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陛下,该回了……”

城楼上,一身便服的朱栩钧静静地伫立着,他的目光紧紧锁定着萧家的车队,那车队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了远方的道路尽头。

一旁的太监张诚看着朱栩钧,心中不禁有些焦急。时间已经不早了,再晚些回宫,恐怕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他又轻声地对朱栩钧说道:“陛下,时辰不早了,咱们也该回宫了。”

然而,朱栩钧似乎并没有听到张诚的话,他依旧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无关。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开口问道:“大伴!朕算是个好皇帝吗?”

张诚被朱栩钧的问题吓了一跳,他立刻跪倒在地,诚惶诚恐地回答道:“陛下英明神武,平乱定倭,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大明国力蒸蒸日上,陛下自然是千古明君啊!”

朱栩钧听了张诚的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苦笑。他缓缓地转过身来,看着跪在地上的张诚,说道:“行了……告诉石星,事情到此为止了!还有,你也辞了司礼监的职务,去看守先帝的陵寝吧!”

张诚听到朱栩钧的话,如遭雷击,他的身体猛地一颤,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朱栩钧会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然而,他毕竟是个聪明人,知道此时再多说什么也无济于事,于是他默默地对着渐渐远去的朱栩钧磕了个头,说道:“奴婢谢陛下恩典!”

……………………

萧如薰一家是在天津大沽口走海路到通州(今南通)休整几天后,继续南下,直到泉州府。

到了泉州后,萧如薰派人去接收了英国公送的茶山和瓷器矿,一边大量收购粮食,药品,矿石等,一边等待田氏以及部分家将的到来。

很意外,萧如薰居然发现有人贩卖红薯,这倒是让他有些意外。后来才知道福建长乐县华侨陈振龙冒着生命危险,将红薯从西班牙殖民地吕宋(今菲律宾)带回福州。之后,红薯在福建试种成功,福建巡抚金学曾大力推广。

万历皇帝没有把红薯当作重要作物,也未下达在全国推广的命令。大部分官员忙于党争,不重视农业技术研究,缺少像徐光启这样既有眼光又懂技术的官员来推动红薯种植。

“哎!”对于这样的事情,萧如薰也只能长叹一声。不过,在台湾,他可要大力推广了,至于内陆地区……连徐光启这个首辅都无法推广,自己又何必去惹人嫌呢?

福州的临时府邸。

\"下官沈有容见过萧国公!\"

福建水师提督沈有容抱拳行礼,声音浑厚如钟。

萧如薰还礼:\"沈军门屡破倭寇,才是真正的海疆长城。\"

二人相视一笑,同时伸手相握。

\"请!\"萧如薰侧身引路,\"已备薄酒,为军门洗尘。\"

“叨扰国公了!请!”

国公府正堂内,烛火通明。

案几上摆着地方特产,清蒸石斑鱼、炭烤鹿肉、番薯酿的米酒,还有一盆刚从地里挖出来的新鲜花生。没有山珍海味,却透着特有的粗犷气息。

酒足饭饱之后。

沈有容从怀中取出一卷海图,在案上徐徐展开。图上标注着密密麻麻的航线、岛屿和据点,有些地方还画着骷髅标记。

\"萧公请看,\"沈有容手指点向澎湖列岛,\"上月荷兰红毛鬼途经此处,被我水师击退。但他们扬言来年将率大舰再来。\"

他又指向吕宋岛:\"西班牙人在马尼拉屠杀我朝商民两万余,尸体堵塞河道,海水为之赤。\"

最后指向日本方向:\"倭寇虽遭重创,但九州诸藩仍在暗中支持浪人劫掠。上月有七艘倭船袭击金门,其中三艘逃往鸡笼方向。倭寇在基隆山中建立据点,与当地生番交易硫磺和鹿皮。\"

沈有容又抽出一封信,\"更可怕的是这个——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写给荷兰人的密信抄本,他们计划南北夹击台湾。\"

烛火忽明忽暗,映照得两位将军的面容阴晴不定。

萧如薰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突然问道:\"沈大人现有战船几何?水师多少?\"

\"可出海大战船五十余艘,小哨船五十,水师两万。\"

\"够了!\"

萧如薰点了点头,\"红毛一艘大夹板船仅有二十门炮,我们山东和浙江的水师有四十门!本公只要上了岛,就不怕他们能翻起浪来!”

当然,萧如薰还有一句话没有说。

“不出十年,整个南洋都姓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