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这话说的,让三位阁老老脸一黑!
他们其实也没想到太医院能废物到这种程度。
而那边嘉靖自己还在继续叨叨。
“太医院乃管理天下顶尖医者,并研习医学的至高之地。”
“结果你们告诉朕,里头的御医,居然还比不过定北侯一介尚未及冠的稚子?”
“定北侯出身道家,有道医手段,朕是知道的。”
“可太医院也不是一两个人!里头那么些人,就没一个人能比得过?”
“那太医院还怎么好意思,继续拿朕赏的俸禄?”
徐阶这时候坐不住了。
因为他有好几个亲戚,如今就在太医院当值呢。
这要是一不留神把职司都丢了,那乐子可就大了。
别看太医院在嘉靖还有他们这些个阁老眼中,就是个招之及来挥之即去的小豆丁。
甚至都不惜的正眼瞧两下。
但怎么说里头也是有着从正八品一路到正四品的一大帮子官身在呢。
这些人背后牵扯的事儿,可太多了。
甚至要把人逼急了,里头的人爆出来的可就得是一大帮人掉脑袋的大事儿了。
所以,怎么着,太医院也不能被这么轻贱下去了。
“陛下,依老臣来看,这太医院的医术自然是没的说的。”
“他们自认比不过的,也不过是定北侯那出神入化的速诊之术而已。”
“依老臣看来,定北侯本就是军中勋贵出身,讲究个性情如火,还有道家手段相辅,那速度快一点也是理所应当的。”
“陛下要是因为此事而降罪太医院倒有些严苛了。”
“毕竟,这医术讲究的是个准字,而不是快字!”
徐阶说的很有道理,可嘉靖却压根不想听。
甚至嘉靖听着这话反倒是一股子邪火腾的一下就冒起来了。
讲究一个‘准’字?
那朕的太子,还有之前夭折的孩儿,怎么出的事儿?
太医院最后全家抄斩都不开口的那些个御医,他们讲究的是个‘准’字?
嘉靖深深地看了徐阶一眼,而后转头看向严嵩,轻声的问道。
“严阁老,你觉着这百官求诊一事,如何解决啊?”
“朕可是听说,外头的动静可不小啊!”
严嵩从一进殿开始,其实心里就已经在琢磨这事儿了。
他总觉着,这事儿透着一股子邪性。
定北侯张元德的义诊,他从最开始就知道。
但最开始,不过是张元德为自己麾下的虎贲卫谋福利而已。
免诊费也好、免药费也罢,那都是张元德自己的事儿。
真正让这事儿闹大的,乃是之后锦衣卫、东厂两家的下场。
好家伙,陛下私人捐助两万两,还有锦衣卫指挥使和东厂厂公以及吕芳这个大太监,各自捐款一万六千两。
这可是明晃晃的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所有人都能看见的。
那问题来了,都是吃皇粮的。
凭什么锦衣卫和东厂这两个压根没被官员们看得上的衙门里出来的,就能有这等免费诊治免费吃药的待遇,而他们这些个清贵官员却没有?
他严阁老家里,自然是不缺诊病的大夫和药材的,可那些个在翰林苦熬、在御史台厮混的清贵官儿,他们缺啊。
多少人别说家里人病了,连自己病了都没钱去看呢。
这些人,以前没机会也就算了。
可如今眼见着,他们最最看不起的锦衣卫番子都能昂首挺胸的去诊病拿药了,他们眼珠子能不红?
偏生,这些人的嗓门又是最大的。
穷横穷横,说的就是他们!
但严嵩一直没因为这事儿来找嘉靖,因为他敏锐的意识到,这事儿十有八九,有坑。
如今在点诶这么一弄之后,他愈发的觉着这里头有事儿了。
想想都知道,凭什么陛下就捐了两万两银子?
还是正大光明,压根不怕人知道、写在墙上的正经捐了两万两?
陛下对钱有多看重其他人不知道,他还能不知道?
但偏生陛下就这么给出去了。
偏生,陛下就没管百官!
而如今再被陛下一问,严嵩心里便有了计较了。
他满脸肃然的冲着嘉靖拱了拱手。
“回陛下,依老臣来看此事倒也简单。”
“无非就是百官觉着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有了这等待遇,他们没有罢了。”
“而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既然都是吃皇粮为陛下效力的,他们自然也该有。”
“故此,依老臣之见,无非就是解决诊病的人手以及药材消耗的问题罢了。”
“诊病的人手可以从太医院出,他们或许诊病的速度没有定北侯快,但他们人多啊。”
“多来些人就是了!”
“而药材消耗,让户部划拨一笔银子到太医院,该采购的采购便是了!”
严嵩这话一出,嘉靖脸上立马就不好看了。
都不带遮掩的,他皱着眉头就看向了严嵩。
“严阁老,那定北侯的义诊,诊费是他自己免的,朕就不说什么了。”
“可那义诊之后的药材消耗,那可是朕以及陆柄、陈洪还有吕芳等人私人捐助的银子。”
“你方才说不患寡而患不均?”
“那好,朕问你,如今你让那存银所剩无几的国库划拨银两让太医院专门为此事采购药材,此事算不算不均呐?”
严嵩死活没想到,自己都提出解决办法了,嘉靖居然在这上头给自己卡住了。
不过严嵩到底是个机灵的。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
陛下这哪里是舍不得钱财啊。
这是压根就不想从国库里掏钱,而且看不上太医院啊。
严嵩偷偷瞟了一眼两边,尤其是急的脸色都有些发白的徐阶,他心中暗暗一动。
难道……之间太医院里头的那些个案子,实际上陛下已经知道了?
或者说,有人偷偷开口了,只不过陛下没声张?
不管是因为什么理由,严嵩这会儿就一个想法。
那就是太医院里头的破事儿,不能牵扯到自己身上。
索性,他直接拱了拱手道。
“陛下所言极是!”
“既如此,那老臣认为,一事不烦二主,还不如就此事与定北侯商议一二。”
“义诊的事儿,他为主,药费的事儿,各部部堂自己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