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483章 新旧之争,暗流涌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3章 新旧之争,暗流涌动

张小山在翰林院的那一场“道器之辩”,和他父亲张大山在“乔迁宴”上的那一番“种粮之说”。

如同两股东风,彻底吹散了京城权贵们,对“青石张家”的最后一丝轻视。

他们所代表的“青石之学”,也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可和推崇。

张府,也因此,成了京城里一个极其特殊的新兴政治与学术中心。

每日里,前来拜访的官员、学者、商人,络绎不绝。

一个以张家为核心,以工部尚书刘庸、南阳知府孙敬明等技术官僚为骨干,以“青石商会”为经济基础的全新“改革派”联盟,已然雏形初现。

他们知道,想要真正地,将那“格物兴邦”的理想变为现实。

就必须,向这个帝国肌体之上,那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顽疾,发起挑战。

这日,张府书房。

一场小型的、但与会者身份都极不寻常的会议,正在召开。

张大山、张小山父子,工部尚书刘庸,以及几位同样思想开明、在朝中身居要职的侍郎,都位列其中。

他们要商议的,便是这个新联盟的、第一个政治议案。

“诸位大人,”小山摊开一张巨大的地图,上面,不仅有山川河流,更标注着各州府的物产和商路。

“我大宁朝,看似一统,实则……处处皆有壁垒。”

“就拿这最简单的‘度量衡’来说。”

“南方的尺,比北方的要短上半寸。”

“江南的斤,十六两一斤。到了关中,却又是十四两一斤。”

“这导致了,咱们的商贸,在跨州越府之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换算,极易出错,也极易被那些奸商和胥吏,从中上下其手,盘剥牟利。”

他又拿出几枚成色、重量都各不相同的银锭。

“再说这‘币制’。”

“我朝虽以银为本,可这银子的成色、形制,各州府,甚至是各家大的钱庄,都各自为政,标准不一。”

“百姓和小商户,在交易之时,往往要为这‘成色’和‘火耗’,凭空多付出许多的血汗钱。”

“此二者,已成为严重阻碍我大宁商贸流通、国库增收的巨大顽疾。”

“故,小子斗胆提议。”

他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

“咱们的第一个议案,便是——请求陛下,下旨,统一度量衡,规范新币制。”

这个议案,石破天惊。

它要动的,是这个帝国,流传了上千年的规则。

它要挑战的,是无数地方豪绅、官僚、大钱庄,赖以为生的……根本利益。

在场的刘庸等重臣,都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他们知道,此事之难,难于上青天。

张大山,却缓缓地点了点头。

“不破不立。”

“此事,当行。”

几日后,早朝之上。

张小山,亲自将这份联合了数位大臣署名的、关于“统一度量衡,规范新币制”的万言奏章,呈献给了皇帝。

奏章一出,整个太和殿,瞬间便炸开了锅。

那些以旧勋贵和保守派文官为首的“旧势力”,立刻便嗅到了其中那浓烈的、威胁的味道。

一位白发苍苍的宗室王爷,第一个出列反对。

“陛下,万万不可。”

“度量衡乃祖宗之法,历经数朝,早已深入人心,岂可随意更动?”

“此举,必将导致天下大乱,民心不稳啊。”

另一位御史也跟着上奏。

“是啊陛下,况且,这重新铸币,统一度量,需耗费的人力物力,将是天文数字。”

“如今黄河大工未毕,国库本就紧张,若再行此事,恐有动摇国本之危。”

他们的话,引来了大半个朝堂的附和。

他们将此事,上升到了“违背祖宗”、“天下大乱”的高度。

而以刘庸为首的改革派,则据理力争。

“陛下,祖宗之法,亦需与时俱进。”

“如今海运大开,商贸日兴,旧有的度量衡,已严重束缚了我朝的经济。”

“此举,虽短期内耗费巨大,但长远来看,乃是利国利民、可保我朝百年商税稳固增长之大计。”

双方,在朝堂之上,吵得是不可开交。

龙椅上的皇帝,也同样陷入了两难。

他自然知道,小山的这个提议,是真正能强国富民的好策略。

可他也同样清楚,这个策略,所要面临的阻力,是何等的巨大。

最终,他选择了暂时的妥协。

“此事,干系重大,众卿,再议。”

退朝之后。

一场针对张家和整个“改革派”的、无声的、更加阴险的暗流,开始在京城,疯狂地涌动。

他们不敢再在朝堂上,公然反对。

便开始在暗地里,使出各种下作的手段。

有御史,开始弹劾“青石商会”,在与番商的贸易中,有“私相授受、出卖国利”之嫌。

有流言,开始在市井之中,传播张大山那些“奇技淫巧”,乃是“妖道之术”,其心叵测。

甚至,还有人,开始暗中调查张家所有产业的账目,企图从中,找出哪怕一丝一毫的“偷税漏税”的把柄。

一时间,整个京城,都变得风声鹤唳。

张府,书房。

石头、小山、周文轩等人,将这些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充满了恶意的“暗流”,一一向张大山做了汇报。

张大山的脸上,却依旧平静。

“看来,咱们,是真正地,动到他们的命根子了。”

他缓缓地说道。

“他们,也开始急了。”

“爹,那咱们,该如何应对?”石头问道。

张大山走到那副巨大的《大宁全舆图》前。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广袤的、富庶的江南。

“他们想跟咱们斗账目,斗规矩。”

“那咱们,就干脆,跳出这棋盘。”

“去一个,他们所有人的手,都伸不到那么长的地方。”

“去一个,能让咱们的‘格物之学’,发挥出最大威力的地方。”

“也去一个,能让圣上,看到咱们无可替代的价值的地方。”

他转过身,看着自己的儿子们。

“咱们,去造一样,他们所有人都无法拒绝的……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