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秋风送爽,金黄稻浪,丰收的季节。
村里忙前忙后收割今年的收成,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也在这个欢庆的丰收季节里,孙大壮和马水芹的婚事也开始着手准备了。
这天。
良辰吉日,宜嫁娶。
天还没亮,青石村村尾这边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了。
宋木兰一家上下已经忙碌起来,村里几个关系要好的邻居也早早过来帮忙。
王老太穿了一身喜庆的衣服,忙前忙后,吩咐孙富贵带着几个兄弟把那一筐筐喜饼喜糖给搬上牛车。
这是必备的,圆形喜饼代表着生活团圆,桃形喜饼代表着健康长寿。
厨房里,刘秀萍和李素萍以及村里的几个婶子忙活着蒸枣生贵子糕。
孙冬菊也提前从县城回来了,帮忙布置家里的婚房。
周玉棠已经提前两天过来家里住上了。
今日和孙小六早早起来,把红灯笼挂起。
姑娘们则是将大红喜字贴在屋里屋外。
其他人也没闲着,有的帮忙搞卫生,洒扫庭院,有的帮忙打整婚宴上的食材。
整个村里都是一片喜庆,其乐融融。
里正孙淮山则是走到门口,细心检查孙大壮待会儿迎亲的装备。
宋木兰家没马,可周员外赞助了好几匹马,个个膘肥体壮,毛色发亮,倍有面子。
喜车也被装饰得十分喜庆,车身上的红布绣着精致的龙凤图案,车帘也是大红色绸缎。
要说这天最紧张的人,还得是新郎官孙大壮。
他一晚上没睡着,也不知是太兴奋了,还是太紧张了。
尽管每天都跟马水芹待着,可今日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
孙有才孙天河两兄弟帮忙给孙大壮穿上新郎官的长袍,戴上帽子,腰间束带,挂着香囊。
孙大壮都差点认不出自己来了。
“哇,大壮哥,你今日可真好看。”
两个弟弟不禁赞叹。
就在这时,宋木兰进来催了。
“好了吗?该出发了。”
“好了。”
宋木兰拍了拍孙大壮的后背,安慰道,“别紧张,我们等你接水芹回来。”
“知道了,阿娘,你放心吧。”
门口边接连不断的响亮鞭炮声响起,迎亲队伍朝着镇上出发。
走在最前面的是村里壮实的两个小伙子,手持大铜锣,敲打得可响亮了。
这必须传遍整个村,甚至传到邻村去,让大家知道青石村今日有喜事。
孙大壮骑在高大的黑马上,朝着村民们挥手微笑,尽情接受他们的祝福。
八匹大马,大轿,别提多威风了。
隔壁几个村的村民甚至跑到山上看青石村的热闹,实在是难得一见。
确实,孙大壮这场接亲场面可大,在县城在京城可能见怪不怪,可在村里可是鲜少得很。
可是给青石村长脸了,这不得跟外人显摆,哪家的闺女嫁来青石村,日子苦不了。
白槿兰认了马水芹当干妹妹,在县城置办了宅子送她出嫁。
白庭玉和姜嵘宁主持了这场婚事。
他们早早等着了,见迎亲队伍来了,便让人扶着马水芹出房间。
只见马水芹一身大红嫁衣,嫁衣上是栩栩如生的牡丹花,头戴凤冠,让喜婆一路搀扶走出去。
一番迎亲仪式结束,新郎官领着新娘子回家。
迎亲队伍再次敲锣打鼓,欢乐声不断。
回到家后,这对新人开始拜堂。
“一拜天地!”
司仪主持事宜。
只见孙大壮和马水芹面向天地,深深鞠了一躬。
“二拜高堂!”
宋木兰也是坐到上座来了。
“夫妻对拜!”
……
拜堂结束后,酒席也开始了。
家里够大,能摆好多桌。
今日的菜色也都是宋木兰和几个姐妹和王老太去挑选的,必须是上得了台面。
周员外坐在主桌,这菜还没吃多久,那张脸却喝了不少酒已经红了。
家有喜事,他当然高兴。
好歹他也把孙大壮当半个孙子对待。
白庭玉和姜嵘宁以及白槿兰也都来了。
他们都在宋木兰这边用席,都坐上主桌。
还别说,这主桌是真大,坐满了人,都是与宋木兰深交的贵人和朋友以及家人。
村民们开始给新人祝贺,孙大壮和马水芹穿梭在酒席中,挨个挨个地接受祝福以及敬酒。
“逍叔,你去哪里?你就坐这,这还有一个位置。”
陆逍跟着坐了下来,旁边就是宋木兰。
“恭喜。”
宋木兰浅浅点头,“谢谢。”
一旁的周员外笑着调侃道,“宋小娘子,大壮如今也娶媳妇了,怕是很快就可以当阿奶,你可得提前准备上了。”
宋木兰笑而不语。
谁能想到,她穿来这边后,不仅当了别人的娘亲,还很快当阿奶了。
想想以后儿孙满堂的日子,似乎也没有很难接受,反倒是有些期待了。
整个村子因为今日的喜事,欢声笑语不断。
这以后的日子啊,只会过得越来越好。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