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凉亭内,炭火烧的正旺。

散发的热气,驱散着昆仑山巅的寒意。

随着两人交手急速,亭内的气氛不再剑拔弩张,却多了几分微妙。

杨逍沉默地注视着对面的邱白,心中情绪翻涌。

这个年轻人,武功深不可测!

刚刚两人虽然仅仅交手数招,可透露出来的东西,却是不少!

就刚刚邱白的表现,明显他没有使出全力,甚至是收着力量在跟他打。

如此年轻就有如此实力,当真是英雄出少年!

而且,他的气度从容不迫,言语间更是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简直就是天下少有。

与此同时,他心中的疑惑,也是如同雪球般越滚越大。

如此高手,为何要参和到明教来?

他可是武当高徒,有着光明的未来。

他端起纪晓芙重新添水的热茶,却是没有喝,只是用手指摩挲着温热的杯壁,皱眉思索着。

沉思许久,杨逍终于是开口,打破了沉默。

“邱白.......”

他目光如炬,紧紧锁定邱白,语气不解的说:“你乃武当高徒,更是张真人亲传徒孙,名门正派未来的中流砥柱,前程似锦,光明坦荡。”

他微微前倾身体,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探究。

“为何偏偏要自污身份,卷入我明教这潭浑水之中?”

“甚至……觊觎这教主之位,难道你想背负魔教妖人的骂名?”

“这可跟你君子剑的名声,似乎格格不入啊!”

话到此处,杨逍顿了顿,双眸紧紧地盯着邱白,一字一句地说:“你,究竟意欲何为?”

邱白迎着他的目光,脸上没有丝毫被冒犯的神情,反而露出了坦荡的笑容。

“杨左使既然垂询,邱白不敢虚言。”

邱白端起茶杯抿了口气热水,神色变得郑重,目光清澈地迎向杨逍。

“如今的天下大势,想必杨左使比邱白看得更透。”

“元廷暴政,官吏贪腐,苛捐杂税,猛于虎狼。”

他望着杨逍,声音逐渐低沉,带着沉痛的语气说:“神州泣血,山河蒙尘。百姓流离,饿殍遍野。易子而食之惨剧,绝非戏文!”

“邱白不才,虽身在三清门下,亦怀济世之心,岂能坐视华夏沉沦,同胞受难?”

他目光灼灼,如同燃烧的星辰,声音陡然拔高,亢奋道:“明教势大,教徒遍布天下,故,邱拜愿借明教燎原之火,聚天下英豪,擎起义旗。”

“邱白此来,不为私利,不图虚名,只为起义抗元!”

“驱逐鞑虏,恢复华夏!”

这八个字一出,顿如洪钟大吕,炸响在凉亭之中!

“驱逐鞑虏……恢复华夏……”

杨逍握着茶杯的手一颤,下意识地重复着,声音中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那沉寂已久,几乎被他遗忘的热血,猛地从心底最深处喷涌而出,瞬间席卷全身!

他出身明教,聆听教义,深知拯厄扶危,赴汤蹈火,乃明教之本。

虽然后来教内纷争,权力倾轧,使得这份初心蒙上了厚厚的尘埃。

但此刻,这八个字,如同惊蛰春雷,悍然劈开了他心中那层坚冰!

自前宋覆灭,神州陆沉,元人铁蹄践踏中原,华夏衣冠沦丧,已近百年。

明教虽被朝廷污蔑为魔教,但其底层教众,多是受苦的汉家百姓。

驱逐胡虏,恢复汉家江山。

这本就是潜藏在无数明教子弟心中的夙愿!

只是多年来,明教内部纷争不断,高层或失踪,或离心,或只顾自身权势。

这恢弘的志向,早已被现实的倾轧磨去了锋芒。

若真能如邱白所言,率领明教完成这驱逐鞑虏,恢复华夏的千古伟业……

那明教,才算是真正践行了其立教之基!

这份功业足以彪炳史册,光耀门楣!

一时间,杨逍心潮澎湃,呼吸都变得粗重了几分。

但他毕竟是杨逍,城府极深。

激动过后,理智迅速回归。

他强行压下心中翻腾的气血,目光扫过邱白年轻却充满自信的面庞,又落在身旁抱着孩子,面露忧色的纪晓芙身上,以及她怀中那懵懂无知的孩子。

他心中的热血渐渐平复,情绪变得复杂难明。

他杨逍当年,何尝没有雄心壮志?

何尝不想整合明教,做一番事业?

可结果呢?

四大法王不服,五散人不和,五行旗各有心思。

他空有才智武功,却难以服众,最终只能负气隐居,落得个避嫌的名声。

邱白的理想,宏大而崇高。

口号,更是极具煽动性与号召力。

然而,光凭这些,就能让明教那些桀骜不驯的老家伙们心服口服吗?就能弥合教中积年已久的裂痕吗?

“邱白。”

杨逍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静。

“你的志向,杨某……深感敬佩。”

“驱逐鞑虏,恢复华夏,这八个字,足以令无数血性男儿心潮激荡。”

他话锋一转,如同冰水浇头。

“但,这激昂口号,并不能让你坐上明教教主之位,更无法统合如今这盘散沙般的圣教。”

杨逍轻轻握住纪晓芙的手,感受着那略显冰凉的温度,眼中流露出前所未有的柔和。

“你可知,当年杨某以光明左使之尊,代行教主职权,凭借武功、资历、势力,尚且不能令教中那些桀骜不驯的老家伙们真心归附,最终只能远避这坐忘峰,落得个清净。”

“你虽武功奇高,远超杨某预料。”

“然则,仅凭匹夫之勇,恐怕……仍难令各方势力心服口服,甘心听命。”

说出这番话时,杨逍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经历了与纪晓芙的爱恨纠缠,拥有了女儿不悔之后,他心中那争强好胜、掌控一切的权力欲望,已然淡去。

如今他更在意的,是身边这个小小的家庭,是晓芙的安宁,是不悔的笑颜。

至于明教这艘风雨飘摇的大船,若能找到一个有能力、有魄力的舵手来驾驭,他也乐得放下肩头重担,享受这难得的平静。

而邱白,武功深不可测,志向宏大光明,又与晓芙有护送之谊,人品心性看来也非奸恶之徒。

更难得的是,他怀有驱逐鞑虏,恢复华夏的宏愿!

支持他,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想通了这些,杨逍感觉身心一轻,仿佛卸下了背负多年的巨石。

邱白并不多做言语,只是将杨逍的神色变幻尽收眼底,心中了然。

他点了点头,顺着对方的话说:“杨左使所言,一针见血。”

“空谈理想,炫耀武力,确实难以服众,难以凝聚涣散的人心。”

“如今,我所欠缺的,正是一个足以让教内各方势力都无话可说的名分。”

话到此处,他目光真诚地看向杨逍,带着请教之意,沉声说:“依杨左使之见,若要名正言顺,众望所归地坐上这明教教主之位,需要怎样的名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