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萱一声令下,孙贵妃迅速行动,带着人在后宫展开抓捕。很快,那些散布谣言的宫女太监就被带到了李萱面前。
“说,是谁指使你们散布这些谣言的?”李萱坐在主位上,目光冰冷地扫视着众人。
宫女太监们吓得瑟瑟发抖,其中一个胆小的宫女率先哭了出来:“娘娘饶命啊,是周妃娘娘让我们这么做的,她说只要我们照做,就会给我们好处。”
李萱冷笑一声:“果然又是她。周妃现在何处?”
“周妃娘娘还在自己宫中,娘娘饶命啊……”宫女哭着求饶。
李萱面色一沉:“来人,去把周妃给本宫带来。至于你们,竟敢听信他人指使,在后宫肆意造谣生事,杖责二十,以儆效尤。”
宫女太监们被拖下去行刑,惨叫声在后宫回荡。不多时,周妃被带到。
“皇后娘娘,您这是为何?为何要抓臣妾?”周妃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
李萱将信件扔到她面前:“周妃,你还敢狡辩?你与王大人勾结,意图陷害本宫和王爷,还在后宫散布谣言,证据确凿,你还有何话说?”
周妃看到信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但仍试图挣扎:“娘娘,这……这都是误会,臣妾……臣妾也是被王大人蛊惑。”
李萱心中厌恶至极:“哼,到现在还不承认?你身为嫔妃,不思为后宫安宁出力,却屡次参与阴谋,本宫岂能容你。即日起,褫夺你的妃位,贬为庶人,打入冷宫。”
周妃听后,瘫倒在地,哭喊道:“皇后娘娘,不要啊……”但李萱不为所动,命人将她拖走。
处理完后宫之事,李萱深知朱雄英那边肯定还在寻找朱棣的把柄,必须想办法应对。这时,朱棣进宫求见。
“母后,儿臣听说了后宫之事,您没事吧?”朱棣一脸关切地问道。
李萱微笑着说:“本宫没事,已经处理好了。只是朱雄英那边还在调查你封地产业,恐怕不会轻易放弃。”
朱棣微微皱眉:“儿臣也在想办法应对。对了,母后,儿臣此次进宫,还给您带来一人。”
说着,朱棣向殿外招手,宁王朱权走了进来。朱权恭敬地行礼:“见过皇后娘娘。”
李萱有些疑惑:“宁王这是?”
朱棣笑着解释道:“母后,朱权一向钦佩您的智慧和手段,愿意在后宫支持您。以后有朱权相助,母后在后宫行事也能多一份助力。”
李萱心中一喜:“如此甚好。宁王能支持本宫,本宫感激不尽。以后在后宫,还望宁王多多帮忙。”
朱权连忙说道:“娘娘客气了,能为娘娘效力,是臣弟的荣幸。”
而在朝堂上,朱元璋经过调查,掌握了王大人与后宫嫔妃勾结的确凿证据。早朝时,朱元璋面色阴沉地坐在龙椅上。
“吏部侍郎王大人,朕待你不薄,你为何与后宫嫔妃勾结,意图陷害燕王和皇后?”朱元璋怒声问道。
王大人吓得连忙跪地:“陛下,臣……臣一时糊涂,被奸人蒙蔽,还望陛下恕罪。”
朱元璋冷笑一声:“哼,一时糊涂?你身为朝廷命官,不思为国效力,却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罪不可赦。来人,将王大人革职查办,打入大牢,听候发落。”
王大人被拖下去,心中懊悔不已。支持王大人的大臣们纷纷噤声,不敢再多说什么。
退朝后,朱雄英得知王大人被抓,心中大惊。
“谋士,这可如何是好?王大人被抓,我们的计划恐怕要败露。”朱雄英焦急地说道。
谋士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殿下,事已至此,我们只能加快寻找朱棣偷税漏税关键证据的速度。只要能在陛下彻底查清王大人案件之前,拿出有力证据弹劾朱棣,或许还有转机。”
朱雄英咬咬牙:“好,立刻去办。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关键证据。”
不知朱雄英能否找到关键证据扳倒朱棣,朱棣和李萱又将如何应对朱雄英可能的最后一击,而宁王朱权又会在后宫发挥怎样的作用,大明王朝在这后宫朝堂波谲云诡、各方势力各施手段的时刻,局势愈发错综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朱雄英的谋士们日夜兼程,加大了对朱棣封地产业的调查力度。他们四处寻找与铁矿交易相关的人员,试图找到那缺失的关键证据——铁矿与外地商人交易的完整记录。
“大人,我们打听到,当时负责铁矿交易的一个伙计可能知道一些情况。只是这伙计已经离开铁矿,不知去向。”一名手下向谋士汇报。
谋士皱了皱眉:“继续找,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把他找出来。这伙计很可能掌握着能扳倒朱棣的关键证据。”
手下领命而去,继续在各地寻找那名伙计。
与此同时,朱棣也不敢松懈。他知道朱雄英不会轻易放弃,必定会想尽办法寻找证据。
“谋士,朱雄英肯定还在想办法找本王的把柄。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你去查查朱雄英在朝堂上还有哪些势力在支持他,我们也好提前应对。”朱棣说道。
谋士点头:“王爷放心,属下这就去查。只是,如今局势紧张,王爷在朝堂上也要小心行事,以免被朱雄英抓住把柄。”
朱棣微微点头:“本王知道。对了,让朱权在后宫多留意那些对母后不满的嫔妃,看看她们还有什么动作。”
而在后宫,宁王朱权开始发挥他的作用。他凭借自己的人脉和手段,暗中调查那些心怀不轨的嫔妃。
“娘娘,臣弟发现,虽然周妃已被打入冷宫,但仍有一些嫔妃与她暗中往来,似乎还在谋划着什么。”朱权向李萱汇报。
李萱微微皱眉:“这些人还真是不死心。宁王,你继续盯着,看看她们到底想干什么。一旦有确切消息,立刻告诉本宫。”
朱权点头:“是,娘娘。臣弟定会留意。”
在朝堂上,一些原本支持王大人的大臣,看到王大人被革职查办,心中开始动摇。他们担心自己会受到牵连,纷纷暗中寻找退路。
“大人,王大人已倒,我们会不会被牵连啊?”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问另一位大臣。
“我也担心此事。如今看来,我们不能再与朱雄英走得太近。得想办法向陛下表明我们的忠心,以免引火烧身。”另一位大臣说道。
于是,这些大臣开始在朝堂上刻意与朱雄英保持距离,同时寻找机会向朱元璋表忠心。
朱雄英察觉到了这些大臣的变化,心中十分恼火。
“哼,这些墙头草,看到王大人倒了,就想撇清关系。等本太孙扳倒朱棣,看他们还敢不敢这样。”朱雄英气愤地说道。
谋士劝说道:“殿下,此时不宜动怒。我们还是要专注于寻找证据。只要能拿出确凿证据弹劾朱棣,这些大臣自然会重新靠拢过来。”
朱雄英微微点头:“你说得对。只是,那关键证据到底在哪里呢?”
不知朱雄英的谋士能否找到那名关键伙计,从而获取扳倒朱棣的证据,朱棣又能否成功查出朱雄英在朝堂上的支持势力并加以应对,而后宫那些嫔妃又会在周妃的影响下谋划出什么新的阴谋,大明王朝在这朝堂风云突变、后宫暗战升级的时刻,局势愈发紧张,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席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