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安排妥当,打发了下人下去吃年夜饭,一家人才坐下来好好吃饭。
沈大山作为一家之主,首先举杯,看着围坐在一起的一大家子,“今年,咱们经历了太多事,好在都过去了!日子越来越好,都是大家都功劳!来!为了咱们这个家,为了咱明年更好的日子,干杯!”
“干杯!”所有人都举起了手里的杯子,清脆的碰撞声响起。
大人们杯子里的是酒,孩子们杯子里的却不是。
常喜尝了啜了一口杯子里橙黄的果汁,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娘!这个叫果汁的东西酸酸甜甜的,好好喝啊!”
“好喝你就多喝点,我这次买了不少回来,管够。”
孩子们对这新奇的味道完全没有抵抗力,不一会儿功夫,半坛子果汁就见底了。
还是细心的李采霞笑着按住再次想要倒果汁的巧月,“不能光喝果汁不吃饭,肚子里没东西可不行。”
几个端着杯子的孩子立马放下了杯子,拿起筷子去夹桌子上的菜。
沈大山夹起一块子鸡腿肉,放进常乐的碗里,“来常乐,多吃点,吃了鸡腿跑得快,明年长得更壮实!”
常乐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夹起鸡腿就美美咬了一大口,“吃了这鸡腿,我来年一定会长高!”
张氏笑着给常欢和常喜俩姐妹一人夹了一块子鱼肚子上的肉,“你们两个也要多吃点,你们娘说了,吃鱼聪明,对身体好。”
沈大福给巧月夹了一块子她最喜欢吃的猪头肉,“你也多吃点。”
沈安安看着这温馨的场面,忍不住嘴角带笑,张氏看了,给沈安安夹了一个肉丸子,“别光看着别人吃,你自己也要多吃点。”
酒过三巡,沈大山的目光慈爱地扫过长平、长顺和常乐,眼里是掩饰不住的骄傲,村子里谁有他这么大的福气,家里的小子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在念书。
他咂了一口小酒,语气温和地开口,“你们几个小子在裴家念书,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你们学得咋样?明年开春,县里那场童生试,你们有没有想去试一试?”
沈大山的话一出口,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三个孩子身上。
沈长平作为长孙,性子最为沉稳,他放下手中的筷子说道,“林先生前几日和我们谈过,说我们几个念书时日尚短,火候稍欠。不过先生也鼓励我们,说童生试首重基础,去亲身历练一番,感受一下考场的氛围,对以后的进益大有裨益。”
他的话说得谨慎周全,但眼里却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彩。
“我不想去,去了也考不上!”沈长顺声音有些急切的开口。
开什么玩笑,他念书念成啥样他自己心里清楚,让他去考童生,那不是去丢人嘛!
沈大旺板起了脸,“先生不是都说了吗,让你们去试试,长长见识积累经验,又不是让你一次就中!”
“是啊长顺哥,咱们一起去吧!咱们三个一起用功,互相考教功课,未必不就能中!咱们三个一起去,还能互相有个照应!”
一听常乐这么说,还要一起用功,长顺瞬间垮下了脸,他们两个这么厉害,先生天天夸,他可不是念书那块料。
沈大福笑着一拍大腿,满眼放光,“好啊!明年你们三个一块下场,考中了,那是给咱们沈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考不中,也不丢人,咱们继续念就是了!”
李采霞看着儿子,笑着鼓励,“别有太大负担,尽力就好。”
沈大旺更是直接对儿子说,“长顺,听见没,既然明年就要下场去试一试,那在家的这几天你也别往外疯跑了,多跟着长平和常乐在屋里看看书,温习温习功课!”
长顺的内心一片哀嚎,就放这么几天假,还不让休息,简直是没天理了!
“好了好了,孩子们都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看书用功!”张氏笑着开口。
“咚咚咚!”
外面一阵急促的铜锣声响起。
沈安安侧耳细听,眉头紧蹙,“外面是什么声音?”
沈大福立刻站了起来,“我出去看看!”
屋外,铜锣声、叫喊声似乎更近了些,还隐约夹杂着狗吠声,乱成一团。
不一会儿,堂屋的门被猛的推开,沈大福气喘吁吁跑了进来,脸上带着急色,“是赵里正!他正带着人敲着锣满村喊人呢!说是村南头那边不知怎么走了水,火看着还不小,正在召集人赶紧去救火呢!”
“什么?走水了?”沈大山连忙站了起来。
沈大旺也跟着站了起来,“村南头那一片房子连得紧,又是柴垛又是草棚的,要是烧起来可不得了!”
救火如救命,刻不容缓!
“老大、老二,你们赶紧带上家里的水桶和木盆,跟我一块去村东头帮忙!把阿大和阿二也叫上!”
沈大山父子三人二话不说,立刻行动起来。
女人们心都揪紧了。
张氏连忙双手合十,嘴里不住地念叨,“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千万别出事才好……”
父子几人很快拎着手里的水桶和木盆,朝着火光冲天的方向急奔而去。
起火的地方是村南头孙大金家的柴火垛,不知道是鞭炮溅入还是用火不慎,干燥的草遇火即燃,火借着风势,已然蹿起丈高,正凶猛地向着孙家的茅草屋蔓延而去。
赵里正嘶哑着喉咙,站在一旁指挥着,脸被火光映得通红,满是焦急地喊,“快!快提水!往房顶上泼!先拦住火头!你们几个,去隔壁几家,去把柴火垛扒开,别让火蔓延过去了!快!”
大家听着赵有礼的安排,自发排成长龙,从井里、河边接力传水。
一桶桶、一盆盆水泼向燃烧的火焰。
女人们在屋里终是不放心男人,一个个跑了出来。
现场一片狼藉,起火的柴草棚已经烧得差不多了,孙大金家的屋顶被烧去了大半,相邻的几户房屋墙壁被烧黑,好在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