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流水的人生,重生的梦 > 第159章 总结经验,努力前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9章 总结经验,努力前行

几个人一起到了门口,一辆崭新的蓝色130双排小货车停在门口,吴振山从车上跳下来说:“赵哥,过年好,你怎么来了?”

赵达笑了一下说:“来看看新车啊,也顺便沾沾喜气。”

从车上又下来两个人,赵达以为这俩人是一对,就只对他们笑了笑没说话。过了一会儿,男的对吴振山说要走,就从车上推下自行车骑走了,只剩下一个女孩。吴振山说:“这是我高中的一个同学,在县城遇到的,我跟她说了大棚种菜的事,她就跟着过来看看。”

赵达说:“那正好有个伴了,这是我妹妹,你们一起去大棚里看看吧。”

赵欣和那个女孩都被吴振山带着一起去看大棚了,吴玉华和他们几个坐在茶几旁边讨论起成本问题。吴玉华说:“其实用竹竿的成本确实低,六十米地真正算下来应该是五千出头,这还把帮忙的几个人的工钱都算上了。”

李宁波说:“差不多,就算人家是自愿来帮忙,咱也得管饭不是吗?所以昨天我就答应以前经常给我帮忙的几个人了,可以借钱给他们直接建那种更结实的钢管架骨的大棚。”

闫旭辉讲:“钢管骨架的大棚好处就不多啰嗦了,特别是边上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增加了不少呢,一个大棚至少差二百棵苗,关键是人在里面干活不会有压抑感。上次我买的那种薄膜,透光性还不错,里面的温度也有明显差异。”

吴玉华说:“薄膜是个难题,咱们附近要找做薄膜的厂家可不容易,能做出既结实又耐用的薄膜的厂家大多都在南方。”

李宁波说:“咱们直接找经销商代理商去谈就行,让他们按照咱们的要求制作一定数量的薄膜肯定没问题。我有个战友就是干经销商的,过了年我去找他问问。”

吴玉华说:“明年麦收完了之后,恐怕大家都会行动起来了,我觉得种玉米的肯定会少了,要是真的影响了耕地面积,上面不会针对这种事再出台别的规定吧?”

赵达说:“就目前来看,上面应该没打算管这事,或者说原本就没这想法。上次你们去农业厅反映这个情况之后,不就一直没动静吗?要是想干预,估计早就动手了,哪会等到现在?不过我还是那句话,在我们的蔬菜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以前,口粮田尽量不要种别的,一定要先想办法把村里的荒地利用了!”

闫旭辉说:“对,如果真要管的话,麦收之前肯定就有消息了。既然没消息,那就说明默认我们可以这么干了。”

李宁波说:“我们明年可以允许这些人先在叫行地里建一批大棚,但是口粮田先不能动,必须还是种玉米,这样我们只是用荒地来建大棚,就算是再有了其他规定,我们也能说得过去。”

吴玉华说:“说起来容易,等他们第一茬菜收获了,如果挣到了钱,不用你说,肯定会一窝蜂地建大棚,今年不就是这样吗?闫旭辉的黄瓜大棚倒了之后马上改种菠菜,怎么样?经济效益那也是相当可观的,而且种菠菜更省心、更容易。闫旭辉这五个大棚现在至少挣了四万?”

闫旭辉嘿嘿笑着说道:“去掉成本没那么多,不过两万是肯定有的。哈哈。”

李宁波说:“这多亏赵乡长给你出的主意,后来也真的挣了钱,要不然就你老婆那样,肯定又在家里跟你一哭二闹三上吊!”

赵达赶忙拦住说:“过去的事就别提了,现在咱们得考虑把以后的事做好。竹竿大棚就不说了,建钢管大棚还得想办法弄个电动折弯机,手动的可不行,累得腰像断了似的,而且效率还不高。另外我觉得一根十米的管子比两根接起来的管子更好用,效率至少要提高很多,你们可以去钢材市场专门谈谈这个事,然后三个村子合计一下总共需要多少材料,再和他们谈价格的时候就用数量的优势让他们降价。”

吴玉华抽了口烟说:“你们说另外几个村要是听说咱们今年挣钱了,会不会也过来一起搞?”

闫旭辉说:“那还用说?春节这几天大家都会在互相之间走亲戚,而且亲戚大多离得不远,附近就这么几个村,估计交流最多的就是咱们大棚的事,互相打听是难免的,放心吧,尤其是孙继发,他可是个精打细算的主儿,说不定现在就在家里琢磨咱们这事呢。”

李宁波说:“哈哈。对,这个人鬼心眼多得像蜂窝。挣钱的事他比谁都积极。”

赵达说:“不管什么事,早做打算就不会吃亏。当初再三征求他们意见,可他们就是不松口。现在他们再来找你们,你们也不用太客气,不过该教的还是一定要教会他们。”

吴玉华说:“再建大棚的时候水井要提前打好,我觉得每个大棚里一个就行,不用太大口径的,四五寸的就可以,咱们家里那些压井的管子多细呀,才两寸,水还不是照样抽个不停。”

闫旭辉说:“那是因为你们离河近,地下水位不深,在我们埠岭上打的井上次都快到三十五米了。不过一个大棚一个水井的办法不错,可以直接打在大棚里面,这样也不用来回铺那么多管子,省了不少麻烦。”

李宁波说:“今年无论是病虫害,还是天灾都没那么严重,我们的经验也就这么多了。”

赵达笑着说:“朱磊你也记好了,实践出真知,如果有那些动不动就指手画脚的专家过来,一定不能让他们进大棚,因为他们连大棚的原理都搞不清楚。有时间还要到州府的农业厅找找他们,看看能不能在技术上给咱们一些支持。”

吴玉华说:“上次我找的那个农业大学的教授本来也想过来看看的,但是那时候乡里要我们拆掉大棚,都在提心吊胆的,我怕再把人家拖下水就拒绝了他的好意。下午我给他拜个年,让他有时间也过来看看吧?”

赵达笑着说:“那样更好了,希望他能给咱们一些更好的支持,要是能成为他们大学的实验基地就再好不过了!”

赵欣这时候拿着两根黄瓜走进屋里,看到吴玉华老婆正不断端进来的菜就说:“大姨,你可真舍得啊,这些菜放以前绝对是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吧。现在就拿出来吃了,那过几天家里再有客人来了怎么招待?”

吴玉华说:“老话说得好,过了腊八就是年,所以现在吃也是过年吃,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况是招待赵乡长呢。不瞒你说,今年春节是我们三个过得最痛快的一个春节,手里有钱了,腰杆子就硬了,以前不敢想、不敢做的事现在都可以尝试一下了,我们三个昨天从州府回来的时候也办了年货。每家一头猪,还有蘑菇、羊肉和其他一些菜。”

闫旭辉说:“我们也就是想转转看看,还有什么新鲜的蔬菜能在咱们这儿种的,大不了以后单独拿出一个大棚来试试能不能种嘛。”

李宁波说:“州府的两个蔬菜市场我们都看了,从南方运过来的菜就那么几种,而且价格确实贵,就比如说这个洋柿子(他们叫番茄),价格12元,咱们这儿秋天的时候才8毛,所以我们就买了一些回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在路上我们也吃了,感觉没什么不同啊。而且这东西产量也不错,所以啊我们就在想,今年能不能也在大棚里试试。”

赵达说道道:“又不是什么高科技,温度、湿度、空气流通、施肥、打药就这么些事。要是条件许可的话,南方的水果在咱们大棚里种出来,你们信不?”

吴玉华说:“从原理上看不是没可能,可实际上呢,种水果生长周期太长了,有些还要好几年才结果,所以咱们还是研究蔬菜吧。特别是像菠菜这种能快速收获拿到钱的,哈哈哈……。”

闫旭辉说:“对,大冬天的天这么冷,吃什么水果呀?而且水果储存期长,秋天摘的也能放到春节买,所以我感觉实际意义不大。”

赵达笑着说:“那也不一定,樱桃、草莓和黄瓜的生长周期差不多,几个月就能有收益,就是运输过程有点麻烦,不像黄瓜、西红柿那么好处理,需要时间短,速度快,更要保鲜。”

李宁波说:“那些东西咱们以前没搞过,我觉得不如老老实实继续种黄瓜、菠菜,有机会再种别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