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584章 边关永固,百年之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84章 边关永固,百年之功

白狼原的硝烟,早已散尽。但那场惊天动地的大决战,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却如同一场永不停歇的春雨,在接下来的数年之间,无声地,滋润着整个大宁帝国的北方疆域。

曾经,这里是帝国最敏感、最脆弱的伤口,是风沙、贫瘠、与无休止的战争的代名词。而现在,这里,却变成了一片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的……热土。

……

变化一:永固的边关,流动的长城。

“征北线”铁路,这条在战火中诞生的钢铁巨龙,在战后非但没有停下它延伸的脚步,反而以一种更为迅猛的姿态,向着草原的更深处咆哮而去!它的终点没有停在狼居胥山,而是,一路向北,再向北!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竟奇迹般地抵达了那片被称之为“北海”的、传说中的淡水之畔!

铁路,如同一根巨大的、坚不可摧的“定海神针”,将这片广袤无垠的、曾经桀骜不驯的漠北之地,牢牢地钉在了大宁帝国的版图之上!而沿着这条数千里长的铁路线,一座座崭新的、以“军屯”与“商贸”为核心的“铁路新城”,星罗棋布地拔地而起。

——“镇北城”、“怀远城”、“安西城”……

这些新城,不仅是繁荣的商业中心,更是坚固的军事堡垒!城内有宽阔的兵营,有巨大的武库,有高耸的烽火台。城外则是成片成片的、由驻屯的士兵开垦出的万顷良田!他们春种秋收,闲时为农。一旦有警,便可立刻披甲执锐,登上火车,在一日之内抵达边境的任何一个角落!

年轻的屯军百夫长王二狗,如今再也不用像他的父辈那样,蜷缩在阴冷潮湿的土堡里,时刻担心着不知何时会从地平线上冒出来的蛮族骑兵。他现在住的是用“安国公”发明的改良土坯建造的、冬暖夏凉的营房。每日清晨,他会先带领手下的士兵,去城外那片用曲辕犁开垦出来的田地里劳作一个时辰。然后,再去靶场,练习他那支能精准命中三百步外草人的“神机步枪”。

到了下午,他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站在城头,看着那钢铁巨龙般的火车,在一声悠长的汽笛声中,满载着南方的丝绸、茶叶和各种新奇的工业品,缓缓驶入车站。又在傍晚时分,满载着草原的皮毛、矿石和牛羊,向着内地呼啸而去。他知道,只要这条铁路还在,只要他手中的步枪还在,这片土地,就永远姓“宁”。

这是一种全新的、更为高效的边防模式!——以铁路为骨,以新城为点,以军屯为基。一张覆盖了整个北境的、动态的、有生命的“立体防御网络”,彻底取代了那道古老而又笨重的万里长城。从此,大宁的边关固若金汤,再无外患之忧。

变化二:部落的消融,文明的同化。

那数十万被俘虏以及后续被拆分、被迁徙的草原部落,他们的命运也在这场时代的洪流之中走向了全新的方向。

一部分青壮劳力被送往了帝国南方的矿山和工坊。他们在那里或许会辛苦劳作一生,但他们的后代却有机会进入格物院的“学徒班”,学习一技之长,彻底摆脱他们父辈的命运。

而更多的老弱妇孺则被安置在了那些“铁路新城”的周围。他们放下了手中的弓箭,拿起了张家农具厂生产的“神钢”犁头。他们在汉人技术员的指导下,学习如何耕种,如何种植产量更高的牧草,如何为自家的牛羊防治瘟疫。

牧民巴图尔的儿子帖木儿,如今最大的愿望,不再是成为像他父亲那样能骑善射的勇士。而是,希望能考入安北城那座刚刚落成的“皇家蒙学”。因为他听去上学的孩子们说,在那里,不仅能学到神奇的方块字,能算出天上星星的数量。还能在冬天里,坐在温暖的、有玻璃窗户的教室里,吃上热乎乎的、由一种叫“土豆”的神奇作物做成的午饭。

他的姐姐,则迷上了从南边运来的、由安国公家长女花儿的布坊织出的“提花布”。她用自己放羊积攒的钱,买了一小块,小心翼翼地给自己做了一条头巾。那素雅的、带着水波纹的图案,让她觉得自己比部落里最美的姑娘还要好看。

或许,一两代人之内,他们还无法完全忘记自己身上流淌着草原的血液。但,所有人都知道,再过三代、五代……这片土地上将再无所谓的“蛮族”与“汉人”,只有一群说着同样的话、写着同样的字、认同着同一种文明的……大宁子民!这,是一种比任何战争与屠杀,都更为彻底,也更为高明的……征服!

变化三:不世之-功,名垂青史!

大宁启元十年,冬。京城,紫禁城,御书房。

皇帝宁宣宗看着手中那份由内阁与兵部联合呈报上来的《北境十年发展总纲》,看着上面那一个个代表着人口增长、贸易繁荣、税收暴涨的喜人数字,他那张已经因为岁月而留下了不少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无比欣慰也无比自豪的笑容。

他知道,他做到了。他完成了他所有的父辈都未曾完成的旷世伟业!

他缓缓地站起身,走到了那副巨大的舆图之前。他的目光扫过那片广袤的、如今已是新城林立、工厂遍地的北方疆域,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感慨。

他想起了,十年前,那个在大殿之上侃侃而谈,提出“以铁路断其后路”之策的年轻人。他想起了,那个在绝境之中临危受命,立下“不过黄河,提头来见”军令状的年轻人。他想起了,那个在军器监内一锤便砸断了帝国百年骄傲的年轻人。他更想起了,那个虽然从未在朝堂之上露过几次面,却如同一个隐藏在幕后的棋手,一次又一次地为他、为这个帝国拿出足以改变世界的神奇“格物”的……布衣国公。

“张家……”皇帝喃喃自语,“真乃朕之、国之、天赐之麒麟也。”

他知道,没有张家就没有“格物之学”,没有“格物之学”就没有这足以改变时代的一切。而他这位帝王所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便是……在那个微不足道的开始,选择了毫无保留地去信任、去支持那个来自乡野的、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年轻人。

这份“君臣相知”的际遇,方才成就了今日这……边关永固,百年之功!

他转过身,对着门外那轮正在缓缓升起的朝阳负手而立。他的背影不再孤寂,因为他知道,在他的身后,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的、统一的、再无外患之忧的……日不落帝国!而他,便是这个伟大帝国当之无愧的……中兴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