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歆还没说什么,林母就一巴掌拍到大儿子肩膀上:“干啥呢!吓到孩子有你好看。”

林大嫂也嗔他一眼,伸手将孩子抱到自己怀里:“你这样吓她,小心她以后不理你。”

杨穗不知道是不是听懂了她这话,小脑袋一扭,留个后脑勺给她大舅舅。

被媳妇和亲娘这样说,林大哥连忙认错:“我的错,以后我一定不这样吓她。”

然后走到杨穗面前,想再逗逗她。

谁知道没等他有什么行动,她又扭过脸。

林大哥捏捏她小鼻子,呵呵笑了两声,然后直起身子,对林歆和杨北说:“这小东西,年龄不大,倒是挺记仇, 我记得小濯小时候也不这样啊!”

小濯被逗,别管好不好笑,都会呲着个大牙。

林歆摸摸闺女的脑袋,笑笑不说话。

林父哼一声,眼神若有似无地看着自家这三闺女,然后对林大哥说:“你妹生的这娃娃,长相倒是结合了她和女婿的优点,但这性子嘛,目前看来还是像你妹多一些。”

林歆用帕子捂着嘴偷笑。

几人说话间就到了饭桌前坐好。

林家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所以一顿饭吃得那叫一个热闹。

饭后喝了杯茶后,男人在一处谈论事情,几个女人也凑在一起说些家长里短。

“对了,三妹,你婆家大哥那件事怎么样了?”林大嫂突然想到,有点好奇后续的发展。

林母也看向林歆,目光里满满都是好奇。

“那两孩子现在只有女孩在杨家生活,那男孩后续想通了,又回了佰家去!”林歆将目前的情况简单说了下,但还是忍不住向林母和林大嫂吐槽,“孩子他大伯也是个脸皮厚的,之前还想让我们其他几房给他养孩子。”

林母和林大嫂闻言,心里面上都是一惊,对视一眼,这……是什么道理?

赶紧问:“你和女婿没有答应吧!”

问话的是林母。

“当然没有。”林歆一口回答,然后笑着说,“我和您女婿就不是那糊涂人,怎么会答应这样的事。”

林大嫂拉着林歆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这事你们不答应是对的,要是答应了,以后过日子要顾忌的地方可多了!”

林歆笑着点头:“我们知道, 所以公爹和孩子他大伯一说这事儿的时候,杨北立马就说了自己绝对不会养。”

屋外冷风呼啸,在屋里谈话的几人其乐融融。

又在林家待了一个多时辰后,杨家一家四口就要启程回村了。

“娘,我们走了,天气冷,您和爹回屋待着吧,不用送啦!”林歆知道她娘对她有不舍,所以用轻快的语气说着。

杨北也跟着劝:“我们后面没多久就又要回来了,到时候还能见。”

林父神色如常,点头:“是这个理,过了正月初十他们就搬到县城了,到时候你们日日相见都行!今日的离别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团聚。”

林母本来见女儿一家走了还有些感伤,听他像夫子那样叨叨个没完,离别的情绪瞬间就没了。

瞪了他一眼:“这些道理我不知道呐!要你在这儿三番四次地叨叨。”

年纪越大越能说。

林父被她瞪了,也不生气,摸摸鼻子不再说话。

老伴最近的脾气见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纪大的原因。

……

自从送了年礼后,林歆就觉得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就到了除夕。

早上起来吃过早饭后,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分家了,各家在自己住的屋子门口贴上写有祝福话语的红底黑字的春联。

在房门上贴能驱邪避鬼,保卫家宅平安的门神。

还有在窗户贴上色彩鲜艳,寓意吉祥如意的窗花。

杨濯对这些活动很感兴趣,每年到了这一天都兴趣盎然地跟在他爹身后忙前忙后,跟个小尾巴似的。

杨北也不阻止。

杨濯人小身子也矮,遇到够不着的地方,杨北会把他抱得高高的,让他过足瘾。

杨穗不知道在干啥,也开心地跟在爹和哥哥后面。

他们干啥,她也学着干。

林歆也不轻松。

要防止杨穗捣乱。

于是,四房家一大早就充满了欢声笑语。

当然,中间免不了穿插林歆几句不轻不重的斥骂。

父子几人被训了,只安静了一会儿,就又重新嘻嘻哈哈起来。

杨家其他三房人就没有杨北一家那么多花样了。

他们只在房门处贴上新的春联就好了。

顶多在门檐上方贴上数量为一或者为三的红纸。

杨老头看几个儿子都顾着在自家屋门两边贴春联,完全忘了大门口,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想着今天是除夕,若是骂人的话,就会破坏自家的和谐或影响自家的运势,严重的话还可能给自家招祸或是影响财运。

所以他一口气憋在了心口。

杨老太也是知道这个规矩的,最后只对老伴儿说:“你瞅瞅,你瞅瞅,我就说当初不能分家吧!你看看现在啥样。”

“行了,你少说几句吧!”

杨老头不想听老伴儿说这些,听了让他心里更难受。

最后招呼杨东过来:“老大,你是杨家的长子,以后这个家是要你顶门立户的,现在大门处的春联还没贴,你赶紧喊上几个弟弟去贴一下。

不然村里其他人家都贴好了春联,就咱家没贴,别人心里还不定怎么想呢!”

“爹,这事儿是我想得不周到,对不起。”杨东立马道歉,然后说,“我现在就去贴上。”

他其实春联只买了自家的,没有多买,但问题不大,他一个读书人,现场写一副,不是简简单单!

于是,杨东进屋过了没多久就又出来了。

拿着春联招呼几个弟弟出去一起帮忙。

兄弟几人在忙着,有村里人经过,就问:“忙着呢!哟,你家这春联和往年倒是不一样,在哪儿买的?”

他们不识字,但也看得出来这字比镇上杂货铺卖的丑一些。

提前问好,他们也好避避雷,和亲戚朋友说一声,不要买那家的春联。

村里人家春联上的字都齐齐整整,要是他们买的春联的字长这样,岂不是会丢自己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