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摊牌了我真是土匪不过地盘有点大 > 第55章 开源节流与“山寨经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5章 开源节流与“山寨经济”

黑风山的“热闹”背后,是悬在每个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粮食。

那堆积如山的“神薯”,在几百张嘴日夜不停的消耗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瘪了下去。

破庙大堂里,气氛压抑。

林好看着底下蔫头耷脑的众人,一拍桌子。

“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

“从今天起,所有人,勒紧裤腰带!”

“伙房那边,按人头定量,谁敢偷吃浪费,老子扒了他的皮!”

他眼神扫过众人,带着一股狠劲:“伤员,后勤,都别闲着!山里的野菜、野果,能吃的都给老子采回来!彪哥,组织狩猎队,加大力度,兔子、狍子,什么都行,弄回来!”

命令下去,整个根据地都动了起来。

连走路都哼哼唧唧的伤员,也被安排着剥蒜、挑拣野菜。

孩子们则漫山遍野地寻找着能入口的野果。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灼的气息。

与此同时,陈博文教授的临时实验室里,也正热火朝天。

“林先生,这‘神薯’淀粉含量极高,可以提取出来,做成粉条,更耐储存,口感也好些。”陈博文推了推鼻梁上用铁丝固定的镜片,手里拿着一团黏糊糊的白色淀粉。

林好看着那盆淀粉,脑子里“万物皆可盘”的念头又开始翻腾。

“对对对!粉条!还有,能不能磨成更细的粉?像面粉那样?做点面疙瘩啥的?”

他又想起什么:“还有,这玩意儿发酵,能不能搞出点酒来?低度数的也行啊!消毒,或者……冬天取暖?”

陈博文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亮了:“理论上可行!‘神薯’糖分高,适合酵母菌生长。只是……这需要合适的菌种和严格控制条件。”

“那就试试!”林好大手一挥,“彪哥不是缴获了些东岛人的清酒吗?里面的沉淀物,还有咱们自己酿酸菜的缸底子,都试试!土法上马,失败了也不亏!”

于是,实验室又多了几口大缸,里面是切碎的“神薯”混合着各种奇奇怪怪的“发酵引子”,散发出一种难以形容的酸甜气息。

几天后,第一批“神薯粉条”被晾晒出来,虽然粗细不均,颜色也有些发暗,但总算让单调的食谱多了点花样。

而那几缸发酵物,则咕嘟咕嘟冒着泡,散发出越来越浓烈的酒精味,虽然还远谈不上是酒,但至少证明了方向没错。

光靠节流和内部挖潜,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林好很清楚,必须开源!

“墨涵,”林好把李墨涵叫到一边,“坐吃山空不是办法,咱们得主动出去搞点东西回来。”

李墨涵一愣,随即捻着胡须:“大帅的意思是……行商?”

“对!就叫‘黑风贸易行’!”林好随口起了个名,“你挑几个精明可靠的弟兄,带上咱们处理好的毛皮,还有炼出来的那些普通铁料、矿石,甚至打几把耐用的锄头镰刀,悄悄下山,去山外的黑市,或者找那些胆子大的行商接触接触。”

“这……”李墨涵有些犹豫,“山外如今是东岛的地盘,风险太大……”

“风险大也得干!”林好斩钉截铁,“咱们缺盐、缺布、缺药,这些东西山里长不出来!告诉弟兄们,安全第一,打不过就跑,钱货丢了都没关系,人必须回来!”

李墨涵看着林好坚决的眼神,点了点头:“墨涵明白了,定不辱使命!”

几天后,李墨涵带着几个化装成普通山民的精干手下,背着处理好的兽皮和几块沉甸甸的铁锭,消失在茫茫林海中。

首次贸易的过程,远比想象的更加惊心动魄。

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东岛军的据点和巡逻队,辗转来到一个传说中的山货黑市。

这里的气氛诡异而紧张,各色人等眼神闪烁,警惕地打量着每一个陌生面孔。

李墨涵强作镇定,凭借着秀才的口才和察言观色的本事,还真搭上了一个看起来实力不俗的行商。

对方验过货后,对黑风寨出产的毛皮和铁锭质量颇为满意,但价格却压得极低。

李墨涵据理力争,唾沫横飞,引经据典(虽然商人根本听不懂),总算把价格往上抬了一点点。

就在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换回了宝贵的食盐、粗布和几包金鸡纳霜(奎宁)时,旁边几个一直窥伺的地痞流氓围了上来,为首的刀疤脸狞笑着,显然是想黑吃黑。

李墨涵心头一紧,手已经摸向了腰间的短刀。

就在这时,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闪过。

寒光乍现!

冲在最前面的两个地痞捂着手腕惨叫倒地,他们的手筋已被精准地割断。

冷雨不知何时出现在了附近,手中短刃滴血不沾,冰冷的眼神扫过剩下的地痞和那个同样心怀不轨的商人。

“滚!”

一个字,如同腊月的寒风,让所有人遍体生寒。

地痞们连滚带爬地跑了,那商人也吓得脸色煞白,连连拱手告罪,再不敢有丝毫歪念。

李墨涵看着冷雨的背影,心中又是感激又是敬畏,对这位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女煞神,又多了几分认知。

有惊无险地完成交易,带回的物资虽然不多,却极大地鼓舞了人心。

“干得不错!”林好看着那些盐巴和布匹,拍了拍李墨涵的肩膀,“墨涵,这事儿还得继续干!逐步建立几个隐蔽、可靠的联络点,找信得过的商人,把路子铺开!”

随着贸易次数的增加,李墨涵的胆子也越来越大,经验也愈发老道。

在一次与老主顾的交易中,对方旁敲侧击地询问,黑风寨是否还有更高品质的铁料。

李墨涵想起林好之前炼出的那种坚硬无比、带着奇异纹路的“玄钢”,心中一动,按照林好事先的交代,“不小心”从怀里掉出了一小块样品。

那商人拿起样品,只看了一眼,又用随身小锤敲了敲,眼睛瞬间瞪得溜圆!

“这……这是什么钢?!”商人声音都有些颤抖,“李先生!这种钢,你们有多少?我愿意出高价!粮食!药品!甚至……我听说你们缺机器零件?只要你们肯卖,都好商量!”

李墨涵心中剧震,面上却不动声色:“此乃我黑风寨秘法所炼,偶得之物,数量极少,乃大帅心爱之物,概不外售。”

商人脸上写满了失望,但仍不死心:“那……普通的铁锭,能否多提供一些?价格好说!”

消息传回黑风寨,林好陷入了沉思。

用“玄钢”换取急需的物资,尤其是西药和机器零件,诱惑太大了!

但他更清楚,“玄钢”是黑风寨的底牌之一,一旦技术泄露,引来的恐怕就不是商人,而是东岛军的大炮了!

“告诉他,‘玄钢’免谈。”林好最终下定决心,“普通的钢材制品,比如农具、马掌,可以适当增加供应量,价格也要抬上去!”

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为了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干劲,林好又想出了新点子——劳动竞赛。

“从今天起,生产队内部搞竞赛!”林好在大喇叭(用铁皮和铜管自制的)里宣布,“开荒、采矿、打铁、搓粉条,每个小组比进度、比质量!优胜的小组,优先分配物资,晚上加餐,还能多休息!”

这招果然有效。

原本有些沉闷的生产队立刻活跃起来,各个小组铆足了劲,号子声、锤打声、吆喝声此起彼伏,整个根据地的生产效率都提升了一大截。

王大彪看着热火朝天的场面,咧着大嘴直乐:“大帅英明!这招真他娘的管用!”

就在黑风寨上下齐心协力,忙着生产自救、拓展贸易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通过卡秋莎建立的秘密渠道,送到了林好的手上。

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是歪歪扭扭的俄文,经过李墨涵这个二把刀翻译的解读,大意是:伊万诺夫同志对黑风寨全歼河野特战队的战果表示“赞赏”,并暗示,近期可能会有“更重要的合作”,需要双方进行商谈。

更重要的合作?

林好的眉头皱了起来。

这突如其来的“橄榄枝”,是机遇,还是一个更大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