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 > 第141章 诚意动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始五年春

长安城的初雪纷纷扬扬地落下,细碎的雪花在空中打着旋儿,轻轻覆盖在青灰色的城墙上。不过半日功夫,这座北方雄城便披上了一层素白的轻纱。张嶷披着单薄的棉袍,静立在讲武堂的窗前,呼出的白气在冰冷的窗棂上凝结成霜花。

庭院中那株老梅树在风雪中轻轻摇曳,枝头几点红梅倔强绽放,宛如凝固的血珠。张嶷怔怔地望着,恍惚间仿佛看到了锦官城的春色——蜀都的梅花该是开得更艳了吧?丞相府前的那株老梅,不知今年可还安好?自从在上次姜维北伐失败后被俘,他已在这座北方都城羁留了一年有余。三百多个日夜,足够让一个战俘的锐气消磨殆尽,却磨不平他心底的乡愁。

\"张将军,该换药了。\"

年迈的医官捧着药箱,踩着吱呀作响的木地板走近,轻声唤道。张嶷缓缓转身,窗外的雪光映照着他瘦削的面容,眼角的皱纹比去年又深了几分。他沉默地解开衣带,露出背上那道狰狞的箭伤——那是阳平关突围时留下的,箭头上淬了毒,险些要了他的命。

医官的手指微微颤抖,小心翼翼地揭开纱布。伤口已经结痂,暗红色的疤痕像一条蜈蚣爬在古铜色的皮肤上,仍能看出当时的凶险。\"多亏马将军特意从医署请来的吴太医,\"医官絮叨着,枯瘦的手指沾着药膏轻轻涂抹,\"否则这般伤势...老朽行医四十载,还没见过几个能挺过来的。\"

张嶷闭目不语,药膏的凉意渗入肌肤,却化不开他心头的郁结。他至今记得马隆第一次来劝降时的情景。那是个春寒料峭的清晨,年轻的魏将站在牢门外,玄甲上还带着晨露的湿气。\"蜀汉气数已尽,将军何必...\"话未说完就被他冷冷打断。此后马隆又来了数次,每次都带着美酒佳肴,谈兵法论韬略,从《孙子》到《吴子》,从长平之战到昆阳之役,却绝口不再提归顺之事。

最让张嶷意外的是上月重阳,马隆竟命人抬来一坛蜀地的茱萸酒。那熟悉的辛辣滋味滑过喉间时,他几乎要落下泪来。这份超越敌我的尊重,让张嶷心中五味杂陈。窗外风雪渐急,老梅的枝条在风中剧烈摇晃,却始终不曾折断。张嶷望着那抹倔强的红色,忽然觉得,自己与这株异乡的梅树,竟是如此相似。

这日清晨,讲武堂外积雪初霁,檐角垂下的冰凌在晨光中晶莹剔透。张嶷手握竹简,正讲到\"八阵图\"中\"风扬阵\"变\"云垂阵\"的关键之处,堂下二十余名年轻将领听得入神,案几上的热茶腾起袅袅白雾。

突然,一阵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踏碎了庭前薄冰。张嶷抬头,却见学员们纷纷起身行礼,脸上难掩惊诧之色。他循着众人目光望去,只见一个高大的身影披着玄色大氅踏雪而来,眉宇间的威严让满堂烛光都为之一黯。那人肩头还落着未拂去的雪花,在温暖的堂内渐渐融化成细小的水珠。

\"征西将军到!\"

亲卫的唱名声在堂内回荡。张嶷手中的竹简\"啪\"地落在案几上,惊起了几片墨渍。他喉头微动,万万没想到威震陇右的曹璟竟会亲临这蜀地讲武堂。更令他心惊的是,这位魏国名将身后竟只跟着两名亲兵,连佩剑都解下悬在了堂外。

\"久闻张将军深谙兵法,今日特来请教。\"曹璟拱手一礼,玄色大氅随着动作滑落,露出内里朴素的深青色战袍。更令人意外的是,他竟径直走向末席,在一众年轻将领身后安然落座。张嶷注意到他靴帮上还沾着未化的雪泥,显然是一早冒雪从城外大营赶来。

接下来的三日,曹璟日日必至。有时带着陇西战场的疑难战例求教,有时只是静静听讲,连案几上的茶水都未曾动过。第三日课毕时,窗外风雪愈急,松枝不堪重负的断裂声不时传来。曹璟忽然起身,在满堂惊愕的目光中长揖及地:\"蜀汉已无回天之力,将军一身才学,难道真要埋没于此?\"

张嶷扶住案几的手指微微发白,指节处泛起青白之色。恍惚间,他仿佛又看见先帝在白帝城托孤时枯瘦的手掌,听见诸葛丞相五丈原秋风中最后的咳嗽声。更令他心如刀绞的,是姜维上一次北伐时,那些无当飞军的儿郎们倒在渭水边的身影——他们至死都保持着冲锋的姿势,鲜血将河水染得通红。

堂外风雪呼啸,卷着枯枝拍打窗棂。张嶷望着眼前这位宿敌诚挚的目光,忽然觉得胸口那块沉寂多年的将印,此刻竟变得滚烫如火。

朔风怒号,卷着鹅毛大雪在长安城外肆虐。曹璟的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雪花落在他浓密的眉睫上,又很快被呼出的白气融化。他站在张嶷简陋的茅屋前,身后亲卫们的铁甲已覆上一层薄霜。

\"将军若肯出山,我曹璟在此立誓——\"他的声音穿透风雪,字字铿锵,\"绝不令将军伐蜀。\"一片雪花飘进他的嘴角,带来冰凉的触感,\"北方羌乱频仍,十室九空。妇孺啼饥号寒之声,夜夜不绝于耳。\"他向前迈了一步,靴子深深陷入积雪,\"唯愿将军以苍生为念。\"

张嶷粗糙的手指紧紧攥着门框。这位蜀汉小将,沉默不语。一片雪花落在他青筋凸起的手背上,瞬间化作一滴水珠。这微凉的触感突然唤醒了他尘封的记忆——越巂郡的春日,漫山遍野的格桑花海中,那些羌人孩童围着他嬉戏打闹,红扑扑的小脸上绽放着纯真的笑容。他们用生硬的汉话喊着\"张哥哥\",将新采的野花塞满他的怀抱。

风雪更急了。张嶷的视线有些模糊,恍惚间仿佛又看到了那些被战火吞噬的村落,听到了妇孺的哭嚎。他的喉结上下滚动,胸腔里翻涌着难以言说的情绪。当年在越巂,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才让羌汉百姓能够同桌而食。而今...

\"嶷...愿效犬马之劳。\"

声音混着风雪传来。张嶷缓缓跪地,膝盖陷入冰冷的积雪。他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头颅深深低下。这个威震南蛮的小将,此刻背脊挺得笔直,就像他当年在成都受命出征时一样。

曹璟眼中精光暴射,当即解下自己的紫貂裘,三步并作两步上前,亲手为张嶷披上。温暖的貂裘还带着体温,张嶷抬头时,看到主公眼中闪烁的,是毫不掩饰的敬重与喜悦。

次日朝会,未央宫内争议四起。当曹璟力排众议,宣布封张嶷为护羌中郎将、北地太守时,殿中文武哗然。张嶷静静立于殿中,听着四周的窃窃私语,面色平静如水。直到那方沉甸甸的印绶被郑重地交到他手中时,他的指尖才微微颤抖。

就在这一刻,奇迹般地,持续月余的风雪突然停歇。久违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未央宫的金瓦上,也照在张嶷的脸上。他捧着印绶走出大殿时,长安城银装素裹,远处的终南山清晰可见。阳光照耀下,北方苍茫的大地上,积雪开始悄悄融化。

张嶷深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望向北方。在那里,有无数的生命正等待拯救,有无数的伤口等待愈合。这位老将的眼中,重新燃起了久违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