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皇城之内,太庙。
这里,是整个大宁帝国最神圣、最庄严,也最不容侵犯的所在。
这里供奉着大宁王朝自开国太祖皇帝以来,历代先帝的神位灵牌。这里是帝国皇权的根基,是整个赵氏皇族血脉与荣耀的最终归宿。平
日里,这里永远是寂静的、肃穆的,除了皇室宗亲与专门负责祭祀的礼部官员,任何人都不得擅入。
但今天,这里却迎来了一场自开国以来,最为盛大,也最为荣耀的……献俘大典!
天色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在太庙那金色的琉璃瓦顶之上,给这座宏伟的建筑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广场之上,汉白玉铺就的地面被冲刷得一尘不染,两排身高体壮、身披金甲的御前禁卫,手持长戟,如同雕塑般肃立,金色的盔缨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平添了无尽的威严。
皇帝宁宣宗,身着一身只有在祭天和祭祖时才会穿戴的、最为隆重的十二章纹冕服,头戴十二旒冠冕,面容肃穆,立于太庙的正殿之前。
冕旒垂下的珠串,遮挡住了他部分的面容,却遮不住那双充满了帝王威仪和历史厚重感的深邃眼眸。
在他的身后,是太子、诸位皇子,以及所有在京的皇室宗亲。
他们一个个神情激动而又庄重,看着眼前这足以光耀赵氏门楣千秋的盛景,与有荣焉。再之后,则是以内阁首辅张小山与大元帅李严为首的、所有在此次北伐中立下功勋的文武百官与高级将领。
他们无一例外,尽皆身着最高等级的祭祀朝服,垂手而立,神情肃穆而又激动。
整个广场,鸦雀无声,只能听到那杆高高飘扬的大宁龙旗,在风中发出的“猎猎”声响。
“吉时已到……”
随着礼部尚书用一种悠长而又庄严的声调高声唱喏。
“献俘——!!!”
“咚!咚!咚!”
早已等候在午门之外的巨大战鼓,被十六名赤膊的、肌肉虬结的禁卫军力士同时擂响!沉闷的、充满了无上威严的鼓声,响彻了整个紫禁城!
在这鼓声之中,一支由“玄甲铁浮屠”亲自押送的、特殊的“囚徒”队伍,被缓缓地带了上来。
走在最前方的,是数十名身材高大的士兵,他们手中高举着一杆杆在此战中缴获的、属于北蛮各大部落的战旗。
那些曾经在草原上迎风招展,象征着桀骜不驯的狼头大旗,此刻都如同被拔了牙的老虎,无力地垂着头,被当作战利品,呈现在了这里。
紧随其后的,是上百名曾经不可一世的蛮族王爷、部落首领,以及金帐王庭的核心贵族。
他们尽皆被剃去了象征着草原男人尊严的发辫,穿着肮脏的囚服,手脚之上戴着沉重的镣铐,在士兵的推搡之下,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他们的脸上再无半分的凶悍,只剩下如同行尸走肉般的麻木与恐惧。
而在囚徒队伍的最后,那个曾经让整个帝国都为之忌惮的草原狼王博尔忽,被装在一辆木制的、狭小的囚车之中,被缓缓地推到了太庙殿前的广场中央。
他被强行拖拽出囚车,被两名“玄甲铁浮屠”如同按住一头待宰的牲畜一般,死死地按跪在了地上!让他向着那座代表着他一生之敌的、庄严的宗庙,低下他那曾经高傲的头颅!
……
皇帝宁宣宗缓缓走上前。
他没有看地上的博尔忽一眼,他只是从身旁的大内总管李公公手中,接过了三支早已点燃的、长长的御用龙涎香。
他走到那座巨大的、青铜铸就的祭祀大鼎之前,对着太庙之内那无数的先祖灵位,恭恭敬敬地三鞠躬,随即,将手中的龙涎香稳稳地插入了香炉之中。
青烟袅袅升起,带着所有人的期盼,飘向了那冥冥之中的未知所在。
做完这一切,皇帝转过身,面向他的列祖列宗,用一种充满了无尽感慨与自豪的洪亮声音,开始了他的告祭。
“不肖子孙,大宁第七代皇帝,赵佶,谨以牲醴、战俘,敬告于太祖太宗及历代先帝之灵前!”
“自古,北境之患乃我中原心腹大疾!蛮族铁蹄屡屡南下,侵我疆土,屠我百姓,百余年间血债累累罄竹难书!”
“朕自登基之日起便日夜忧思寝食难安!誓要为我大宁为我万民拔除此獠永绝后患!”
“今幸得上天垂怜祖宗庇佑!朕得能臣干吏,寻格物之道,造神兵,铸利器!又有我大宁百万雄师浴血奋战忠勇无双!”
“于启元八年夏,于白狼原与北蛮伪汗博尔忽决一死战!”
“此战天兵天降一战功成!斩敌酋破敌阵俘敌兵缴获无数!如今罪首博尔忽及其核心党羽已尽数在此!北境万里已然平定!”
“朕今日特举行献俘大典,以敌酋之血以伪汗之首来祭奠我大宁历代先祖之英灵!来告慰我北境所有惨死于蛮族屠刀之下的忠魂!”
“朕幸不辱使命!望我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说完,他再次对着太庙深深一躬!在他身后,所有文武百官亦同时躬身下拜!山呼海啸般的“吾皇圣明,告慰先祖”之声,响彻了整个广场!
……
仪式进行到了最后一项。
皇帝缓缓地走到了跪在地上的博尔忽面前。他看着这个曾经与自己在棋盘的两端进行着殊死搏斗的对手,眼中没有胜利者的炫耀,只有帝王对一个败亡枭雄的最后审判。
“博尔忽。”皇帝的声音平静无波,“你还有何话可说?”
博尔忽缓缓地抬起了头。他看着眼前这个彻底击败了他的中原帝王,惨然一笑。
“我无话可说。我只恨长生天不公,它为何将那毁天灭地的‘妖法’,赐予了你大宁,而不是我。”
皇帝摇了摇头:“那不是妖法,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只可惜,你看不到了。”
他不再多言,对着身旁的行刑官,轻轻地挥了挥手。
“时辰已到。行刑。”
行刑官手起刀落。
一颗曾经充满了野心与智慧的头颅,冲天而起!滚烫的鲜血,喷涌而出,溅洒在了太庙之前那冰冷的汉白玉台阶之上。
……
当博尔忽的头颅被高高挂起,示众三军之时,整个广场再次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
皇帝宁宣宗缓缓地转过身,他再次望向那座云雾缭绕的太庙,望向他那无数的、正在天上注视着他的先祖。
宁宣宗知道,从今天起,他将不再仅仅是一个守成之君,他将成为一个足以与开国太祖比肩的……开拓之皇!他为这个帝国,赢回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百年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