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当然不可能同意对方的要求,毕竟这可是涉及到巨额财富的事情!
于是乎,双方就像拔河一样,你来我往地拉扯了好一会儿。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看似严肃的交易,最终却以一种颇为滑稽的方式收场——五百万两成交!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户部的那些官员们竟然对真金白银毫无兴趣,坚持要求日本使用大明发行的纸币来支付。
没办法,德川家康只好无奈地接受这个条件。他先将银子拿去换取各种物资,然后再用这些物资去兑换大明的纸币。
这一通折腾下来,德川家康可真是被累得够呛啊!不仅如此,经过这么一番复杂的操作,他又被大明狠狠地“扒”了一层皮!
不过大明还是讲“信用”的,一收到钱,石见驻军立刻就撤了出来。
………………………………
当大明亮出那强壮的肌肉时,德川方面的人似乎被他的气势所震慑,率先收敛了自己的锋芒,选择了妥协。这一举动让原本紧张的局势稍稍缓和了一些。
然而,在丰臣阵营里,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虽然多数人也随着德川方面的妥协而认怂,但仍有一批丰臣氏的死硬分子,他们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满意,甚至心怀不满。
就在德川氏与丰臣氏联手胁迫天皇下诏的时候,这些死硬分子竟然妄图暗杀德川家康和丰臣秀次!他们显然是想要通过这种极端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抗议和不甘。
可惜的是,他们的计划最终还是失败了。德川家康和丰臣秀次都安然无恙,而那些企图行刺的人却遭到了惨烈的报复。几乎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被德川氏和丰臣氏联手清洗,一个不留。
这其中,前田利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绝对不会容忍这些人做出损害日本国运的事情,所以在他的坚决镇压下,这些丰臣氏的死硬分子最终都落得了一个凄惨的下场。
尽管如此,在前田利家的强力压制下,丰臣内部对于这份屈辱依旧耿耿于怀。与德川方面的妥协心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丰臣氏的主战氛围始终浓厚,许多人都对德川氏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和不满。
在这些大名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没有亲身参与朝鲜之役,所以对明军既没有刻骨铭心的仇恨,也不存在难以割舍的利益关系。
因此,他们的立场往往比较模糊。
然而,与这些大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丰臣氏的另一批大名。
这些大名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他们中的许多人与在朝鲜之役中阵亡的将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年丰臣秀吉征调的主力部队正是他们的军队,而在朝鲜战场上,他们与大明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对于这群大名来说,与明朝讲和或者示弱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他们对明军的仇恨已经深入骨髓,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在他们眼中,只有通过武力才能洗刷曾经的耻辱,为死去的亲人报仇雪恨。
这一切都在萧如薰的掌控之中,日本的内战很快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