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成功,妖族将如同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源源不断地为大夏输送修炼资源,为我大夏的崛起提供坚实的后盾。”
他停顿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除此之外,朕还会派遣大夏商会的副会长亲自带队,携带着海量的商会精英一同前往中域。他们带着充足的资源,为的就是助力你打造一张密不透风的情报网。”
夏浩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朕要确保在大夏踏入中域的那一刻起,中域人族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朕的耳目。”
三千院听着夏浩的计划,心中波涛汹涌,这每一环都透着夏浩的野心与智慧。他深知这背后每一步计划的难度,可他更明白夏浩的决断不容置疑。
他当即跪拜在地,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额头触地发出沉闷的声响,声音带着几分激动与坚定:“陛下,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夏浩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仿佛看到了大夏在中域崛起的曙光。
刹那间,阳光透过殿外的云层,洒在夏浩的身上,为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仿佛他便是这大夏的守护神,带着无尽的希望与决心,引领着大夏走向辉煌的未来。
夏浩缓缓从龙椅上站起身来,那龙椅仿佛感受到主人的动作,发出一阵轻微而低沉的嘎吱声,仿佛是它在向主人表达着臣服与敬意,又似在见证着大夏迈向未来的又一个关键瞬间。
他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缓缓踱步至三千院跟前。此刻,他的神情严肃且专注,目光紧紧落在三千院身上,眼神中满是不容置疑的坚定与关切,宛如在黑暗中为三千院点亮的一盏明灯,给予他无尽的力量与指引。
来到三千院面前,夏浩伸出双手,轻轻搭在三千院的肩头,微微用力,将他稳稳扶起。紧接着,他的手掌重重地落在三千院的肩膀上,指节微微用力,似要将自己的决心与期望传递给他。
随后,夏浩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三千院,中域的布局乃当务之急,这关乎着大夏未来的兴衰荣辱,容不得丝毫大意。当然,在这过程中,一切都要以你自身的安全为主。倘若你有所闪失,那所有的计划都将化为泡影。”
“待众将闭关结束,便是大夏进军中域之时。等你此次回到中域后,一定要精心选好大夏登陆中域的地点,并全力打造经营好它,务必一战功成。”
三千院被夏浩这番情真意切的话语深深触动,心中仿佛涌起一股暖流,如同凛冬中的一抹暖阳,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与不安。
他着实没有想到,夏浩身为一国之君,高高在上,日理万机,却还能如此细致入微地关心他的安危。这份关怀,这份信任,如同千钧重担,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让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连忙单膝跪地,眼神中闪烁着忠诚与决心的光芒,语气坚定如磐石般回应道:“陛下,臣定当不负所托,哪怕拼上这条性命,也誓要完成陛下的嘱托!”
他的声音在空旷而庄严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丝因激动而产生的哽咽,但却无比坚定,仿佛在这一刻,他已经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大夏的未来。
夏浩微微颔首,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眼中闪过赞许的光芒,那目光仿佛在告诉三千院:朕相信你。
随后,夏浩转身回到御案前。龙案上堆满了各种奏折,他轻轻将这些奏折拨到一旁,露出一张洁白如雪的宣纸。他提起毛笔,那毛笔仿佛感受到主人的磅礴气势,笔锋如龙蛇般灵动游走在宣纸上。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仿佛能穿透时空的界限,直抵遥远的中域战场。
写完调遣孙悟空和三千斗战圣猿的旨意后,他从龙案下取出象征着帝皇至高权力的玉玺。这玉玺在烛光的映照下,散发着神秘而威严的光芒。他轻轻将写完的宣纸盖上玺印,刹那间,原本平平无奇的圣旨光芒大放,金光四射,弥漫着帝皇的威严和浓郁的国运之力。那圣旨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强大力量托起,缓缓漂浮到夏浩面前。
夏浩伸手轻轻一招,圣旨便稳稳地落在他手中。他小心翼翼地将圣旨收入袖中,转身递给三千院,目光坚定地说道:“这是调遣孙悟空和三千斗战圣猿的圣旨,你务必收好。待你到达东境后,将此旨传给孙悟空即可。”
三千院神色庄重地接过圣旨,双手微微颤抖,那圣旨的重量,仿佛承载着大夏的未来与希望,让他深感责任重大。
夏浩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润了润有些干涩的嗓子,接着说道:“爱卿,你先退下吧,回去好好做好返回中域的准备。等大夏学府选拔出一批随你前往中域的弟子后,你便即刻出发,无需进宫回禀朕。朕等待着你传来的好消息。”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仿佛已经透过层层迷雾,看到了大夏在中域崛起的曙光,那是大夏走向辉煌的希望之光。
三千院郑重地给夏浩行了一个大礼,口中高呼:“臣告退。”
随后,他缓缓转身,迈着坚定而沉稳的步伐走出了御书房。他的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大夏崛起的道路上,坚实有力,充满了决心与信念。
夏浩的目光紧紧追随着三千院的背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与信任。直到那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御书房的门口,他才缓缓收回目光。
此时,天色已至黄昏,夕阳如血,余晖透过窗户洒在大殿内,给整个空间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幕,显得格外凄美而庄重。
夏浩站起身来,龙椅再次因他的起身发出轻微的嘎吱声。他伸了伸懒腰,听到骨骼发出轻微的脆响,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又满足的神情。
听了一天的汇报,谋划了一天的布局,他此刻感觉甚是疲累,但他心中清楚,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大夏的未来,为了大夏能在这风云变幻的世界中崛起。
他对着站在一旁,始终恭敬等候的李忠说道:“摆驾回乾清宫。”
李忠微微躬身,姿态恭敬而谦卑,恭敬地回应道:“是,陛下。”
夏浩率先朝着御书房外走去,他的步伐虽然有些沉重,但却坚定有力,仿佛承载着整个大夏的命运。
李忠紧随其后,两人一前一后,沿着长长的宫廊缓缓前行,向着乾清宫的方向走去。
回到乾清宫,夏浩径直走进内殿,没有多说一句话,便躺到了龙床上。他的身体微微陷进柔软的被褥中,被褥的温暖瞬间包裹住他疲惫的身躯,但他眼神中仍透露出一丝坚毅,仿佛即使在休息时,心中也仍在思考着大夏的未来。
李忠轻手轻脚地为他整理好被子,动作轻柔而细致。夏浩微微点头,向李忠表示感谢。随后,他闭上眼睛,今日所发生的种种画面在他的脑海中如幻灯片般一一闪过:三千院的详细汇报、对大夏未来布局的精心规划、对三千院的殷切叮嘱与期望。每一个细节都如同深深烙印在他心中,让他难以平静。
然而,他的身体确实已经疲惫不堪,在思考与疲惫的交织中,他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月光如水,透过窗棂洒在夏浩的脸上,为他那坚毅的面庞镀上了一层银色的光辉,仿佛在守护着这位为大夏殚精竭虑的君主。
在梦中,他或许仍在筹划着大夏的未来,或许已经置身于中域的战场上,带领着大夏的儿郎们,踏出了那具有历史意义的关键一步,迈向辉煌的未来。
……
三千院步出皇宫,并未急于返回府邸。
如血的余晖倾洒而下,温柔地包裹着他的身躯,在地面拉出一道颀长而坚毅的影子。他静静地伫立原地,目光遥望着远方那被夕阳染成橙红的天际,思绪仿佛也随之飘向了那未知而充满挑战的中域。
眼中,一抹坚毅之色陡然闪过,如同寒夜中的星辰,熠熠生辉。
他深知,陛下将如此重大的使命交付于他,这是何等沉甸甸的信任。既然承蒙陛下如此厚爱与信赖,他又怎能辜负这份殷切期望?哪怕前方荆棘密布,险象环生,他也定要披荆斩棘,为大夏在中域闯出一片天地。
怀揣着这份坚定的信念,三千院径直朝着不良人的驻地而去。驻地隐匿于皇宫之外的一处神秘所在,四周被高耸且森严的墙体紧紧环绕。
墙头上,守卫们如同一尊尊雕塑,身姿挺拔,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一刻不停地来回巡逻着。他们警惕的目光,如同鹰隼般扫视着周边的每一寸土地,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迹象。
来到大门前,只见不良人的成员们身着一袭黑色劲装,那劲装剪裁合身,彰显出他们矫健的身姿。
他们神情冷峻,眼神如炬,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肃杀之气。那锐利的目光,警惕地在四周游移,仿佛能洞察潜藏于黑暗中的一切危险。
三千院稳步踏入驻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灯火通明的景象。内部人员往来穿梭,各司其职,忙碌而有序。他神色沉稳,径直朝着中央的大厅走去。
那大厅,是不良人商议军机要事的核心枢纽,承载着无数重要决策的诞生。 踏入大厅,一张巨大的沙盘桌赫然出现在眼前。桌上摆放着一幅制作精良的中域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插满了代表各方势力的小旗。
这地图,是三千院归来后,特意吩咐跟随自己一同回来的不良人提前精心筹备的。
两侧的长案旁,端坐着不良人的高层们。
见三千院走进,众人纷纷整齐划一地起身,恭敬行礼,动作干净利落,尽显训练有素。
此刻,不良帅袁天罡正处于闭关状态,而三千院身为不良人校尉,自然而然地肩负起了最高指挥官的重任,不良人众人皆对他唯命是从。
三千院微微摆手,示意众人落座,随后,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众人,语气严肃而冷静地说道:“诸位同僚,陛下已有决断,我们将再次奔赴中域。但此次行动,绝非以往小规模的试探,而是一场大规模的战略部署。陛下决定调遣两万不良人一同前往,与此同时,大夏商会也会有一位副会长率领一众商会人员与我们同行。”
“这可是涉及数万人的重大行动,容不得丝毫马虎。我们的使命,便是为大夏在中域构建起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的情报网络。”
话音落下,整个大厅瞬间陷入一片寂静。众人都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性,那中域,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盘根错节,想要在其中建立情报网,无疑是在龙潭虎穴中谋生存。
然而,他们的眼神中非但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反而燃烧着熊熊的战意,那是对挑战的无畏,对使命的忠诚,更是对大夏的赤胆忠心。
三千院微微颔首,继续说道:“此次行动规模浩大,准备工作必须做到尽善尽美,万无一失。我们要确保每一名不良人都能以最佳状态踏上这充满未知的征程,为大夏的未来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言罢,他转身走到沙盘桌前,微微俯身,手指轻轻滑过地图上中域的轮廓,仿佛在触摸着那片神秘而又充满挑战的土地。他神色凝重地说道:“首先,我们必须详细规划行进路线,务必巧妙地避开魔族和妖族的势力范围,同时还要保证一路上有充足的资源供应,以维持队伍的正常行进。其次,我们的行踪绝不能暴露,一切行动都要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如同鬼魅般隐匿于黑暗之中。”
三千院顿了顿,目光再次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我需要你们即刻行动起来,各司其职。后勤、情报、渗透计划等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着此次行动的成败,容不得有丝毫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