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娘!
醉风楼的资深高手!
那个游走在一众权贵、才子、富商之间,却能片叶不沾身,偏偏又谁都不得罪的狠人。
宛如猛然间,觉得自己今天似乎犯了个错误。
可一旁的如诗,却根本不给她说话的机会,直接拉着半推半就的胡惟庸入座了。
智商上线,属性全开的如诗,几乎瞬间就明白了胡惟庸刚刚要把宛如叫来的意图。
可在她看来……无所谓!
只要这里还是自己的小院,只要胡惟庸还在这里,哪怕宛如加入进来了,那又如何?
难不成,她还能翻身当个姐姐不成?
哼,妹妹,今夜,可长着呢!
(本章完)
------------
寓言故事里,曾告诉我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胡大老爷一直以为,这种事情只会出现在国家之间的纷争,或是公司之间的较量中。
他从未料到,自己这样一个纯粹找乐子的人,竟然也能因此获益,而且还是那种让人爽到极点的好处!
如诗与宛如截然不同。
比起宛如那动不动就泪眼婆娑的羞涩模样,如诗显得更加大胆直接。
毕竟她曾经是花魁,见过各种场面,那份豁得出去的气度,与宛如完全不同。
在如诗看来,没什么好扭捏的。
她清楚自己从青楼被赎回来的身份,注定要走以色娱人的路。
而如今老爷对她的宠爱,也确实无可挑剔。
无论是给她安置的小院、一应奴仆,还是平日里的开销和私房钱,都让她感到满足。
如诗知道,自己现在的待遇,已经比许多中等家庭的当家太太还要好。
毕竟,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能力大手大脚花钱,或者即便有那个实力,也未必愿意花。
正因为如诗深知自己幸运地找到了一个避风港,她格外珍惜这个机会。
而这样一来,宛如在她眼里就显得格外刺眼了。
同样出身青楼,同样是外室,同样以色娱人,这不就是妥妥的竞争对手吗?如诗恨不得有机会直接扭断她的脖子,但她没那个能力,也没那个胆子。
既然无法消灭对手,那就只能正面竞争了。
如诗从小练就的本事,难道还怕这个?
在如诗看来,面对自家老爷,纵使再怎么“放浪形骸”,也无所谓。
因此,当昨天胡惟庸暗戳戳地想着来个一龙二凤时,如诗虽然已经察觉到他的心思,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在她看来,这并非丢人的事,反而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老爷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长处”。
她不信自己当面使出浑身解数,会比不上那个妮子。
事实证明,如诗的付出并非没有回报。
这不,翌日破晓,胡惟庸从两位藕臂环绕中醒来,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哈哈,幸亏咱有金手指啊!”
“幸好咱早有准备!”
“要不然,别说这两人联手,就是其中一人也能把我收拾得服服帖帖。”
“哎呀,真没想到这两人联手竟如此厉害!”
“嗯,先忙正事,有空了再来好好体验一番。”
“反正有金手指傍身,咱啥也不怕!”
胡惟庸心满意足地从床上起身。
他其实并不想离开!
但无奈,今日是大年初一,他必须赶回胡府。
以他现今的地位,许多门生故旧都会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前来拜访。
毕竟,大年初一嘛,这时候来显得更加亲近,不是吗?
说起来还挺有趣!
胡惟庸初到这个世界时,
刚好头上受了伤,再加上他一心想着远离朱元璋,远离大明官场。
那时的他,一口气辞去了所有官职,
还闭门谢客,躲在家里。
因为当时胡惟庸的应激反应,跟胡府断了联系的可不是一两个人。
但……正所谓福祸相依,
这如同惊弓之鸟般的软弱之举,反倒把一大群趋炎附势的小人给赶跑了。
如今还保持往来的,不说全都是,但至少八成以上都是哪怕胡惟庸落魄了也能始终如一的老朋友了。
这些人,胡惟庸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继续维持关系。
尽管他渴望躺平,尽管他只想摆烂,
但……他终究不是与世隔绝的隐士,他也需要朋友和社交。
更何况,从他的初衷来看,
有一个合适的社交圈,比起断绝所有官场联系,反而显得更加正常。
若之前还是个交际广泛的人,突然之间断绝所有联系,
那傻子都知道,这人怕是出了什么问题吧。
如今这样,就很好。
因为暂时有些落魄,便只接待那些真心的朋友,
这不正符合人情世故吗?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胡惟庸手脚麻利地穿好衣服,在如诗和宛如的香腮上各自重重亲了一口,然后哈哈大笑着离开了。
胡大老爷一走,如诗和宛如相继醒来。
如诗盯着宛如,脸上露出一丝讥讽。
“哟,这不是我那好妹妹宛如吗?”
“啧啧,难怪老爷最近总往你那儿跑呢!”
“真是没想到,当初在醉风楼默默无闻的小丫头,居然还有这么一手!”
“笑死人了,一边死死抱着老爷不放,一边还哭得稀里哗啦的……”
“怎么,要不要姐姐给你找个奶妈啊?”
“毕竟你这模样,跟个没长大的孩子似的,当姐姐的得好好照顾你嘛!”
宛如被如诗这一连串的冷嘲热讽说得哑口无言。
她也不知道自己这体质是怎么回事,明明心里挺开心的,可偏偏到了那种时候就忍不住哭。
还好老爷不仅不嫌弃,似乎还挺喜欢,不然她怕是得孤独终老了。
宛如懒得搭理如诗,干脆一扭头,重新缩回被子里。
昨晚和如诗联手都没能拿下胡大老爷,一番折腾下来,她累得够呛。
她既不像胡大老爷那样天赋异禀,也不如如诗那般有本事,自然得多补补觉。
可她没注意到的是,如诗正两眼放光地盯着她。
‘依老爷的癖好,下次怕是还得咱们姐妹俩一起伺候他呢!’
‘不过,这小丫头哭得稀里哗啦的样子,看起来真是好欺负啊!’
‘要不,下次把她绑起来,让老爷拿小辫子抽她?’
‘听老爷的意思,这样……挺有意思?’
(本章完)
---
对胡惟庸来说,这个年过得真是累人。
府上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但凡来的,除了那些他不想搭理的,其他的总得见上一面、聊上几句。
这一来二去,累积起来,真是让人疲惫不堪。
到了大年初四,胡惟庸干脆啥也不干,关上府门,安安稳稳地在家睡了一天。
天知道,这几天他感觉自己的劳动强度居然比面对如诗、宛如两姐妹联手还要大。
这段时间不歇一歇,他确实撑不住了。
不过,他也只休息了这么一天。
大年初五,他就得进宫了。
这次进宫,可不是为了公事,而是为了“私事”!
没办法,作为胡馨月的伯父,如今自家小侄女和朱标那小胖子的婚事已经定下,他自然得进宫和朱元璋商量一番。
毕竟,就算是普通人家,娶当家媳妇儿也是头等大事,何况是皇家。
不多时,胡惟庸在内侍的引领下,慢悠悠地朝乾清宫走去。
朱元璋正在那里等着他。
到了乾清宫一看,酒菜已经备好,老朱更是满脸笑容。
这架势,摆明了是吃定他了。
这让胡大老爷心里有些不爽。
但转念一想,这也说明老朱两口子对小侄女确实看重。
君臣二人见礼后,分宾主落座,朱元璋率先举起了酒杯。
“惟庸,来,新年那天闹哄哄的,咱们也没能好好喝一杯。”
“今天,先把大年三十的那杯酒补上!”
“咱祝你新年顺遂!”
胡惟庸挑了挑眉,笑着举起了酒杯。
“既然如此,那就多谢陛下的祝福了,臣也祝陛下身体安康!”
两个相伴了半辈子的老朋友,轻轻碰了碰酒杯,同时仰头一饮而尽。
胡惟庸没有半点臣子在朱元璋面前畏畏缩缩的样子,非常自在地拿起筷子,夹起一块油炸酥肉塞进嘴里,含糊地问道。
“馨月和太子的婚事,臣这儿没意见了!”
“陛下,您看什么时间合适?”
朱元璋一听,顿时咧嘴一笑。
好啊!
他和皇后看中的儿媳妇儿,终于到手了。
一想到给自家胖儿子找了个好媳妇儿,朱元璋就乐得合不拢嘴。
“哈哈哈,惟庸你大可放心!”
“这事,自有钦天监去办!”
“这样,反正钦天监的监正这会儿也闲着。”
“宋利,你去叫一声,直接把人叫来!”
“遵命,皇爷!”
一直在一旁伺候的宋利,闻言躬身一礼,随后轻飘飘地出了殿门。
对于宋利的离去,胡惟庸并未感到丝毫惊讶。
毕竟,宋利不过是为朱元璋跑腿打杂的角色。
“唉,陛下,我确实不愿馨月嫁入皇室。”
“可偏偏陛下和皇后都赞同,连那丫头自己也未反对。”
“若非如此,我岂会愿意让她嫁入皇家?”
见胡惟庸说得如此诚恳,朱元璋忽然来了兴致,问道:
“惟庸,事到如今,这里又无旁人,你能否给朕交个底?”
“你为何如此忌讳馨月嫁入朕家?”
“你并非普通人家,你家女儿向来聪慧,入宫怎会吃亏?”
胡惟庸见朱元璋如此发问,心想事已至此,不如借此机会侧面提醒一下。
“说来可笑,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若馨月嫁入皇家,臣见她的机会便少了许多。”
朱元璋听后,差点没把口中的酒喷出来。
“这也算理由?”
胡惟庸却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
“当然!”
“若不嫁入皇家,无论她嫁给谁,臣想见她,只需递张纸条让她回家。”
“或是臣亲自登门,皆不在话下。”
“哪怕是那些国公府,若馨月嫁入其家,臣想见侄女,也定能见到。”
朱元璋听罢,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确实,这像是胡惟庸的风格。
胡惟庸似乎憋了太久,干脆继续直言不讳。
“其二,则是宫中算计太多。”
“眼下只是太子妃之位,便需面对诸多侧妃,将来呢?”
“后宫妃嫔皆由皇后处置。”
“如今虽可依靠太子、陛下、皇后,将来亦可依靠皇帝。”
“但即便能解决麻烦,那……不累吗?”
“若不嫁入皇家,又何必受这些气?”
“几个姬妾而已,能管则管,管不了,就算处置了,我胡惟庸还护不住自家侄女?”
听到这里,朱元璋终于明白了胡惟庸的顾虑。
显然,胡惟庸之前极力反对侄女嫁给皇家的原因就在这里。
什么权势、名声、利益,在胡惟庸眼中都不值一提。
或者说,这些东西都比不上胡馨月自己的幸福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