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花屋湘军传奇 > 第5章 李秀成劝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萧孚泗的牛皮军靴碾过满地鼠尸时,囚室铁锁正发出垂死的呻吟。

月光从碗口大的天窗斜切下来,照见李秀成盘膝而坐的身影,那具被烙铁烫焦的肩膀竟仍保持着端坐议政殿时的仪态。

\"九帅要见你。\"萧孚泗刻意加重了\"帅\"字的尾音。

作为曾国荃麾下第一悍将,他深谙如何用称谓折磨阶下囚。

三日前攻破天京时,他便是这般将\"忠王\"二字踩在脚下,逼着李秀成象一条狗一样在地上爬行。

铁链叮当声中,李秀成缓缓抬头。他左眼结着血痂,右眼却亮得惊人:\"萧将军可知太微垣主杀伐?昨夜荧惑入南斗,九星连珠...\"

话未说完,刀鞘已带着风声砸在锁骨。碎裂的骨茬刺破皮肤,萧孚泗却在那张血污斑斑的脸上看到了近乎慈悲的神情。

甬道石壁渗着水珠,李秀成的锁链拖出蜿蜒血痕。

当值守卒忽然发现,这个本该奄奄一息的囚徒,步伐竟与押解他的湘军铁甲保持着诡异的同步,仿佛他才是走向战场的将军。

签押房内,西洋自鸣钟的铜摆晃得曾国荃心烦。

他扯开领口盘扣,黄马褂下露出半旧中衣,围城两年,连主帅都穿起了死卒的衣裳。

剑锋划过砥石的声音突然顿住,铜镜里映出个蓬头垢面的疯子,哪里还是当年洞庭湖畔吟诗作对的曾家九郎?

\"报,逆首带到!\"

门帘掀起的刹那,江风卷着血腥味扑灭三支牛油烛。

亲兵慌忙添火时,曾国荃的剑已架上李秀成脖颈。

他等着听软骨头的讨饶,等来的却是锁链清越的碰撞,那人竟在剑锋下挺直脊梁,破衣烂衫间隐隐现出龙形刺青。

\"咸丰四年,令兄在靖港投水。\"李秀成忽然开口,喉结擦着剑刃滑动,\"当时湘军不过五千,如今十万儿郎尽握曾氏之手。\"

血珠顺着剑槽滴落,在青砖上汇成小小的潭。

曾国荃手腕微颤。他想起上月密报:京中御史联名弹劾湘军纵兵劫掠,八百里加急的折子里,称他们兄弟为\"南朝双虎\"。

此刻烛火摇曳,剑身上自己的倒影,竟真如吊睛白额猛虎。

第三次密谈时,暴雨冲垮了江边哨卡。李秀成蘸着金疮药,在舆图上画出漕运命脉:\"道光二十八年,运河淤塞改走海运,如今七成漕粮经上海转运。\"

药酒在松江府位置晕开,恰似湘军旌旗猎猎。

\"英法火轮朝发夕至,若得沪上关税...\"李秀成突然咳嗽,血沫溅在长江入海口,\"曾大帅在安庆造炮局三年,可及江南制造局半分?\"

曾国荃的指甲陷入太师椅扶手中。上月巡视水师,他亲眼见过洋人的铁甲舰,湘军最精锐的舢板在巨舰阴影下,如同孩童澡盆里的纸船。

\"九帅可知洪杨为何败亡?\"李秀成撕开衣襟,心口箭疮宛如第三只眼,\"天京城墙高十丈,却困不住人心。

圣库制度崩坏时,连陈玉成都开始私藏火铳。\"他突然抓住锁链往前一拽,舆图上的墨迹顿时活了,武昌水师顺流而下,上海洋轮溯江而上,南京城成了磨盘中的粟米。

惊雷炸响,赵烈文捧着茶盘僵在帘外。他分明看见九帅的手正按着李秀成画的\"北进图\",五指深深陷入河南地界。

七月十四中元夜,囚室的蟋蟀突然绝了声响。

李秀成摩挲着食盒暗格里的兵符拓印,这是湘军旧部冒死送来的投名状。

他咬破手指,在《时务十策》末页补上:\"江北大营存粮三十万石,守将张国梁系广东旧部。\"

三更梆子响过,暗门悄然开启。来人身着江宁织造局的绸衣,捧着的却是一方鎏金虎符:\"九帅问,若效陈桥故事,当如何处置淮军?\"

\"左宗棠在浙,李鸿章在沪...\"李秀成将虎符拓印按在对方掌心,\"当年宋太祖送契丹岁币,今日何妨许英人长江航运?\"说罢突然掀翻油灯,火光中《十策》化作灰蝶纷飞,唯留一页飘落来人靴面。

卯时二刻,一队红单船悄然离港。舱底十箱雷明顿步枪的油纸下,藏着半枚与湘军大营虎符严丝合扣的铜符。

曾国藩展开供状时,武昌来的密信正被烛火吞噬。

信上是胞弟熟悉的狂草:\"...东南形胜,非曾氏不可镇...\"

他猛然站起,官帽竟带翻了砚台。墨汁漫过李秀成的供词,将\"功高震主\"四字泡得肿胀如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