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欢迎来到诸天城。”
苏洛带着云霄来到瑶姬的地方,瑶姬微笑欢迎。
云霄懵逼看着远处盘膝而坐修炼的杨姣和杨戬。
以云霄大罗金仙的修为,自然能感受到,两人都是瑶姬的血脉。
肚子里已经有一个,而这里,居然还有两个。
这……
云霄整个人都傻了。
自己也就几百年没见瑶姬,居然,都三个孩子了。
“哎,云霄,其实我是被圣人算计了。”
瑶姬看出云霄的想法,叹息一声,开始讲述关于自己身上的算计。
听完了之后,云霄脸色剧变。
“这……”
云霄也是当事人,当年也参加了第一届蟠桃盛会,自然知道事情的起因。
“其实,严格的来说,封神量劫还有昊天的这场算计,从巫妖结束的紫霄宫中,就已经开始了。”
苏洛补充说道。
瑶姬和云霄愣住,转过头看向苏洛。
“这话怎么说。”
云霄急忙问出来,封神量劫在即,截教内,其实不少弟子都知道,这场量劫很大可能是冲着截教来的。
封神量劫起源于第一届蟠桃盛会。
当时的昊天被元始天尊当着洪荒众生的面,三宝如意把昊天打入凌霄宝殿之下。
之后的昊天越想越气,直接跑去了紫霄宫告状。
鸿钧遂召集六圣,言明封神量劫之事。
一共三次会议后,才确定了封神量劫,各凭本事的决议。
按照时间计算,洪荒那边的事情发展,还在第二次会议,第三次会议还没开始。
第一次是告知了封神量劫的事宜,鸿钧拿出了封神榜。
但,诸圣都不愿意签下自己弟子的名字,鸿钧就让各自回去好好想想。
到了第二次后,通天教主签下了一些弟子,无关紧要的外门弟子,但,根本填不满封神榜。
封神榜需要三百六十五正神,十二万九千六百旁神。
女娲没有弟子,不参与其中。
接引准提第一时间撇清了自己的关系。
所以,只能从三清道统之中选择。
然而,太上只有玄都一个亲传弟子,太上直接让自己的善尸上榜,也就是太上老君。
阐教这边,只有十二金仙,哪怕全部上榜,也凑不齐。
截教万仙来朝,完全可以凑齐所有的名单。
截教的万仙来朝,可不是说,只有一万个弟子,而是百万弟子。
封神终战后,仅有十分之一的截教弟子上了封神榜,大约十分之二的弟子去了轮回,不到3%的弟子,活了下来。
而剩下的,全部都被度化去了西方教。
未来的佛教之所以快速的崛起,根本就是吞噬了截教几乎三分之二的弟子。
当然,这些截教弟子,可不是自愿去西方教,而是被西方二圣强行度化去了西方教,其中核心的弟子,更是被囚禁。
文殊,普贤,观音的坐骑,就是截教七大侍从仙之一的虬首仙(青狮)灵牙仙(白象)金光仙(金毛犼)。
最惨的便是金箍仙。
因为不愿意臣服,被接引抹去了神识,一分为三。
西游量劫的时候,如来给了观音三个箍,禁箍,紧箍,金箍,便是金箍仙的本体。
七大侍从仙之首的乌云仙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不愿意臣服,但,准提希望度化乌云仙,遂带去了西方教,将其镇压在八宝功德池下,不断的用佛法度化乌云仙。
当然还少不了截教最大的叛徒长耳定光仙这个死兔子,因为背叛,还成为了西方教的欢喜佛,地位非常的高。
第二次会议,通天教主只签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弟子,百分之一都没有,六圣不欢而散。
直到第三次会议,依旧得不出结果,三清继续争吵,鸿钧直接叫停,最终三清决定,各凭本事,封神量劫才正式的开启。
封神量劫开启后,元始天尊就为自己的弟子,想到了一个取巧的办法,那就是让自己的弟子去收徒弟,让徒弟代替自己去参加量劫。
十二金仙才开始收徒。
杨戬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引导,拜师玉鼎真人。
瑶姬的事情,才会曝光,所以,现在洪荒的时间线是第三次会议开始之前,或者说,已经结束了。
如果没有诸天城的话?最多半年,瑶姬就可能会被发现,从而天庭派出大金乌去捉拿瑶姬,杀死了杨天佑和杨姣。
瑶姬把天眼跟了杨戬,让杨戬带着杨婵逃出去。
为了躲避天兵,杨戬只能把不足一岁甚至,足月的杨婵,放在了女娲庙的女娲神像后面,独自一人,引开了天兵天将追兵。
等杨戬逃脱后,回到女娲庙,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妹妹。
杨戬只能悲愤继续逃亡,一次重伤后,昏迷在山洞内,醒来的时候,发现身边多了一个玉简,玉简内记录的正是八九玄功。
通臂猿猴的袁洪,也是在杨戬昏迷的时候,看到了八九玄功才逐渐的成为了梅山七怪之首。
修炼八九玄功后,杨戬在玉鼎真人的引导下,成果拜师玉鼎真人。
然后至少修炼了几十年,才学有所成,前往桃山想要救出自己的母亲,却没办法破开昊天设下的封印。
在玉鼎真人的指点下,前往了东海之巅,找到了当年大禹治水留下的开山斧,借助开山斧的神威,才劈开了桃山。
留下杨戬劈山救母的神话壮举。
昊天亲临,差点让杨戬陨落,玉鼎真人出面,最终,看在玉鼎的面子上,杨戬需要参与量劫赎罪。
杨戬才奉命下山加入西岐,成为了西岐的先锋官。
洪荒那边的时间线,商朝还处于太丁时期,商匡王子托,商朝的第30任君主,也是帝辛子寿的爷爷。
太丁之后是帝乙子羡,才到帝辛子寿这位商纣王。
杨戬拜师于太丁时期,帝乙时期开始出师,到了帝辛时期才劈山救母,失败后被迫加入西岐。
这便是洪荒如今的时间线,人间还是太丁时期,太丁在位13年,帝乙在位26年,而帝辛在位52年。
商朝的历代君主里,在位时间比帝辛长的,只有两位,商中宗太戊,在位75年。商高宗武丁,在位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