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赶紧稳住身形。
扬竿。
线轮“吱吱吱”的往外放线,有点不堪重负的意思。
朱总就在旁边,率先拉上来一条石九公,小声的骂骂咧咧,很是不爽,这还不如刚才的乌丝斑。
扭脸一看,沈文这架势,就知道是中了大货。
他问道:“阿文啊,你这鱼竿吃不吃得消哟。”
沈文顶着压力,撑着劲,一字一顿的说道:“应该能行。”
力道很大。
但和之前中的那条二十多斤的大石斑,拉力小了不少。
但一上来就中大货,也是让他挺惊喜的。
这叫啥。
开门红啊!
他有预感,今天这一趟钓鱼之旅,应该收获会很小。
朱总没立刻下饵,饶有兴趣的看沈文溜鱼,看着看着,忍不住说道:“你这线轮也不咋地啊。”
“随时感觉要被拉爆。”
“要是换我这个,哪里还用得着这么溜,已经差不多拉上来了。”
沈文点点头:“是,我们这装备肯定不能和朱总的比。”
朱总笑了笑,又叹口气:“装备再好,中不了大货,有个屁用。”
他这些年,为了钓鱼,可是没少花钱。
什么能钓上来百十斤的巨物,总之鱼竿很牛逼,各种功能,花里胡哨的挺厉害,结果完全派不上用场啊。
为此。
他没少出海。
就是想让鱼竿物尽其用。
可一直没有这个机会。
沈文:“会有机会的。”
他实在是没心思和朱总说话,随口敷衍了两句,就投入到了溜鱼之中,正如朱总所说,他用的钓具是一般。
要是不多用技巧来弥补,生拉硬拽的话,最大的可能就是断线短杆爆轮。
没一会。
一条大鱼被拉到了水面。
“卧槽,是海鲈,小心洗腮!”朱总看到,激动的喊道。
下一刻。
海鲈鱼就窜出水面,疯狂洗腮。
非常激烈。
海面上,水花四溅。
这时候,沈文也在反应,竭尽全力来处理海鲈洗腮的情况,来回几次后,海鲈终于放弃挣扎,朱总帮着用抄网将鱼抄中。
朱总很小心。
这时候要是让鱼跑了,别说和沈文只是刚认识的朋友,就算是亲兄弟都会翻脸。
一条海鲈,成功抄上甲板。
大家都过来看。
李老板:“好大一条。”
张老板啧啧有声:“听说洗腮了好几次?这都没逃脱啊。”
朱老板笑骂道:“你特么的啥意思,就想海鲈洗腮成功啊,你个眼红狗。”
张老板:“我没别的意思,就是单纯的眼红。”
“这运气是真好。”
大家哈哈笑。
沈文也跟着笑,他承认,的确是有运气的成分,但他觉得,在海鲈洗腮的时候,他的技巧也占了很大功劳。
李老板说道:“运气是真好,一来就是大货,我啥时候能钓上来这么一条就心满意足了。”
黑仔诧异:“老板,你们刚才说都钓了七八年,没钓到过这么大的?”
李老板咳嗽两声:“这不很正常嘛。”
“这么大的海鲈鱼,其实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他的生长极限,不夸张的说,可遇不可求的。”
“我们大部分是矶钓,偶尔出海钓鱼。”
“不光我,他们也都没钓到过。”
朱老板和张老板纷纷点头,说道:“这么大的海鲈,的确不容易遇到。”
黑仔恍然:“原来是这样。”
李老板说道:“你们都是新手,有新手光环的,我说句难听的,不是咒你,这条鱼很可能是你这辈子钓到最大的一条。”
黑仔摇头:“那不可能。”
“别那么自信。”
“不是自信的事,是我哥之前钓到过一条二十多斤的大石斑。”
“啊?”
“这……”
“牛比!”
三位老板都惊了。
“也是在这里吗?”
“那不是,是在海边。”
“卧槽!”
三位老板自闭了。
人比人,真是能气死人啊。
黑仔回头,朝沈文咧嘴笑,后者也跟着笑,他都还没说什么,黑仔就已经帮他把比给装圆满了。
这样的小弟,怎么能不重用?
方悠悠走过来。
她拿着照相机,要给沈文拍照片,说钓到这么大的海鲈鱼既然这么不容易,那必须要拍照留念一下。
沈文觉得有道理。
但是,拍一张就行了呗,咔咔咔拍个七八张是什么意思?
确定不是借机拍他?
朱老板说道:“给我也来两张。”
方悠悠:“老爸,三块钱一张。”
朱老板:“怎么还要钱?”
方悠悠:“我的拍照技术,胶卷,还有你借人家的鱼,三块钱其实一点也不贵。”
朱老板:“行行行,给我来两张。”
张老板:“我也要。”
沈文在一旁乐呵呵的看着。
他感觉到被区别对待的快乐了。
真不错。
拍好照片,海鲈鱼还活着,赶紧放进了活鱼仓里,这么大的鱼,活着的话,能卖个很不错的价钱。
总之一句话,就这么一条鱼,已经值回票价,还有的剩。
接下来沈文他们钓多少鱼,那都是纯赚的。
有了沈文钓上来这么一条大海鲈鱼,可是把大家都刺激的不轻,钓鱼的乐趣顿时翻倍,都铆足了劲也想中这么一条。
所以。
他们接下来用的鱼钩和饵料,都换上大的。
铒越大,鱼越大。
沈文没有和他们学,还是挂虾。
还是朱总率先中鱼,他的运气是真好,几乎是下饵就中,结果拉上来一看,直接骂娘,居然又是石九公。
沈文扫了一眼:“快半斤的石九公,不多见哦。”
这么大的野生石九公,要是在后世,哪怕是在他们这边码头,也能卖个四五十块钱一斤。
现在嘛。
有人抓到,大部分也都是拿回家里炖汤。
朱总嘟囔:“再大也只是条石九公。”
他不信邪。
换了条更大的饵料。
张总和李总也相继中鱼,拉上来的都还不错,都是鲷鱼,一条真鲷,一条黑鲷,方悠悠也中鱼,喊让沈文去帮忙。
沈文过去,手把手的帮方悠悠将鱼给拉上来。
是一条红友。
还不小,有三斤多,劲很大。
沈文回去,刚拿起鱼竿,接着就中鱼,又是大弯刀,但劲道没有刚才的大,朱总刚抛竿下饵,扭头看过来,羡慕的问道:“又是大货?”
沈文摇摇头:“不是。”
“感觉应该比刚才那条海鲈要小一半。”
朱总下意识就要脱口而出:“小一半也得七八斤,那还不是大货”,话到嘴边忍住了。
有啥好说的。
他们觉得七八斤的鱼,已经很不错,但沈文不在乎,也正常。
毕竟,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