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
一封来自于温金镇的检举信,和其它检举信、检举材料,按照“统一入口、专业分拣、分级审批、分类处置、闭环管理”的流程,来到了县委办。
在县委办,这些检举材料将由专人拆阅与登记,然后再由县委办的相关负责人进一步地将这些检举材料分类与提出拟办意见。
根据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这些检举材料或将被转递给纪委、相关职能部门,亦或者直呈书记办公室。
当然了,那些能直呈书记办公室的,一般都是重大问题的反映。
不过,萧承到任天舟后,加强了在检举方面的审阅力度。
因此,现在在天舟能直呈书记办公室的检举信,比起以往明显是要多得多。
县委办。
县委办主任办公室。
因萧承对检举体系的高度重视,这关于检举内容的研判与提出拟办意见的核心环节的负责人,由原来的副主任分管,直接上升到了由县委办主任亲自分管。
没办法,一把手如此重视,县委办自然是不敢打马虎眼。
“温金镇,当届领导班子不顾实情、大搞政绩工程”
“检举对象:当届领导班子”
这内容,直接引起了县委办主任杜勤民的好奇。
好家伙,别人检举都是检举某一个主政官员,这份检举材料倒好,一上来就直接检举整届领导班子。
“是政治开团还是民情愤慨”
杜勤民继续阅览起了附加的检举材料。
但经过一番仔细阅览后,他都没有看到那专业性地、能一锤定音的材料链。
“没有完整的材料链,就简单地提及了温金镇的一些预热宣传和标语号召,以及当地政府已经开始的提前征地。”
“因果关系是,政绩工程、低价征地、而自己即将面临低价征地,所以利益受损”
杜勤民简单的整理了一下思路。
但作为官场老手的他,还是习惯性地用政治角度去考量了一下这件事。
“是内部人员刻意以外部人员的视角检举避嫌,还是真是民众检举”
“如果是带有政治目的的检举,那他检举的对象又没明确为某一位领导,而是温金镇整届领导班子。”
“按理来说能有心思和资格搞这种斗争的,也应该是一个领导班子里的,所以如果情况属实、板子真落下来,那挨打的也是他们温金镇整届领导班子。”
“他图什么”
“算了,管他是群众检举还是带有什么政治目的,我操这心干什么,涉及到温金镇,该操心的是吴涛背后的袁副书记。”
“而我,只需要对萧书记负责就是了。”
“而温金镇,萧书记当初是表达过重点关注的,所以……”
一念至此,杜勤民直接在拟办意见上写下:报送书记阅示。
然后,这封检举信的最终去向,就被正式决定了。
没错,这就是县委办的权力与职能之一。
作为县委的“管家”,它不一定特别显赫,但它一定特别关键。
就像这检举材料,它就能决定其的最终流向。
得罪了它,等哪天有涉及到你的检举信时,兴许人家直接就往书记办公室递了。
就算不递到书记办公室,人家就是往纪委那边递,你也吃不消。
相反,如果能和县委办的关系处好了,那这样的事,人家未尝就不能……
……
……
……
温金镇。
在目前没有强制外力叫停的情况下。
镇党委书记吴涛已经开始了他的孤注一掷。
“就算不能取得重大成功,那起码也能成为我这位镇党委书记的政绩工程。”
“到时候,无论是成为我到温金镇为官一任留下的醒目足迹,还是应对上级领导的视察,起码一个干实事的干部人设是立住了。”
“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也能变相地证明我们这届领导班子,是好过无所作为的上届领导班子的!”
“至于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到时候,那也是下面干部经营不善导致的结果,和这个决策本身的出发立意有什么关系”
是的,温金镇镇党委书记吴涛现在的所思所想,基本上就是某些大搞政绩工程的领导干部的普遍心理。
嗯,既然都是政绩工程了,那本来就该是政治意义大过实际意义嘛,从一开始为的就是建立政治存在,而不是奔着盈利谋求什么经济效益的。
当然了,如果能兼顾经济效益和大额回报那自然是两全其美,但要是不能,那也没关系,本来就不是奔着这方面去的。
所以,如果说当初吴涛是奔着两全其美的目的去的话,那现在,在经历过一番县委领导普遍不看好的毒打后,他就转而求其次了,现在的他就单求一个政绩工程的目的了。
为此,迫于实际压力,他还专门削减了一部分工程预算。
但削减归削减,这政绩工程该上马还是要上马。
顶多就是打水漂的钱,多与少的区别,终归还是改变不了这政绩工程的本身性质。
……
……
……
天舟县委。
书记办公室。
萧承审阅和处理起了县委分类上呈、并附加拟办意见的相关检举材料。
一份份的审阅批注后,也终于来到了有关温金镇的那份检举材料。
“政绩工程温金镇”
“温金镇的领导班子才调整过多久,怎么这么快就又有问题暴露出来了”
基于温金镇的特殊情况,萧承倒也对这份检举材料给予了高度重视。
没办法,要说天舟县哪个乡镇给萧承的印象最深,那绝对是温金镇。
毕竟,当初就是萧承拍板决定大力换血温金镇上届毫无作为的领导班子的。
所以,这才换血多久,就疑似又暴露出问题了
如果属实,那不就代表天舟县委针对温金镇领导班子的换血,失败了吗
故,对于一件自己曾倾注过大量心思、并给予过重大关注的事情,在有关它的后续发展上,萧承想不重视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