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房遗爱面对朝堂大臣的质疑,心里明白,得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进展,才能堵住悠悠众口。于是他更加紧盯着商路运输体系升级改造工程,丝毫不敢懈怠。

这边修路的进度逐渐加快,原本坑洼不平的道路在工人们的努力下,渐渐变得平坦宽阔。“嘿,你瞧瞧这路,修得跟镜子面儿似的,以后马车跑起来肯定快!”一个工人擦着汗,看着修好的路段,满脸自豪。

可刚高兴没一会儿,新问题又冒出来了。负责桥梁加固的队伍传来消息,说是在加固一座关键桥梁的时候,发现桥基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需要重新设计建造,这可就麻烦大了。

“房大人呐,这桥基不稳,要是就这么加固,以后肯定出事儿。可重新设计建造,不仅费时间,这钱也得花不老少啊!”桥梁负责人哭丧着脸向房遗爱汇报。

房遗爱一听,头都大了,但他还是强装镇定:“别急别急,咱们先看看能不能在不影响工期太多的情况下重新设计。召集所有桥梁专家,大家一起想想办法。”

很快,桥梁专家们就聚在了一起,对着桥梁的图纸和现场情况讨论得热火朝天。

“我觉得可以采用一种新的桥基建造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复杂点,但能大大缩短建造时间,而且成本也不会增加太多。”一个年轻的专家指着图纸说道。

其他专家听了,纷纷凑过去看,有人点头,也有人提出疑问:“这方法可行是可行,可咱们的工人能掌握吗?别到时候活儿干得糙,还是不顶用。”

房遗爱听着他们的讨论,说道:“这样,先找一小部分工人进行培训,看看他们能不能熟练掌握这种新方法。如果行,就立刻推广。时间紧迫,咱们不能再耽误了。”

经过几天的培训和试验,工人们还真把这新方法学会了,桥梁的重建工作这才又继续推进。

与此同时,优化运输路线和增加运输工具的工作也在同步进行。运输规划师们忙得脚不沾地,不断地勘察地形,和当地百姓沟通,力求找到最合理的路线。

“张大哥,您看咱们这路要是从这儿绕一下,虽然远点,但是能避开那片容易塌方的区域,安全多了。”一个年轻的规划师对着当地的一位老乡说道。

老乡挠挠头:“俺也不懂你们这些,只要不占俺们太多地,咋都行。”

而增加运输工具方面,工匠们日夜赶工打造新的马车。“嘿,这新马车可结实了,装再多的货都不怕!”一个工匠拍着新造好的马车,自信满满地说。

在房遗爱的精心统筹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商路运输体系升级改造工程虽然磕磕绊绊,但总算是在预定的半年时间内完成了。

“房大人,您快去看看吧,这新修好的路,跑起马车来那叫一个顺溜,运输效率至少提高了两倍!”负责运输的官员兴奋地拉着房遗爱去看。

房遗爱来到商路,只见一辆辆满载货物的马车在平坦的道路上疾驰,以前那种货物积压的情况再也看不到了。他看着这一切,欣慰地笑了:“这半年的辛苦总算是没白费啊!”

随着商路运输体系的完善,大唐的贸易更加繁荣了。新开辟的贸易市场和恢复的邻国贸易,让大唐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各种新奇的货物也从四面八方涌入大唐。

“哇,你瞧瞧这西域的香料,味道可真独特,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一个商人在长安的集市上,看着刚运来的货物,两眼放光。

然而,就在大家都沉浸在贸易繁荣的喜悦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份平静。

李承乾眼见房遗爱一次次化解难题,推动改革,让大唐越来越繁荣,自己的野心却一直无法实现,心中的嫉妒和怨恨如同野草般疯长。他觉得再不动手,就永远没机会了,于是决定铤而走险,发动政变。

李承乾秘密召集了一批对朝廷心怀不满的人,包括一些失意的官员和江湖草莽,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谋划着如何夺取皇位。

“弟兄们,只要咱们这次成功了,以后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房遗爱那小子,坏了咱们多少好事,这次一定要把他除掉!”李承乾在密室里,对着众人煽动道。

“对,听太子殿下的!咱们跟他拼了!”那些人被他煽动得热血沸腾,纷纷响应。

很快,李承乾的政变行动就开始了。他带着一群人,趁着夜色,悄悄潜入皇宫。守卫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皇宫里顿时乱成一团。

“不好啦,有人谋反啦!”皇宫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喊叫声。

李世民正在寝宫里休息,听到动静后,立刻惊醒。“怎么回事?哪里来的反贼?”他一边穿衣服,一边大声问道。

身边的太监吓得哆哆嗦嗦:“陛下,好像……好像是太子殿下,带着一帮人杀进来了!”

李世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逆子!他竟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而此时,房遗爱正在家里研究下一步的改革计划,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喧闹。他出门一打听,才知道李承乾谋反,已经打进皇宫了。

“这还得了!”房遗爱顾不上多想,立刻召集自己的家丁和一些忠诚的部下,火速赶往皇宫救驾。

等房遗爱赶到皇宫时,里面已经杀得昏天黑地。李承乾的人虽然气势汹汹,但毕竟是乌合之众,在皇宫侍卫的顽强抵抗下,渐渐有些抵挡不住。

“弟兄们,保护陛下,不能让反贼得逞!”房遗爱大喊一声,带着人就冲进了战场。

“房遗爱,你终于来了!今天就是你的死期!”李承乾看到房遗爱,眼睛都红了,提着剑就朝他冲了过来。

房遗爱毫不畏惧,拔出剑迎了上去:“李承乾,你妄图谋反篡位,简直是罪大恶极!今日我定要将你拿下,扞卫大唐的江山社稷!”

两人剑来剑往,打得难解难分。李承乾虽然武艺也不弱,但他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渐渐露出了破绽。

“看剑!”房遗爱瞅准时机,一剑刺向李承乾。李承乾躲避不及,被刺中了手臂,手中的剑也掉落在地。

“抓住他!”房遗爱的部下一拥而上,将李承乾制服。

随着李承乾的被捕,这场政变很快就被平息了。李世民看着被押上来的李承乾,痛心疾首:“逆子,朕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做出这等事?”

李承乾低着头,咬牙切齿地说:“都是因为房遗爱!他一次次坏我好事,我若不谋反,永远都没有出头之日!”

李世民气得浑身发抖:“荒谬!你自己野心膨胀,却怪到别人头上。来人,将李承乾打入大牢,听候发落!”

经过这场变故,李世民对房遗爱的依赖和信任更深了。“房爱卿,此次多亏了你及时救驾,否则朕后果不堪设想。你对大唐的忠心,朕铭记于心。”李世民感激地对房遗爱说道。

房遗爱赶忙跪地:“陛下言重了,保卫陛下和大唐江山是臣的职责所在。只是经此一事,朝廷元气大伤,后续还需好好整顿。”

然而,朝堂上的一些大臣却不这么想。他们觉得房遗爱权力太大,又立下如此大功,以后恐怕难以制衡。于是,他们又开始在朝堂上暗中谋划,想要削弱房遗爱的权力。

“房遗爱如今在朝中威望日盛,若不加以限制,恐怕会威胁到我们的地位。咱们得想个办法,把他的权力分散。”一位大臣在密室里和几个同党商量着。

“没错,可这房遗爱深得陛下信任,咱们直接上奏恐怕不行,得想个巧妙的法子。”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房遗爱这边刚解决了政变危机,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隐隐感觉到朝堂上有些暗流涌动。他心里明白,那些大臣们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打压他的机会。

“这些大臣,总是在关键时刻搞些小动作。看来我得小心应对,不能让他们坏了改革的大事。”房遗爱一边在府中踱步,一边暗自思忖。

而那些谋划着削弱房遗爱权力的大臣们,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自认为绝妙的主意。他们决定以改革需要多方制衡为由,提议设立多个经济改革相关的部门,将房遗爱手中关于经济改革的权力分散到各个部门,这样房遗爱就无法独揽大权了。

“各位,咱们就这么上奏陛下,就说经济改革关乎国家兴衰,权力过于集中在一人之手,容易滋生腐败和专断,设立多个部门共同负责,能让改革更加稳健地推进。”带头的大臣得意洋洋地说道。

“此计甚妙!陛下一向重视改革的平稳进行,肯定会采纳我们的建议。”其他大臣纷纷点头称赞。

于是,在一次朝会上,这些大臣们纷纷上奏,阐述设立多个经济改革部门的必要性。

“陛下,如今经济改革已取得诸多成效,但权力过度集中于房遗爱一人,恐生变故。设立多个部门,各司其职,相互监督,方能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万无一失。”一位大臣跪在朝堂上,言辞恳切地说道。

李世民听了,陷入了沉思。他心里明白大臣们的心思,一方面他信任房遗爱,知道房遗爱是真心为了大唐的改革事业;另一方面,大臣们所说的权力制衡也有一定道理。

“房爱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李世民转头看向房遗爱。

房遗爱心里虽然明白这是大臣们在针对他,但还是镇定自若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大臣们的担忧不无道理。改革之事,确实需要谨慎对待,权力适当分散,相互监督,有助于改革更加完善。只是,设立新部门需谨慎规划,确保各部门之间职责明确,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情况。”

李世民听了房遗爱的回答,微微点头:“房爱卿所言极是。此事关乎重大,容朕再考虑考虑。”

退朝后,房遗爱的一些好友替他打抱不平。“房兄,那些大臣分明是在针对你,你为何不据理力争?就这么答应他们设立新部门,你的权力可就被大大削弱了。”一位好友焦急地说道。

房遗爱笑着摆摆手:“别急,我自有打算。权力大小是小事,重要的是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如果设立新部门真能让改革更好地进行,我又有何不可呢?而且,我倒要看看他们能耍出什么花样。”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房遗爱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些大臣们见李世民没有立刻答应,便开始在朝堂上联合起来,不断上奏,给李世民施加压力。同时,他们还在朝中散布谣言,说房遗爱独断专行,在经济改革中谋取私利,搞得朝堂上下人心惶惶。

“听说了吗?房遗爱表面上为了改革,实际上中饱私囊,把朝廷的钱都装进了自己的口袋。”一个官员在角落里小声对另一个官员说道。

“不会吧?房大人看起来不像这种人啊。”另一个官员有些将信将疑。

“哼,知人知面不知心。你没看那些大臣们都在弹劾他吗?肯定是有证据的。”第一个官员煞有介事地说道。

这些谣言很快传到了房遗爱的耳朵里。“这些人还真是不择手段,居然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对付我。”房遗爱气得握紧了拳头。

但房遗爱知道,此时不能冲动。他决定先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同时想办法化解大臣们之间的联合。

房遗爱先找来负责经济改革财务的官员,仔细核对每一笔账目,确保没有任何问题。“一定要把账目整理清楚,每一笔开支都要有据可查,不能让那些人抓住把柄。”房遗爱严肃地吩咐道。

然后,房遗爱开始逐一拜访朝中一些立场不太坚定的大臣,试图和他们沟通,化解误会。

“李大人,您也是看着改革一步步走到现在的,我房遗爱一心只为大唐,从未有过半点私心。那些谣言都是无稽之谈,还望您明察。”房遗爱诚恳地对一位大臣说道。

这位大臣犹豫了一下:“房大人,我也相信你不会做出这种事。只是如今朝堂上众说纷纭,我也不好表态啊。”

房遗爱笑着说道:“李大人,我理解您的难处。但改革到了关键时刻,不能因为这些谣言和无端的争斗而停滞不前。还请您在朝堂上为改革说句公道话。”

经过房遗爱的一番努力,一些大臣开始动摇了。他们觉得房遗爱确实为改革付出了很多,不能因为一些没有根据的谣言就轻易否定他。

然而,那些带头针对房遗爱的大臣们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他们见谣言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又想出了一个更狠的招数。他们打算在即将召开的经济改革成果汇报会上,故意提出一些刁钻的问题,让房遗爱下不来台,以此来证明房遗爱的无能,迫使李世民削弱他的权力。

“到时候,我们就问他一些改革中还未解决的难题,看他怎么回答。要是他答不上来,陛下肯定会对他失望。”带头的大臣阴笑着说道。

“对,就这么办!这次一定要让房遗爱原形毕露。”其他大臣们附和道。

房遗爱虽然察觉到了他们的阴谋,但他并没有退缩。“哼,想让我出丑,没那么容易。我倒要看看,他们能问出什么难题。”房遗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汇报会上让这些大臣们无话可说。

终于,经济改革成果汇报会的日子到了。朝堂上气氛紧张,大臣们各怀心思,目光都聚焦在房遗爱身上。

房遗爱倒是一脸镇定,他大大方方地走上前,开始汇报经济改革的成果。“陛下,各位大人,自经济改革推行以来,我们在商路贸易、货币体系、农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成效。商路运输体系升级后,贸易额增长了数倍,各地商品流通顺畅;货币改革使得交易更加便捷,金融秩序稳定;农业改革带动了农民增收,粮食产量与经济作物种植实现了平衡发展……”

房遗爱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李世民听了频频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然而,那些企图刁难房遗爱的大臣们却坐不住了。

“房大人,你说贸易额增长,可据我所知,有些偏远地区的贸易发展依旧缓慢,你作何解释?”一位大臣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发问,脸上带着一丝得意。

房遗爱早有准备,他笑着回答:“这位大人有所不知,偏远地区贸易发展相对滞后,主要是因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不过,我们已经制定了后续计划,会逐步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同时,鼓励当地发展特色产业,吸引商人前往贸易。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在稳步推进中。”

那位大臣没想到房遗爱回答得如此干脆,一时间有些语塞。但他不甘心就此罢休,又接着问道:“那货币改革方面,虽然现在看似稳定,但万一出现大规模的票据伪造事件,导致金融秩序混乱,你又该如何应对?”

房遗爱不慌不忙地说道:“大人,我们在货币改革之初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建立了完善的防伪机制和监管体系。一旦发现伪造票据的行为,会立刻展开调查,严惩不法分子。而且,我们还设立了风险保障基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确保金融秩序的稳定。之前就成功侦破了一起伪造票据案件,便是最好的证明。”

连续两个问题都被房遗爱巧妙化解,其他大臣们也不禁对他暗暗佩服。但带头的大臣依旧不死心,他站出来,清了清嗓子,提出了一个更加刁钻的问题:“房大人,农业改革虽然带动了农民增收,可也导致一些地方土地过度开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你难道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这个问题一出,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房遗爱,想看看他如何回答。房遗爱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大人提出的问题很关键。在改革推进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个别地方土地过度开垦的情况。但我们已经及时发现并采取了措施。一方面,加强对农民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明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出台相关政策,限制过度开垦行为,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友好的种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