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白色冰鞋 > 第197章 特别的访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春天的午后,林羽裳在等待一位特别的访客。

林羽裳左脚上打着石膏,坐在花园的凉亭中。

家政员正有条不紊地往旁边的圆桌上摆放着茶点。

林羽裳叮嘱着:

“红豆饼做好了吗?

茶一定要白茶,她喝其他茶晚上会失眠呢。

……”

一旁的林妈妈苏然见状,不由笑着打趣道:

“你呀~

我看你参加比赛都没有这么紧张过。”

林羽裳调皮地吐了下舌头:

“因为,她是一位非常特别的朋友。

……

您不是说今天要排练新舞剧?您快去吧,我保证不乱动伤脚!”

苏然笑着摇摇头:

“好吧,我就不打扰你和朋友的相会了。”

……

意大利的春天慵懒而明媚,阳光像暖色的蜜糖,甜味充满了在花园的每一个角落。

这是一座美丽、奇妙的庭院——

中式的凉亭伫立在欧式草坪中央,

葡萄藤缠绕着廊柱,新生的花穗垂落如风铃,在微风中摇曳。

池塘倒映着云影,莲叶丛生,水波涟漪荡开来。

几只白蝶在藤蔓间翩跹。

林羽裳翘首以待,等待着穿越时光与故友的相见。

……

终于,期盼已久的身影翩翩而来——

一道高挑的身影穿过连廊走来,

她穿着缃叶色的真丝风衣,衣摆随步伐扬起利落的弧度。

阳光透过头顶紫藤花的间隙,星星点点地洒落在她的身上,跳跃着闪烁着。

光影模糊了真实与虚幻的边界,蝴蝶在似梦似幻光晕中翩翩飞舞,落在葡萄花藤上。

“你好。”

她在林羽裳面前站定,笑容亲切,目光却带着职业性的审视,

“花园真漂亮。

没想到在异国能看到这么完整的中式园林,更少见的是有人会种葡萄。”

她指了指藤架,语调轻快,“蝴蝶恋花枝,藤花羞于言——倒是应景。”

仿佛听懂了她的话语,那只蝴蝶轻轻扇动翅膀,缓缓飞了起来,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据说,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一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我们眼前的这只蝴蝶会不会引起一场龙卷风尚未可知,不过,我可以确定,它的授粉一定会成就今年最甜美的葡萄。

唐姐姐,等葡萄熟了,我们一起围炉夜话,再叫上其他好朋友们~”

林羽裳欣喜地望着唐糖,32岁的唐糖成熟干练,她果然成为了最厉害的大记者!

而林羽裳的目光令唐糖愣了一下,

眼前的少女与她预想的截然不同——

资料里的林羽裳是冰场上恣意燃烧的火焰,是赛后发布会上怼记者“您的问题比我的3A跳还离谱”的刺头。

可此刻坐在光影下的少女,却独有一份从容气度,而且她的身上有一种遥远的熟悉感觉。

“我们……之前见过吗?”

话一出口,唐糖就暗自懊恼,这太不专业了!实在违背她在体育新闻圈里“棱镜”的名号!

在新闻圈里,唐记者以热忱和专业闻名,对于冰雪项目的专业程度丝毫不亚于职业裁判,经她报道的内容从未出现过任何专业上的差错。而且,她总能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发掘出每个运动员独特的内在精神特质。她曾荣获国际体育新闻奖,众多运动员都以得到她的专访为梦寐以求的机会。

唐糖暗自嘲笑自己今天竟像十年前刚做记者时那般冒失。

她很快调整好状态,面带微笑,向林羽裳伸出手,正式自我介绍道:

“你好,羽裳,我是央视体育报道的记者唐糖,今天由我对你进行专访。”

林羽裳俏皮地笑了笑,说道:

“ ‘朋友’相见,光握手可不够,唐姐姐,我们拥抱一下吧~”

……

专访正式开始:

摄像师架好摄像设备,

唐糖亲切地提问:

“羽裳,大家都很关心你的脚伤,目前恢复得怎么样啦?”

林羽裳回以甜甜的笑容,语气轻快地回答:

“昨天刚去复查,医生说恢复情况相当理想,相信过不了多久,我就能再次在冰面上和大家见面了。”

唐糖轻轻点头,紧接着抛出下一个问题:

“你刚刚结束成年组的首场世锦赛,结果或许有些许遗憾。

我们注意到,在赛前提交的配置表中,你的自由滑难度配置里并没有3A。所以想问问,挑战3A是一开始就定好的计划,还是比赛时临时做出的变更呢?”

来了来了,唐糖标志性的犀利的提问,这个问题正是当下舆论对林羽裳质疑的焦点所在。

林羽裳神色坦然,诚恳回应:

“是我自己坚持要上3A的,我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

很可惜,当时出现了卡冰的情况。

不过,这次失误也让我收获很多。

请大家放心,在下个赛场上,我一定会让大家看到我的进步。”

唐糖追问:

“这么说,下一次比赛你还是会挑战3A?

要知道,在我国花滑历史上,女单选手成功在比赛中完成3A的,至今只有一人,而且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

“当然!”

林羽裳毫不犹豫,自信满满地答道:“不仅是3A,我还要攻克4周跳!”

一旁的摄像师听闻,震惊得脱口而出:

“4周跳?!……对不起。”

还没等唐糖说话,只听林羽裳一声轻笑:

“这也是一个问题吗?

那我的答案是,没问题!”

唐糖顿时愣住了。

记忆中,十年前,她第一次到国家队采访,提出了记者生涯的第一个问题——一声震惊的“3A?!!”

当时,她得到的,正是与此刻一模一样的回答。

唐糖不由自主地改变了原本准备好的下一个问题:

“羽裳,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座右铭是什么吗?”

林羽裳笑盈盈地看着镜头,目光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当仁不让,全力而战!”

……

随后,两人的交谈愈发深入,围绕花滑领域的诸多课题展开了热烈探讨。

从日常训练与比赛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到天赋与努力在花滑之路上的辩证关系,

再到当前花滑规则以及整个业态环境对选手发展的影响……

二人你来我往,观点交融,相谈甚欢,仿佛多年老友重逢,一见如故。

采访结束,林羽裳邀请唐糖一同观看赛事录像。

林羽裳拿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扉页上贴满各色标签,

“这几天,我整理了近十年所有世锦赛和冬奥的女单比赛录像。”

笔记本的每一页,都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场比赛的技术分析、亮点劣势、表演细节、规则把控、裁判喜好甚至观众反应。

“你做了很多功课。”

唐糖不由夸赞:“你研究得很深入,需要我做什么?”

林羽裳撒娇地说道:

“唐姐姐,我知道您报道过所有关键赛事,几乎每一场比赛,您都在现场,您一定知道更多细节,是只看录像看不到的......您可以帮助我从更全面的角度了解和学习吗?

明年就是冬奥年了,这次,我一定要拿到金牌!”

……

影音室里,大屏幕中投影出2007年纳什维尔世锦赛女单自由滑比赛,当中国选手林晓凡的身影出现在冰场上时,林羽裳和唐糖都不由坐直了身体,

这场比赛,她们都看过不止一次,可每一次观看,她们都同样认真专注。

唐糖讲解道:

“毫无疑问,这是近十年以来,最为精彩的一场比赛。

大部分人关注的是几名女单选手高难度的技术动作,是不同风格的节目百花齐放,是高水平选手之间的火花碰撞,但是,今天,我要给你讲解的是——

花滑比赛中的

战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