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今,她手中有了一些钱,而且三年自然灾害已经过去,四九城的整体环境也在逐渐好转。

在出成绩之前,她决定叫上于海棠,再约上几个好友一起尽情玩乐几天,好好放松一下心情。

与此同时,徐庶也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他成功地接替了王天福的职位,成为了采购科的科长。

虽然工资有所上涨,但他却感觉自己似乎失去了一些曾经的自由。

以前,当他还是采购员的时候,除了每天早上来轧钢厂点个卯,基本上都不会长时间待在厂里。

尤其是当他需要回徐家村采购时,更是可以三四天都不来轧钢厂。

只要完成了采购任务,其他方面都比较宽松。

即使在他担任副科长期间,上面还有王天福这个领导,但只要处理完手头的事情,他依然可以请假离开。

然而,现在情况不同了,徐庶当上了科长,自然需要守在办公室里,因为采购科的所有事务都需要他亲自处理。

正因为如此,徐庶的午饭只能在轧钢厂的食堂里解决了。

不过好在,傻柱和徐庶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了缓和。

这其中,李怀德对傻柱的警告起到了一定作用。

以前,傻柱跟着杨厂长时养成了一些不太好的习惯,现在他必须要改掉这些毛病。

然而,徐庶并没有机会体验到傻柱那令人惊叹的颠勺绝技。

与此同时,徐庶还找李怀德将徐亮调到了房管科担任组长,而徐华则接替了徐亮原来的职位。

徐海涛、徐飞和徐海天这三兄弟在保卫科的工作中表现出色。

他们积极协助公安局,成功打掉了好几个敌特窝点,并且破获了多起大案要案。

在这些行动中,三兄弟都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和勇气,立下了赫赫战功。

由于他们的杰出表现,公安部门对这三兄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想要将他们全部挖走。

但是,在徐庶的建议下,最终的安排是这样的。

徐海天留在保卫科,并升任治安组副组长。

徐海涛则带着徐飞一同进入区公安分局,徐海涛升任政治保卫股副股长。

而徐飞则被分配到红星派出所,担任治安组副组长。

至此,徐庶的六个兄弟都在仕途上取得了晋升和转型,他们的生活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改善。

一个月后,高考成绩终于揭晓。

何雨水心情沉重地面对着这个结果,她知道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易中海截留了她的生活费。

这个变故让她在备考期间备受困扰,而更让她心寒的是。

她的亲哥哥傻柱对她参加高考的事情竟然毫不关心,这无疑加剧了她的压力和焦虑。

最终,何雨水与大学失之交臂。

她的好姐妹于海棠也同样未能如愿考上大学,两人可谓是难姐难妹。

面对这样的结果,何雨水感到无比的失落和沮丧。

尽管她非常不情愿回到四合院,但她还是不得不面对现实,回到家中。

当她告诉傻柱自己没有考上大学,并且打算去找工作时,傻柱的反应却异常冷漠。

他只是简单地表示自己知道了,甚至没有多余的关心话语,更别提要帮何雨水找工作了。

1962年,正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包括中专、技校、大学)实行\"统包统配\"政策,即由政府统一分配工作。

然而,这一政策主要针对的是中专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并不在强制分配范围内。

因此,何雨水所面临的选择变得十分有限。

她要么选择在家自学备考,或者是争取学校的支持,继续复读参加高考。

要么参军入伍,为国家效力。

要么下乡务农,接受劳动锻炼。

要么通过招工进入工厂工作。

这四条路,每一条都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然而,何雨水的基础本来就不太扎实,能够考上高中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

让何雨水在家自学备考,难度太大了。

而且现在的中学教育更注重 “一次性” 培养,复读在社会观念中较为少见,且缺乏系统化的支持体系。

因此何雨水想要寻求学校的支持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希望。

在那个年代,女生参军的难度极大,而且何雨水根本没有这个想法,所以这条路显然也行不通。

至于下乡务农,那就更不用考虑了,招工更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在这个时期,招工的难度跟女生参军的难度不相上下。

眼看着于海棠在她家人的帮助下顺利进入轧钢厂的宣传科当播音员,何雨水终于开始慌了。

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还是去找徐庶帮忙。

毕竟她认识了人里有能力帮她,且愿意帮她的,只有徐庶一个人了。

反正已经欠徐庶的够多了,也不必在乎多这一次了。

何雨水已经决定了,她的这条命都是徐庶的了。

徐庶并没有推辞,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原本,徐庶是打算将何雨水安排到轧钢厂的后勤处工作的。

但何雨水似乎对傻柱心存芥蒂,并不想再见到他,于是果断地拒绝了这个提议。

最后,徐庶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成功地将何雨水安排到了距离轧钢厂不远的纺织厂财务科工作。

徐庶对何雨水的能力很有信心,相信她一定能够胜任财务工作。

同时,徐庶还特意提醒何雨水,一定要多学习一些财会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随着1962年的尾声临近,娄晓娥已步入预产期。

为了确保娄晓娥和孩子的安全,徐庶提前一周便住进了医院,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由于娄家公馆距离医院更近,且配有小汽车,交通极为便利。

因此,这段时间徐庶和李秀蓉几乎未曾返回四合院。

徐庶除了每日工作,其余时间都在医院陪伴娄晓娥,夜晚要么在医院守护,要么回到娄家休息。

李秀蓉和谭雅丽则轮流在医院全天候照料娄晓娥。

娄晓娥如今在徐庶家中,宛如珍贵的大熊猫一般受到呵护。

于莉、陈雪和王梅等朋友也时常来访,与娄晓娥分享她们的经验,为她带来欢声笑语。

娄晓娥自然感到无比幸福,被家人深爱,还有众多好友的陪伴。

1963年1月1日凌晨一点,娄晓娥突然醒来,感到腹痛难忍。

这一突如其来的状况,立刻惊醒了在旁陪护的徐庶和谭雅丽。

两人心急如焚,立马起床,随后飞奔到娄晓娥身旁,急切地查看她的状况。

谭雅丽经验丰富,一眼便瞧出娄晓娥即将临盆,于是当机立断,催促徐庶赶紧去叫医生。

徐庶不敢有丝毫耽搁,风风火火地冲向医生办公室。

与此同时,谭雅丽留在病房里,寸步不离地陪伴着娄晓娥,轻声安慰着她,让她不要害怕。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娄晓娥的疼痛愈发剧烈,但谭雅丽始终紧握着她的手,给予她力量和勇气。

没过多久,医护人员推着担架车匆匆赶来,将娄晓娥送进了手术室。

徐庶也匆匆赶到护士站,借了电话拨通了娄半城的号码。

电话那头,娄半城得知娄晓娥要生产的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刻与李秀蓉一同乘车赶往医院。

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娄晓娥,李秀蓉决定在这段时间住在娄家。

毕竟娄家公馆房间众多,完全能够容纳她。

四人在医院碰面后,简单交流了一下目前的情况,便一同守候在手术室门外,焦急地等待着。

徐庶的心情异常紧张,他根本无法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而是不停地在过道上来回踱步,仿佛这样能减轻他内心的焦虑。

他的脚步如此匆忙,以至于李秀蓉都被他晃得有些头晕目眩。

“好啦,儿子,别再走来走去了,晓娥肯定会平安无事的。

你这样晃来晃去,我都快被你晃晕啦!”

李秀蓉无奈地说道。徐庶这才如梦初醒,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然后缓缓坐回椅子上。

时间在漫长的等待中悄然流逝,一个小时过去了,手术室里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

这声音如同天籁一般,瞬间打破了手术室门外的沉寂。

四人如闻仙乐,喜出望外,立刻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齐刷刷地站了起来。

紧紧地守在手术室门口,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这个新生命的降临。

没过多久,产房的门缓缓打开,一个护士面带微笑地抱着孩子走了出来。

她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情,仿佛这个孩子是她自己的一般。

“恭喜,恭喜!母子平安,孩子很健康,七斤八两呢!

哪位是孩子的爸爸?”

护士高声说道,声音中透露出满满的兴奋。

徐庶听到这个消息,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赶忙上前,举起手,有些紧张地回答道。

“我是,我是爸爸。”

这一幕让在场的众人都忍俊不禁,大家都被徐庶那略显滑稽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