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 > 第283章 再度伐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同年三月,春寒料峭,建业城内一片肃杀之气。连绵的阴雨将青石板路浸得发亮,街巷间行人稀少,偶有巡逻的兵卒踏着整齐的步伐走过,铁甲相撞之声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刺耳。

诸葛恪正在府中批阅军报。书房内炭火将熄未熄,他裹紧了身上的狐裘,仍觉得指尖发凉。案几上堆叠的竹简几乎要将他淹没,烛火摇曳间,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自先帝驾崩后,朝中大小事务都压在他一人肩上,这份疲惫比冬日的寒意更令人难熬。

\"丞相,北面来的密信。\"亲兵低声道,声音里带着几分紧张。

诸葛恪抬起头,见亲兵双手捧着一封密信,额上还带着未干的雨水。他心头一跳,这个时辰送来的密信......他伸手接过,触到信封上那个熟悉的火漆印时,指尖不受控制地颤了颤。

\"是......魏国来的?\"他听见自己的声音有些发紧。

亲兵点点头,又补充道:\"是从寿春方向来的。\"

诸葛恪挥手示意亲兵退下,待房门关上后,他盯着信封上那个\"诞\"字看了许久。自叔父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他们诸葛氏在魏国的这一支便鲜少联络。如今叔父诸葛诞突然来信,莫非......

他深吸一口气,用匕首小心地挑开火漆。信纸展开,字迹潦草中透着愤懑:\"吾为大魏效命二十余载,竟因小败贬为杂号将军!曹璟小儿昏聩无能,听信谗言......\"

读到此处,诸葛恪不禁冷笑出声。他仿佛看见堂叔在寿春城中摔冠怒骂的模样,那副神情与当年在蜀中时叔父谈及汉室倾颓时何其相似。记忆中的画面与眼前的文字重叠,让他胸口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闻元逊已执吴国权柄,愿为内应,引吴师过江。寿春城中粮草充足,若得吴军相助,必可一举拿下淮南......\"

诸葛恪猛地攥紧信纸,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霍然起身,信纸在手中簌簌作响。踱至窗前时,他发现自己竟在微微发抖。窗外,院中几株桃树刚刚绽出零星的花苞,在寒风中颤巍巍地开着。

二十万大军,淮南要地......他的心跳得厉害,眼前似乎已经浮现出吴军旌旗插遍淮河两岸的景象。若得此功业,不仅能让朝中那些质疑他的声音彻底消失,更能让诸葛氏的名号再次响彻天下!

\"天助我也!\"他忽然大笑,笑声惊飞了檐下栖息的鸟雀。宽大的衣袖带倒了案上的茶盏,茶水在摊开的军报上洇开一片暗痕,像极了即将在淮南大地上铺开的血色。

他快步走回案前,提笔蘸墨时,手仍在微微颤抖。这笔买卖太划算了——一个心怀怨恨的魏国大将,一座唾手可得的淮南重镇。至于叔父诸葛诞的处境......他笔下稍顿,随即又继续写下去。成大事者,何须在意这些细枝末节?

\"来人!\"他朝门外喊道,声音里是掩饰不住的兴奋,\"速去请留将军、全将军过府议事!就说......\"他看了眼窗外渐暗的天色,\"就说有要事相商。\"

翌日朝堂之上,金銮殿内檀香缭绕。当诸葛恪提出北伐之议时,原本肃穆的朝堂顿时如沸水般翻腾起来。老臣步骘拄着沉香木拐杖,颤巍巍地出列,苍老的声音里带着哀求:\"丞相三思啊!去岁大疫,十室九空;今春粮价飞涨,斗米三百钱...\"

\"步公老矣!\"诸葛恪猛地转身,锦缎朝服在殿上划出凌厉的弧度。他眼角余光瞥见御座上的少年天子孙亮正不自觉地往龙椅里缩了缩,那双白皙的手紧紧攥着衣角。这个发现让诸葛恪心头涌起一阵烦躁,像是有团火在胸口烧着。

\"魏国东兴大败,淮南人心思变,此乃天赐良机!\"他提高声调,声音在殿宇间回荡,\"传令各州郡,即日征发丁壮二十万!\"话毕,他故意重重踏着金砖地面走下玉阶,靴底与地面相击的声响让几位文官不自觉地抖了抖。

走出宫门时,初夏的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忽然街角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哀哭:\"我儿去年才埋骨江陵啊...如今又要征我幼子...\"诸葛恪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佝偻老妇瘫坐在墙根,怀里紧紧抱着一件破旧战袍。亲兵正要上前呵斥,诸葛恪却抬手制止。他站在原地,看着街上百姓如惊弓之鸟般仓皇避让,有几个孩童被母亲死死搂在怀里。

这一幕让他想起昨日收到的密信,诸葛诞那句\"民心思变\"的暗示此刻格外刺眼。\"哼!\"他冷笑一声,甩袖登车,\"妇人之仁,何以成大事?\"

大军开拔那日,长江上空阴云密布,仿佛老天也在酝酿着什么。千艘战船遮蔽江面,桅杆如林,却压不住岸边此起彼伏的啼哭声。诸葛恪立于楼船甲板之上,精铁甲胄在晦暗天光下泛着冷冽的寒芒。他听见身后有细碎的脚步声。

\"丞相...\"参军蒋延小心翼翼地靠近,声音压得极低,\"淮南细作来报,魏人已坚壁清野,连水井都填了...\"

诸葛恪没有立即回答。他伸手抚过腰间宝剑的鎏金剑柄,触感冰凉。江风掀起他的猩红披风,猎猎作响。\"慌什么?\"他突然冷笑,声音里带着几分刻意的高亢,\"正可耀武扬威,让那些观望之徒看看东吴兵锋!\"

大军开拔那日,阴云密布。战船遮蔽江面,却压不住岸边的啼哭声。诸葛恪立于楼船之上,甲胄在晦暗天光下泛着冷芒。参军蒋延近前低语:\"淮南细作来报,魏人已坚壁清野...\"

\"慌什么?\"诸葛恪抚剑冷笑,\"正可耀武扬威,让那些观望之徒看看东吴兵锋!\"

行至东兴,烈日炙烤着东兴城外的官道,马蹄扬起的尘土粘在将士们干裂的唇上。诸葛恪勒住缰绳时,铁甲内衬早已被汗水浸透。朱异突然从队列中冲出,铠甲碰撞声惊飞了路旁啄食的乌鸦。

\"丞相!\"朱异扑通跪地,额头重重磕在滚烫的石板上,\"末将沿途观察,魏地村落十室九空,田垄间连炊烟都不见。我军每日消耗粮草...\"他喉结滚动着,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不如改道围困合肥新城,诱使魏军...\"

\"放肆!\"

鞭梢撕开燥热的空气,在朱异脸颊旁爆出脆响。诸葛恪握鞭的手微微发抖,他忽然想起三日前那封密信在烛火下泛着诡异的青光。诸葛诞工整的字迹浮现在眼前:\"魏国中枢混乱,元逊若速攻合肥,叔父必为内应...\"

风掠过朱异染血的护膝,几滴暗红渗进龟裂的土缝。诸葛恪眯起眼睛,合肥新城低矮的轮廓正在地平线上若隐若现。他舌尖尝到铁锈味,才发觉自己咬破了口腔内壁。

\"起来吧。\"他突然俯身,鎏金护腕撞上朱异的肩甲,\"你方才说的...倒与本相的谋划不谋而合。\"

五月的合肥城下,吴军旌旗遮天蔽日。诸葛恪踩着亲兵的后背登上楼车时,看见城垛后几个魏军士卒正手忙脚乱地扶正帅旗。他忽然笑出声来,鎏金护指敲得车栏叮当作响。

\"公休果然妙算!\"话音未落,一阵穿堂风掀翻了他的紫貂大氅。参军施绩盯着城头某处,那里有道诡异的反光转瞬即逝——像极了约定的信号,却又太快消失。

\"丞相,细作回报魏国正调集...\"

\"本相知道!\"诸葛恪猛地转身,腰间玉珏啪地撞碎在车板上。他盯着自己映在施绩瞳孔里的倒影,那里面有个鬓角渗汗的男人。\"传令下去...\"他忽然放轻声音,像在说服自己,\"等他们援军一到,正好一网打尽。\"

当夜巡营时,诸葛恪在火光交界处驻足。他的影子被拉扯得支离破碎,像极了幼时在吴宫冰窖里见过的裂痕。亲兵听见大将军对着黑暗喃喃自语:\"叔父的信...应该已经到洛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