想。这记名式大额票据比铜钱方便多啦!您想想,要是您做个大买卖,带着几车铜钱到处跑,多麻烦呀!这票据揣在怀里就走,多省事。而且,有朝廷给您兜底,绝对安全!”
老大爷哼了一声:“说得好听,万一这票据丢了,我的钱不就没了?”
官员耐心地说:“大爷,您放心。要是票据丢了,只要您及时报备,朝廷设立了专门的保障基金,会赔给您的。再说了,这票据使用起来,能让咱们这儿的生意更好做,以后大家赚钱更容易啦!”
这时,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凑过来问:“真有这么好?那这票据怎么用啊?”
官员一听,来了精神:“这位兄弟问得好!您看,这票据就跟咱们的钱一样,买东西的时候直接给商家就行。商家要是不放心,还能拿到专门的金融机构去查验真伪。而且,要是您需要现金,也能去金融机构兑换成铜钱。”
在官员们苦口婆心的解释下,一些百姓开始有点心动了。“听起来好像还挺方便的,要不咱试试?”一个大嫂对旁边的人说道。
然而,就在宣传工作好不容易有点起色的时候,又出状况了。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在村子里散布谣言,说这货币改革是房遗爱为了自己升官发财搞的鬼,根本不是为了百姓好。
“大家别信他们的!这房大人一心为了咱们大唐,为了咱们老百姓。他推行这改革,是想让咱们过上好日子。那些谣言都是假的!”宣传官员们急得满头大汗,一边辟谣一边继续宣传。
房遗爱得知偏远地区宣传受阻的消息后,心急如焚。“这些人真是唯恐天下不乱!看来光靠宣传还不够,得采取点实际行动,让百姓亲眼看到改革的好处。”
房遗爱思来想去,决定在偏远地区设立一些贸易集市,鼓励商人们用记名式大额票据进行交易,并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咱们在集市上,对使用票据交易的商家和百姓,都减免部分税费。让大家看到,用票据不仅方便,还能省钱。”房遗爱对手下吩咐道。
很快,贸易集市在偏远地区热闹地开办起来。“快来瞧一瞧看一看啦!使用票据交易,税费减半咯!”集市上的商家大声吆喝着。
百姓们看到使用票据交易真的能得到实惠,而且交易过程也很便捷,渐渐地开始接受记名式大额票据。“哎呀,还真挺不错的。用这票据买东西,还能少花钱。看来这改革真不是坏事。”一个大妈开心地说道。
随着越来越多的百姓接受了记名式大额票据,货币改革在偏远地区的推行终于走上了正轨。房遗爱这才松了一口气。
“总算是把这个难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全面推行货币改革的其他工作了。”房遗爱自言自语道。
然而,货币改革全面推行后,新的挑战又接踵而至。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金融机构的建设进度也参差不齐,导致有些地方的票据兑换和交易出现了混乱。
“房大人,不好了!在西北一些地方,金融机构太少,商人们兑换票据要跑好远的路,而且工作人员业务也不熟练,好多人都抱怨呢。”负责金融改革事务的官员焦急地汇报。
房遗爱皱着眉头:“看来还是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这样,加快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金融机构的速度,从其他地方抽调一些业务熟练的工作人员过去帮忙,同时加强对当地工作人员的培训。”
与此同时,货币改革也引起了一些邻国的关注。一些国家担心大唐通过货币改革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对他们构成威胁,开始在贸易上设置障碍,限制大唐商品的进口。
“房大人,邻国开始限制我们的商品进口了,说是怕我们的商品冲击他们的市场。这可怎么办?”负责对外贸易的官员忧心忡忡地说道。
房遗爱咬咬牙:“这些国家,真是目光短浅。看来,又得想办法应对他们的贸易限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