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明星》的音乐在冰场上回荡。
林晓凡的身影如流星般在冰面上飞驰,第一个动作是“死亡下坠”,本应是充满爆发力和震撼力的开场,可蹲转结束时,她却已悄然落后音乐四分之一个拍子。
林晓凡神情一紧,赶忙加速进入定级接续步,试图追赶那溜走的节拍。
然而,每迈出一步,都仿佛陷入了泥沼,步伐始终无法与音乐完美契合。
曾经自信且充满气场的滑行姿态已然不见,此刻的她,步法凌乱,像是迷失方向的飞鸟,只能拼命追赶着音乐的尾巴。
冰刀触及冰面时,仿佛带着一丝迟疑,冰刃划过冰面的唰唰的声音不再干脆利落,和林晓凡的心境一样凌乱无序。
音乐的重拍如战鼓般擂响,按照编排,她应当在此刻完成第一个跳跃——3A。
可是,起跳瞬间她就知道不对,跳空成了2A。
“停!”
林晓凡的声音中满是颓败,她十分清楚,自己依旧没能合上音乐的节奏。
整个表演的节奏已然大乱,每一个技术要领她都尽力做到了,可结果却依旧是失败。
距离比赛日益临近,她却仿佛陷入了迷雾之中,找不到与冰鞋之间的默契,失去了对冰面的掌控,她的绝对冰感……似乎丧失了。
“不要着急,休息一会吧。”
李清波安慰着她。
“不用,我再来一遍。”
林晓凡倔强地说。
说罢,她转身,再次回到冰面中央。
激烈的音乐再度响起……林晓凡的身影就像一只在暴风雨中艰难飞行的海燕……
……
大洋彼岸,此刻正是崭新一天的开始。
戴夫在豪华办公室的沙发上醒来,金色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就像数不清的金钱撒下来。
办公桌上堆满雪白的A4纸张,那是《冰雪奇缘》的策划方案,印刷字体旁是戴夫亲自修改的龙飞凤舞的笔迹。
纸堆中,三台显示器同时闪烁着不同的数据分析图表——
左屏实时滚动着#花样滑冰大奖赛#的舆情热词,
中屏显示着运动员商业价值指数曲线,
右屏则跳动着《冰雪奇缘》预售票房的增长数字。
三条折线如同蓄势待发的火箭,以近乎完美的45度角向上攀升。
戴夫看着实时数据和网络热门讨论,念出声:
“ ‘商业冰演就是马戏团表演,商业娱乐化滚出竞技体育’……哈哈,看来5美金一条的恶评很给力呀,这就是营销学的真理——人们更愿意分享他们讨厌的东西。一条愤怒的转发抵得上十条礼貌的点赞。
‘现役选手纷纷拒绝,表示更期待专注比赛。’
……瞧这漂亮的话,如果不是经纪人私下提出三倍的出场费,我就真信了。
‘87%的冰迷反对商业冰演’……看看年轻人流行的社交媒体吧,他们一边投反对票,一边热烈讨论哪位名将会加入冰演。
等着看吧,我要创造出可以媲美NbA的商业神话!”
至于邀请的嘉宾,戴夫胸有成竹。
想起皮特没有等到小林团队的电话时恼羞成怒的精彩表情,戴夫就忍不住大笑,
“皮特这个笨蛋,他向媒体发表的报复性发言,帮助小林的热度增加了5个百分点。
话说,小林绝对是热度圣体啊。”
戴夫拨通了电话,一瞬间,电波穿越重洋,从西方狂热的商业之国,联通到中国国家队中那座继承和发扬艰苦拼搏精神的训练馆……
训练馆中,电话铃声忽然响起。
李清波停下手中正在记录林晓凡训练情况的笔,从口袋里掏出手机。
屏幕上,“戴夫”两个字赫然映入眼帘。
戴夫曾在李清波和晓凡赴美编舞期间提供了诸多帮助。
“戴夫这位大忙人打电话来,一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李清波按下接听键。
“李教练,好久没有联系,最近如何?”
电话那头,戴夫的声音热情洋溢。
“你好,戴夫。”李清波微笑回答。
“李教练,我致电是想邀请林晓凡参加花滑全球巡演。”
李清波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拒绝:
“抱歉,戴夫。晓凡现在的重心完全放在备战大奖赛上,实在抽不出时间。”
“嗨,老朋友,先不要急着拒绝。我保证《冰雪奇缘》和小林一定是绝配!这绝对是一个花滑运动和运动员之间相互成就的伟大构想!”
戴夫连忙说道:“不如我们约个时间开个电话会议,让我好好给你们介绍一下冰演方案吧,让我们也听一听小林自己的想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