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璟玄心神俱震,沉默良久,仿佛才找回自己声音,艰难开口道:“那……他,还活着吗?”
这里的“他”,自是指那名内门弟子周长安。
纵使璟玄再偏袒自己徒弟郑允,听闻此消息,也无法忽略一名无辜内门弟子因此殒命。
何况,他本就是君子端方的人物。
“守阵长老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这种事在他面前发生。”隋明昭一句话让璟玄提着的气舒缓了几分。
是啊,璟玄心想,守阵长老本来就是刚正不阿、极其护犊子的人,内门弟子当着他面被挟持,怎么可能坐视不理?刚为内门弟子的生死松了口气,转念一想,挟持对方的又是自己徒弟,想到郑允对上守阵长老,璟玄心里好似被打翻了的酱油瓶,五味杂陈。既希望徒弟安然无恙,又懊恼徒弟不尊礼法、目无师长、肆意妄为。
“到底是渡劫期大能,在周长安散尽修为准备自爆的关键时候,”隋明昭可不管璟玄想的什么弯弯绕绕,他丝毫没有给璟玄任何心理缓冲的机会,接着说道,“你徒弟没料到周长安宁愿不顾自己生命都要与他同归于尽,惊愕之余连忙将其推开。趁着这千分之一秒的空档,守阵长老将周长安救下,虽说性命无碍,但终归伤及了根骨,日后重新修炼难上加难。”
璟玄声音颤抖,“那郑允呢?他怎么样了?”
周长安是救下了,那他的徒弟呢?有没有受到波及,是否安然无恙?璟玄此刻才发现,比起那么些虚无缥缈的惩戒,他竟然还是更在意徒弟郑允的安危,哪怕其犯下了依照宗规处置,不可饶恕的大罪。
“本就受了伤,没了人质作为要挟,”隋明昭全然不顾璟玄此刻复杂心绪,奇道,“赤手空拳对上渡劫期长老,你猜你徒弟能有几分胜算?他又能逃到哪去?”
璟玄嘴唇嗫嚅了几下,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最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他还活着吗?”
“半死不活吧,还剩一口气,”隋明昭语气随意,“押在执法堂,审讯完按宗规定罪处置。”
璟玄二话不说,心念着要去执法堂,神识传音都未掐断。一时之间,大殿上原本在黎渊眼中宛如泥塑木雕般的璟玄,顷刻间恢复了生气,动了起来。
只是不知为何,璟玄感觉肢体麻木得厉害,眉心疑惑地皱起,以前神识传音用的少,可也没出现过这种副作用。一种难以名状的不舒服,好似肢体许久没活动一般,不仅僵硬麻木,还带着一种使不上劲的乏力感。
至于具体原因,那真的只有隋明昭一人知晓了。他目睹璟玄一瞬的僵怔,了然地笑笑,恍若未觉般,听似好意,实则火上浇油煽风点火,悠悠道:“着急什么?据我所知,你徒弟,大概目前还不想见到,你这位处处为他着想的好师尊。”
哪有自己徒弟乖巧?隋明昭忍不住将郑允与黎渊做对比,对照郑允用刀弑师的行为,自家徒弟只有在惹急的情况下,才对他冷脸相对。嘴硬心软的要命,顶多阴阳怪气嘲讽他几句,严重时,也不过局限于拳打脚踢。
而且,往往踢中的概率还很少。想到这,隋明昭唇角情不自禁地溢出了抹笑意,自己徒弟任何行为他都觉得可爱,即便对他拳脚相加也可爱,不痛不痒,像是被小猫挠了一爪子。
——主人从来不会责怪自家精心养大的小猫伸爪子,只会揉搓着小猫那身柔软的皮毛,纵容地捏一捏那粉红肉垫,爱怜地亲一口。
隋明昭结束了神识传音。
离了神识传音,轮到要嗓子讲话,喉结一滚动,都感觉喉咙刺痛,璟玄哑着嗓,欲言又止。
但显然,隋明昭的话他是听进去了,想要向前迈出的脚步一顿,默不作声地收了回去。
隋明昭“语重心长”:“这种大逆不道的徒弟还要了做什么?交由执法堂处置也好,省得你忧心。”
璟玄眉心一跳,沉郁着的眉眼并没有因为这句话宽慰多少。
隋明昭“苦口婆心”:“以你的身份,以后想要收个称心如意的好徒弟,多得是人排队赶着任你挑选。何苦为了一个来历不明、心怀不轨的徒弟劳心伤神?”
璟玄霍然起身,像是听不得这话般,摇了摇头,即便哑着嗓子,也要费劲开口,一字一句,极其吃力道:“倘、若……是、黎渊,师兄,也会、这般想吗?”
藏在壁龛里的黎渊竖起了耳朵,万万想不到,璟玄话题居然还会扯到他。
隋明昭讶异地一挑眉。此刻,璟玄站着,他悠然坐着,视觉上,比他矮上不少的师弟如今视角是居高临下,再配上这带着质问的不满语气,换作旁人,多少会觉得有丝压迫感。可隋明昭不同,他恍若未察。说到底,他久居上位惯了,性格又极其我行我素,自然不会将年龄比他小、修为又低他许多的璟玄放在眼里。
眼下,他不慌不忙,甚至还有闲心品了口茶,虽是坐着,气势却比站着的璟玄要凛然冷厉不少。
气氛诡异地僵持。
当然,是璟玄单方面的。话甫一出口,他心头就涌上了丝恼意,恼悔自己太鲁莽,情急之下,竟然按捺不住,将心里话讲了出来。
璟玄提心吊胆地等着。
藏身壁龛的黎渊饶有兴致地听着动静,只恨自己不便靠近,不能亲眼目睹隋明昭反应。
半晌。
隋明昭轻笑出声,似是不明白璟玄怎么会问出这么一个蠢问题。
“怎会?”他道,“禀性不同。我徒儿那么乖。”
余下的话,隋明昭没说尽。
黎渊一阵恶寒。他凝神听了半晌,怎么也没想到,璟玄的假设就这样,被隋明昭三言两语轻描淡写地给打发了。
璟玄一噎,默了良久,久到隋明昭斟的茶汤都凉了,他才一字字、眼瞳里前所未有的认真,道:“师兄,话、不可、说满。”
他虽久不在宗门,但也听说过隋明昭对徒弟细致照料的传闻。设身处地想,倘若哪天形势逆转,换成黎渊如此,依照师兄对徒弟的在意程度,未必不会如他忧心郑允一般焦心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