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555章 铁路沿线,新城林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55章 铁路沿线,新城林立

如果说“新式钢厂”的沿线崛起是从“生产力”的宏观层面改变了帝国的格局,那么随之而来的则是更为深刻的、从“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对这片古老的土地进行的彻底重塑。

其最直观的体现便是——一座座前所未有的、完全服务于工业与铁路的“新城”,在北境那苍茫的原野之上拔地而起,星罗棋布。

……

“黑山口”,这个曾经因为地处偏僻、矿产贫瘠而被世人遗忘的无名小镇,在“皇家第一钢轨厂”落户的短短半年之内便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

过去这里只有几十户以打猎和采集为生的山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而现在这里的人口已经暴涨到了……五万!

王二狗,曾经就是这几十户山民中的一员。他的人生,本该像他的祖辈一样,在这片贫瘠的山林里,默默无闻地出生,再默默无闻地死去。可那条黑色的“铁龙”来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轰鸣的机器,推平了他家那几间破旧的茅草屋。

作为补偿,官府给了他一笔他这辈子都没见过的巨款——整整十两银子,以及一个承诺:他和他的家人,可以搬进那座正在拔地而起的新城,成为一名光荣的……工人。

起初,王二狗的心里,是充满了恐惧与抗拒的。他害怕那座喷吐着火焰与浓烟的巨大工厂,更害怕那种,被圈禁在一方小小的“宿舍楼”里,再也无法自由自在地,在山林里奔跑的日子。

可当他第一次领到他作为一名“学徒工”的、第一个月的薪水时,他彻底被震撼了。

整整一吊,沉甸甸的铜钱!足足一千文!比他过去辛辛苦苦打猎一年所能换回的钱还要多!

他第一次为自己的妻儿买回了一整只肥硕的烧鸡。看着孩子们那狼吞虎咽的、充满了幸福的模样,他知道,一个全新的世界已经向他敞开了大门。

以那座日夜不息、喷吐着火焰与浓烟的钢轨厂为中心,一座崭新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市镇如同一朵绽放的钢铁之花在此盛开。

这里没有传统县城那种高大厚重的城墙,取而代之的是规划得井井有条的、纵横交错的、由水泥硬化而成的宽阔街道。

街道的两侧不再是低矮的茅草屋,而是一排排由红砖和预制板搭建而成的、整齐划一的二层“民舍”。

每到清晨卯时伴随着工厂那悠长的汽笛声,成千上万名穿着统一蓝色工装的年轻工人便会从这些民舍里精神抖擞地涌出。他们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的身份是这个时代最令人羡慕的——大宁皇家钢厂的……正式工匠!

他们走进各自的车间站在那轰鸣作响的机器旁,开始一天紧张而又充实的工作。

他们的工作或许是重复而又单调的,但他们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麻木,反而洋溢着一种对未来的、充满了希望的光芒。

因为在这里他们不仅能领到足以让一家人吃饱穿暖甚至还能有所结余的丰厚薪水,他们还能享受到过去只有城里老爷们才能享受到的生活!

——在小镇的中心一座由青石商会开设的“大伙房”,每日三餐为他们提供着热气腾腾的、有肉有菜的饭食,价格极其低廉。

王二狗最喜欢的,便是那一大碗只需要三个铜板的、肉块硕大的芋头炖肉,配上两个不要钱的、雪白的大馒头,足以让他干上一整天的重活都不觉得累!

——伙房的旁边是一座新开的瓦舍。结束了一天的劳作之后工人们可以来这里喝上一杯廉价的“二锅头”,听评书先生讲一段《张家将演义》的最新章节,或是在一旁喧闹的双陆桌上,与工友们掷骰对弈,博个痛快。

——甚至还有一座专门为工人们的子女开办的“工匠子弟义塾”!由格物院派来的老师免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学习基础的算学和格物知识。

王二狗的儿子狗蛋如今已经能用那稚嫩的笔迹写出自己的名字和一百以内所有的数字。

每一次当他看到儿子那张因为答对了一道算术题而被先生奖励了一颗糖果的、充满了骄傲的小脸时,王二狗这个粗糙的汉子都会忍不住红了眼眶。

在这里一个孩子的未来将不再由他的出身所决定,而是由他能在这所学塾里学到多少知识所决定!他将来或许能成为一名更高级的技工一名工程师,甚至-是成为一名像张家公子们那样可以改变世界的……大人物!

这种看得见也摸得着的“希望”,是这片土地上数千年来从未有过的东西!它比任何的说教和律法都更能凝聚人心!

而这样的“新城”在“京北铁路”沿线并非个例。

——在“黑水河精密机械厂”的旁边,一座以“工程师”和“高级技工”为主要居民的“格物新镇”悄然兴起。

这里的建筑更加精美甚至还带有一个小小的、种满了花草的公园。镇上有格物院开设的书店,有最新的《格物简帖》可以取阅,充满了浓厚的学术与技术风气。

——而在那个靠近草原的“北方第一毛纺厂”附近,一座充满了异域风情的“边贸新城”更是以惊人的速度繁荣了起来。

巴图,一个来自草原深处“黑狼”部落的百夫长,第一次踏入这座新城时,他和他身后的族人,都被眼前这如同“神迹”般的景象给彻底惊呆了。

无数的草原部落被这里物美价廉的商品和公平的贸易环境所吸引,开始在城外搭建起连绵不绝的毡房。

他们将自家的牛羊赶到城里的“牲畜交易市场”,再从城里的“青石百货”买回他们梦寐以求的丝绸、茶叶、瓷器以及……那些能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夜里醉生梦死的烈酒。

巴图只用了十只肥羊就换回了一口比他过去用一整匹最好的战马才能换回的铁锅还要更大、更厚实的“青石铁锅”!他还只用了一张狼皮就换回了足以让整个部落吃上整整一个冬天的……雪白的精盐!

汉人的工匠与草原的牧民在这里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和平地生活在了一起。

他们或许语言不通习俗不同,但在“商业”这个最好的黏合剂的作用下,他们开始尝试着去交流去理解去融合。

城里的酒馆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喝得满脸通红的汉人工人,正搂着一个同样醉醺醺的草原大汉的肩膀称兄道弟,用各自的家乡话吹着谁也听不懂的牛皮。城里的学堂里一个汉人的孩童和一个留着小辫子的牧民孩-童,正趴在同一张课桌上为了争论一道算术题的答案而吵得面红耳赤。

一种全新的、胡汉杂居、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边境新风,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悄然诞生。

京城,御书房。

皇帝宁宣宗看着手中那份由铁路总署左侍郎张小山呈报上来的、关于“京北铁路沿线新城建设规划”的报告,以及随信附上的、由画师绘制的一幅幅描绘着新城繁荣景象的图画,他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与感慨。

他知道自己正在见证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

铁路如同一件点石成金的仙家法宝,它所触及的地方便不再是贫瘠与荒凉,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工厂是繁荣的市镇是安居乐业的百姓是……一个强大帝国最坚实也最充满活力的根基!

他拿起朱笔在那份报告的末尾写下了一句充满了赞许与期盼的批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朕等着你张家将这繁荣的火种,沿着朕的铁轨撒遍我大宁的……每一寸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