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又一次站出来,公开地准备征服全日本。因为王直造成的影响,解放军继续使用“五角星旗”,是不妥当的。
松冈则方借鉴“五角星”的形状,另创了“五瓣花木瓜纹”,作为军队的新标志。
1567年,解放军完全吞并美浓。并将稻叶山城改名为“岐阜”,移都于此。岐阜乃是“中都”的同义词。用了“古中国”周朝立于岐山后,打倒殷朝统一天下的典故。这是解放军中的大明裔给出的建议。毕竟“中都”这次词,由于王直的原因,已不适合再用第二次。
经过在日本的多年征战,解放军不断扩张地盘。到了1580年左右,又一次大致确立了“统一日本”方面的绝对优势。踏着布武扶桑之路前行,已能见到胜利的曙光。
东京尽在掌握,只消一扫残敌,便能完全吃下日本。
丰臣秀吉有了异心。而这种异心恐怕是长久以来就一直有的,只是藏在内心深处某个阴暗的角落罢了。
按理说松冈则方是他的结义大哥,也是他的媒人。又同在一起,为革命奋斗了这么多年。总该讲些情分。
但丰臣秀吉的心里早埋下了一根刺。他从未中断过为“织田信长”复仇之念。在他的认为中,解放军一旦成功统一日本,就该西进,攻打大明,以报血海深仇。
可松冈则方是个死忠派,觉得应该完全遵照义弟“织田信长”的遗愿来办,在统一日本后,向大明称臣投降。虽然这个遗愿其实相当不可思议,但松冈则方心中早把“织田信长”当作了主上,而不单单只看成“义弟”及“救命恩人”。
依着他所认定的武士道精神,主上的命令就算再荒谬,也是不能违抗的。因此就算松冈则方再不乐意,也不改解放军“先征服日本,再投降大明”的路线主张。
丰臣秀吉在你你刚满11岁时,同她成了亲。那时正是桶狭间大战后的第二年——1561年。这年发生的事情其实也有不少,王滶战死,胡宗宪下狱,严嵩丢官。但对于丰臣秀吉来说,却是重振精神,意气风发的又一个好开端。
随着解放军在日本的军事行动的展开,获得“第二春”的丰臣秀吉,如鱼得水,情场、战场都是双丰收。
松冈则方当然毫不吝啬地一再提拔,给予重权。很快丰臣秀吉就又成了解放军中数一数二的人物。
但丰臣秀吉暗中对松冈则方的不臣之心,却也与日俱增。除了“征服日本”后,对解放军的战略走向,意见不一致外,还有两件事让丰臣秀吉耿耿于怀。
第一件,丰臣秀吉名义上成为“织田信长”的家臣后,松冈则方鉴于他出身低微,连姓氏都没有。就赐他一个“木下”的姓,取了“木下藤吉郎”这个正名。因为松冈则方曾是江湖中鼎鼎有名的“樱木”。丰臣秀吉感觉到松冈则方给他这么一个姓,其实是有永远压他一头之心。因此暗地里很不爽。1573年,被封得今滨城后,感觉翅膀硬了,立即改姓“羽柴”,更名为“羽柴秀吉”。
另一件,是关于松冈则方长子“织田信忠”的。因为照着实际出生日期来算,织田信忠是生驹吉乃上一任丈夫土田弥平次的遗腹子。而土田弥平次乃是丰臣秀吉亲手用枪狙杀。丰臣秀吉就担心起,会不会有朝一日,织田信忠会查找真相,并向自己寻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