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 第563章 西洋钟进贡事件引发的信仰之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63章 西洋钟进贡事件引发的信仰之战

琉璃瓦上的洋钟声响彻紫禁城时,石静娴正用朱砂笔圈着黄历上的吉日。 案头那架嵌珐琅铜镀金自鸣钟咔嗒作响,倒像在嘲笑她这个女帝的困局——西洋使团呈上的十二时辰报时钟,本该是万国来朝的祥瑞,此刻却成了撬动她皇权的楔子。

\"陛下,广济寺僧众跪在午门外,说洋钟亵渎佛祖!\"女官捧着奏折的手在抖。石静娴瞥见奏折末尾盖着九门提督的私印,那是惠妃的父亲。三日前这老狐狸还赞她\"开海运纳夷器有圣祖遗风\",转眼就将西洋钟与白莲教妖器混为一谈。

胤礽掀帘进来时带着一身檀香,那是刚从慈宁宫安抚太后的余味。他修长手指抚过钟摆的金色葵花纹:\"葡萄牙人在这刻了耶稣受难图,你猜他们传教士在酒宴上说什么?'机械之巧终将取代香火之愚'。\"镜中映出他讥诮的眉眼,倒比龙椅上着十二章纹衮服的石静娴更像帝王。

这场风暴比预期来得更快。翌日大朝会,都察院十三道御史联名弹劾工部侍郎私通洋教,折子里夹着从自鸣钟暗格搜出的拉丁文《圣经》。石静娴抚摸着奏折边沿——那里有胤礽用胭脂画的暗记,提示惠妃兄长昨夜秘密会见了广济寺住持。

\"陛下可知嘉靖年间利玛窦进贡自鸣钟,群臣皆称奇?\"她忽然含笑望向阶下面色铁青的惠妃党羽,指尖轻叩龙椅扶手上的翡翠压襟——那是二十年前与胤礽互换身体时的信物1。\"当年严嵩在《铃山堂集》里写'机关精巧夺天工',怎不见有人说他通敌?\"

满殿寂然。老臣们想起这位女帝初掌朝政时,正是用这翡翠压襟里的解剖图破了漕运沉尸案。工部尚书突然出列:\"禀陛下,葡萄牙使团称此钟能预知日月食!\"这话引得钦天监官员怒目而视——自顺治朝汤若望案后,测算天象从来是钦天监禁脔。

石静娴在袖中捏紧胤礽递来的纸条,上面是他模仿葡萄牙传教士笔迹写的\"上帝之怒将显于朔月\"。她忽然笑得像个抓到猎物的小狐狸:\"既然都说此钟通神,不如请高僧与传教士同观月食?若钟响时恰逢天狗食月……\"

三日后观星台上,西洋钟的铜锤即将撞向亥时铜盘的前瞬,天际明月忽缺一角。葡萄牙传教士画着十字高呼\"上帝显灵\",却见石静娴霍然起身:\"《周礼》有言'救日月则诏王鼓',此乃天子代天牧民之兆!\"随着她挥动令旗,十二尊青铜编钟齐鸣——那钟声竟与西洋钟报时声严丝合缝。

胤礽在暗处看着他的女帝。二十年前他们互换身体时,她连宫宴礼仪都要靠他写在掌心提醒,如今却能借西洋齿轮与青铜编钟的共振,将一场信仰危机化作君权神授的表演。月光掠过她鬓角白发时,他忽然想起康熙四十七年那个雪夜——被废的太子在宗人府高墙内,而她顶着太子的皮囊在乾清宫写下《请赦胤礽疏》。

\"陛下如何算准月食时辰?\"深夜的养心殿里,胤礽为她揉着批阅奏折僵硬的肩颈。石静娴翻开《崇祯历书》,某页夹着张泛黄笺纸——那是林则徐赠给她前世解剖图的同一日,顺手推算的百年日月食表3。

玻璃窗外忽有火光窜起。九门提督带兵围宫的叫嚣声中,石静娴从容戴上胤礽递来的护心镜:\"还记得我们第一次互换身体时,你教我写的满文朱批么?\"她在染血的宣纸上挥毫,竟是当年胤礽教她的满文谚语——\"猎犬终将死于追逐自己的尾巴\"。

当叛军冲进太和殿时,看到的不是惊慌失措的女帝,而是一架被拆解得支离破碎的西洋钟。齿轮在青铜龟甲上缓缓转动,拼出的卦象正是《周易》第六十三卦\"既济\"。石静娴的声音从龙椅后传来:\"惠大人可知,这钟能走多久全看发条拧多紧——就像您埋在广济寺的金佛,压垮梁柱前总会先显裂缝。\"

这场被史书称为\"癸未时案\"的叛乱,最终以西洋钟零件熔铸成救荒银锭告终。 只是民间从此多了个传说:每逢月食之夜,若将耳朵贴在皇宫外墙,仍能听见齿轮与编钟的合奏——有人说那是亡魂哀泣,老人们却说,是开盛世的女帝在与她被困在男性躯体里的半生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