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帅府衙门正堂
贺烽端坐主位,全军众将云集,分侍两侧,
贺烽看了看众人,开口道:
“今天众将齐聚,便将军中大小事务一一落定了”
见一应人等均已到齐,贺烽朝着于岳开口:
“老于!……”
于岳闻言,知道该自己出场了,上前一步道:
“我军现在兵员共计四万有余!”
“嚯……”
于岳一句话出口,堂下众将无不惊叹,这扩军的速度,也太快了……
堂下众将议论纷纷,几个月前,全军上下也才一万有余,现在已经快五万了……
这即便是朝廷出皇榜征兵,恐怕也没有这么快的速度吧
众人的惊讶在于岳的意料之中,他并未理会,而是继续道:
“其中步卒共计三万五千,太原城内两万五千,京兆府五千,忻州城并朔州城雁门关五千,”
“另五千马军”
“现在根据将军的军令,为了调配统一,将兵员整编……”
“太原城内两万五千兵勇统归镇朔军节制,混编十军,分属左右两厢,每厢各五军!”
于岳话一出口,惊的整个正堂所有人差点没跳起来!
众将之间窃窃私语之声,瞬间在正堂上嗡嗡作响!
这放眼全大宋,甚至就算全国最精锐的“上四军”,也不过就是左右两厢各三军
这么算来,就是编制最富裕的“捧日”一类的精锐,也才领两厢军,每厢三军,一共才下辖六军……
现在镇朔军一编,就编出来十个满编军……
不要说当今天下,就是放在整个大宋的历史上,也不曾有一直军有如此编制……
贺烽麾下的镇朔军,明显已经严重超编了!
不用说朝廷重文抑武,最怕武将手中兵权过盛,
就是放在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一支军中有如此多的兵员混编混练,也绝对没有过!
本来在贺烽的调教之下,镇朔军的单兵素质,就已经远胜其他朝廷的禁军,如今兵员规模上又远超禁军编制数倍
虽无标榜,但镇朔军此时,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军”!
贺烽看着堂下众将议论纷纷,坦言道:
“有什么话,就直接说!……”
贺烽最烦在下面开小会的,索性直言斥责众人
……
见贺烽都说话了,下面的一干将佐瞬间安静了
半晌,张德柱颤颤巍巍的上前一步,装模作样的一拱手:
“将军……”
贺烽看着张德柱这副装出来的恭敬,心里就一肚子火,顺手就拿起手边一本账册砸了过去!
“你他娘的!说话!装什么装!……”
贺烽一句话,逗笑了整个大堂的人,
刚刚被于岳惊出的一阵波澜,被贺烽一句笑骂,瞬间扫的烟消云散
“闭嘴!闭嘴!笑什么笑……”
张德柱见自己的窘迫被身边人取笑,一脸的尴尬,拱手道:
“将军,即便是上四军中的捧日之类的精锐,也才一厢三军,左右两厢加起来六军……”
贺烽知道张德柱担心什么,摆摆手打断了他
要说别人,贺烽尚且不知道对方心中所想,
但要说张德柱,贺烽绝对放一百个心,这小子唯一的缺点就是憨傻,
但要说对自己的拥护和一颗滚烫的忠心,放眼全军乃至全天下,绝找不出来第二个
贺烽顺着张德柱的话茬跟众人解释道:
“大家想必也知道,朝廷授我镇朔将军,意在振抚朔方,安定边陲……”
“可现在金人咄咄逼人,那西夏人也蠢蠢欲动,强敌环伺,狼子野心,可昭日月!……”
……
贺烽话一出口,于岳疯了似的一个劲的给贺烽使眼色
贺烽看到于岳的意思不善,投去一个疑惑的眼神询问,就听见于岳在一旁小心翼翼的提醒:
“这个地方不能用‘可昭日月’……”
这下尴尬的轮到贺烽了……贺烽此时再看向堂下众将,个个憋笑已经憋的面红耳赤,只有不通文墨的张德柱一类人,不明所以的看着身边人疑惑……
……
这一刻,尴尬的贺烽面红耳赤……
“哎呀!……想笑就笑吧!”
贺烽尴尬的一张大红脸,索性破罐子破摔!也不装了……
贺烽话一出口,众将知道自己失了态,纷纷欠身拱手道:
“末将……失礼……”
言语间能看得出,这些人已经马上就要憋不住笑……
姿态恭敬,言语尊敬,但仍盖不住众将那几近狂笑的神情……
看到这,于岳赶忙上前解围:
“好了!说正事!”
众将闻言,赶紧正了正神色,就听于岳继续安排道:
“按将军令!”
“镇朔军左厢一军,军都指挥使,张德柱!”
张德柱闻言,踌躇志满的上前一步,恭敬的拱手一礼:
“末将,领命!”
“镇朔军左厢二军,军都指挥使,李德忠!暂由一军军都指挥使张德柱代管!”
张德柱闻言,脸上填了一丝忧虑心疼,更多的是感动,上前一步恭敬的拱手又是一礼:
“末将,代李德忠……领命!”
张德柱强忍着眼眶中的冲动,以最快的速度退回本位
他知道贺烽不会忘记李德忠,不会忘记这一众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兄弟
回想起贺烽当初还是自己的都头,一众几十个人在山林间穿梭的日子……
张德柱最终还是没能忍住自己的本能,为了不至让人看见,他躲在人群之后,把头埋的老低,
“左厢三军……”
“左厢四军……”
于岳按照贺烽的军令,宣读着番号编制和人员任命,可此时张德柱的心里,只有贺烽,李德忠与自己间这难以割舍的情意……
张德柱忍不住在人群的深处哭泣,躲在人群中隐藏自己的身形,殊不知,这一切,都看在贺烽的眼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