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天津卫,大沽口码头。
这里是大宁帝国北方最重要、最繁忙的港口,是京城连接海内外的咽喉要道。
每日里,数以百计的漕船、商船、渔船在此停靠,码头上,永远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
然而,今日的码头,却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诡异的寂静。
数以万计的百姓、商贾、船工,以及闻讯赶来的天津卫各级官吏,都自发地聚集在码头之上,将偌大的港口,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没有喧哗,没有叫卖,只是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东方那片一望无际的、蔚蓝色的海面。
他们的脸上,带着各种复杂的神情:有好奇,有期待,有怀疑,但更多的是一种即将见证奇迹的、难以抑制的激动。
因为一个足以颠覆他们数百年航海认知的消息,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传遍了整个天津卫——
“听说了吗?青石县张家,造出了一艘‘不用帆,不靠桨,能自己冒烟跑’的神船!”
“何止是能自己跑!我那在江南做生意的朋友,亲眼所见!那船,逆流而上,速度比顺风的快船还要快上三倍!”
“不可能吧?船不靠风帆和人力,如何能在水上行进?莫不是……用了什么妖法?”
“是不是妖法,今日便知分晓!听说那神船,今日午时,便会抵达咱们大沽口!”
在人群的最前方,天津卫的最高长官,天津知府孙绍,正带着一众属官,站在临时搭建的观景高台之上。
孙知府年过五旬,是个务实沉稳的能臣。对于这个传得神乎其神的“龙舟”,他同样是半信半疑。
他看了一眼身旁,一个由工部特派而来,负责记录此事的年轻官员,皱眉问道:“王主事,此事……当真?那张家,当真造出了无需风帆便能日行千里的海船?”
那王主事,恰好是格物院的毕业生,对张家的技术充满了盲目的信心。他挺直了胸膛,骄傲地回道:“回府台大人,千真万确!此船,名为‘龙舟一号’,乃是以家师张公发明的‘蒸汽机’为动力,其力之大,远非风帆人力可比!逆风逆水,如履平地!”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翘首以盼之际。
海平面的尽头,一个小小的黑点,悄然出现。
“来了!快看!那是什么!”
不知是谁,第一个发出了惊呼。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那个黑点所吸引。
黑点由远及近,它的轮廓,也越来越清晰。
人们看清了,那是一艘船。
一艘他们从未见过的、造型极其古怪的船!
它没有高耸的桅杆,没有悬挂的巨帆。
它的船身,似乎是由某种泛着金属光泽的坚硬木料(铁桦木)混合着铁皮打造而成,显得异常的坚固与沉重。
而在它船身的中央,一根高高耸立的、巨大的黑色铁皮烟囱,正源源不断地向天空,喷吐着滚滚的白色蒸汽,像是一头正在呼吸的、苏醒的巨兽。
最让在场所有老船工都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它行进的方式!
今日,海上无风,所有的帆船都只能停在远海,等待风起。
可这艘怪船,却在平静如镜的海面上,劈开了一道长长的、白色的浪花,以一种恒定的、无可阻挡的姿态,径直向着码头,飞速驶来!
在它的船尾两侧,两个巨大的、如同风车般的轮子(明轮),正在飞速地转动着,搅动着海水,发出“哗啦、哗啦”的巨大声响,为这艘巨兽,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强劲的动力!
“天呐……它……它真的在自己跑!”
“看那速度!我的老天爷!比咱们卫所最快的巡海快船,还要快上一倍不止!”
“那……那是什么妖法?是水怪在推着它吗?”
码头上,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哗然与惊叹!
所有人都被眼前这违背了他们毕生常识的景象,给彻底震撼了!
他们揉着自己的眼睛,以为自己是在白日做梦。
可那越来越近的巨大船身,那越来越响亮的蒸汽轰鸣声,那扑面而来的、被浪花带起的水汽,都在清晰地告诉他们——这不是梦!这是一个真实发生在眼前的、颠覆时代的神迹!
天津知府孙绍,手中的茶杯,“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他却浑然不觉。
他的嘴巴,张得大大的,足以塞进一个鸡蛋。他指着那艘越来越近的“龙舟一号”,声音都因为激动而变了调。
“快……快去禀报京城!不!用八百里加急!告诉陛下!龙舟……龙舟抵津!大宁……大宁水师,自此,可纵横四海,无敌于天下了!”
……
“轰——”
伴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长鸣,“龙舟一号”,稳稳地停靠在了大沽口码头最显眼的泊位上。
当张家的商业总管,张大山次子张石头,一身锦衣,面带微笑地从舷梯上走下来时。
整个码头,瞬间沸腾了!
无数的商贾,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蜂拥而上,将张石头和他的随从们,围得水泄不通。
“张二公子!张东家!我乃江南王氏布行的总掌柜!我愿出十万两!包下贵商会未来一年,从江南到天津的所有运力!”
“王掌柜,你太小家子气了!张二公子!我是两淮盐商总会的孙会长!我出五十万两!只要贵宝船,能帮我们运盐!价钱好商量!”
“滚开!都滚开!张二公子!小人是东洋来的使节,我……我们天皇陛下,愿……愿用三座银山,求购……求购贵国此等神船的……图纸!”
这些在各自领域呼风唤-雨的商界巨头和外国使节,此刻,全都放下了身段,像一群最狂热的信徒,争抢着那一份来自新时代的“船票”。
他们比谁都清楚,这艘船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航运的成本,将被极大地降低!航运的时间,将被极大地缩短!航运的风险,也将被降到最低!
谁能掌握这种运力,谁就掌握了未来商业的命脉!
张石头看着眼前这疯狂的景象,脸上始终保持着从容的微笑。
他知道,这艘船,带到天津的,不仅仅是货物。
它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商业秩序,一个由他张家,由青石商会,来制定规则的全新时代!
……
三天后。
这个消息,连同无数官员、商贾、使节的亲笔信函和加急奏报,一同被送到了京城,摆在了皇帝宁宣宗的龙案之上。
宁宣宗看着手中那份由天津知府孙绍亲笔绘制的、“龙舟一号”的画像,以及信中所描述的、那令人心神激荡的场景,他激动得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最终,仰天大笑!
“好!好啊!好一个张家!好一个‘龙舟一号’!”
“海洋上,又有这‘龙舟宝船’,纵横四海!”
“张家,真乃我大宁之国运所系也!”
他当即下旨。
“传旨!”
“命其‘龙舟一号’,即刻起,编入我大宁皇家水师序列,作为水师旗舰!”
“命张家,即刻成立‘皇家船舶总营造司’!朕要他们,在三年之内,为我大宁,再造出十艘此等龙舟!”
“朕要我大宁的龙旗,插遍这世间,每一片已知的,和未知的海疆!”
这道充满了雄心壮志的圣旨,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
“龙舟”之名,第一次,正式地,响彻了帝国的权力中枢。
所有人都知道,张家,这个总能创造奇迹的家族,又一次,用一种谁也想不到的、震撼人心的方式,向全天下,宣告了他们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