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心急如焚,谋士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分头行动。他先去联络那些曾与朱棣一同处理北方事务的大臣和将领。
“大人,如今王爷深陷困境,急需您出面作证,证明王爷与北方部落往来是为了大明边境安稳。王爷一向忠心耿耿,还望大人施以援手。”谋士诚恳地对一位大臣说道。
这位大臣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王爷的为人,我自然清楚。只是此事关乎重大,我需谨慎行事。若没有确凿证据,贸然出面,恐引火烧身。”
谋士赶忙说道:“大人放心,王爷定会找到足够证据自证清白。而且,王爷对大人一向敬重,此次若能渡过难关,必定不会忘记大人的恩情。”
大臣权衡利弊后,点头道:“好吧,我愿意出面作证。但你要尽快找到其他证据,确保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另一拨人在全力调查伪造信件的来历。他们四处打听,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终于,从一个小混混口中得知,近期有几个神秘人在找擅长伪造书信的高手,还出了高价。
“大人,我们顺着线索查下去,发现这些神秘人似乎与东宫有关。很有可能就是朱雄英的人在背后指使伪造信件。”手下兴奋地向谋士汇报。
谋士眼睛一亮:“继续深挖,一定要找到确凿证据,证明是朱雄英伪造信件陷害王爷。”
而在后宫,李萱得知了朝堂上的变故。
“这个朱雄英,竟敢再次陷害王爷。不行,本宫不能坐视不管。”李萱在宫中来回踱步,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
“娘娘,如今王爷只有三日时间证明自己的清白,我们该怎么办?”孙贵妃焦急地问道。
李萱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孙贵妃,你立刻去联络支持本宫的大臣,让他们在朝堂上为王爷说话,给王爷争取更多时间。同时,本宫也进宫面见陛下,向陛下陈明利害。”
孙贵妃点头:“是,娘娘,臣妾这就去办。”
李萱整理了一下衣装,匆匆进宫求见朱元璋。
“陛下,臣妾恳请陛下明察,燕王对陛下和大明忠心耿耿,定不会做出私自与北方部落通商谋取私利之事。这其中必有误会,还望陛下给燕王更多时间查明真相。”李萱跪在地上,诚恳地说道。
朱元璋看着李萱,微微叹气:“皇后,朕也希望这是误会。只是如今证据摆在眼前,朕不得不慎重对待。朕已给了朱棣三日时间,若他拿不出证据,朕也无法袒护他。”
李萱心中一紧:“陛下,燕王做事向来谨慎,与北方部落往来皆有记录。想必是有人蓄意陷害,伪造证据。陛下若此时仓促定案,恐寒了忠臣之心。”
朱元璋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皇后所言也有道理。朕可以再给朱棣一些时间,但他必须尽快拿出证据。”
李萱心中一喜:“多谢陛下。臣妾相信燕王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从宫中出来,李萱立刻让人将消息传给朱棣,让他抓紧时间寻找证据。
而在东宫,朱雄英得知李萱进宫为朱棣求情,心中十分恼火。
“这个李萱,总是坏本太孙的好事。谋士,朱棣肯定在想办法找证据反驳,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朱雄英气愤地说道。
谋士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殿下,我们可以想办法扰乱朱棣寻找证据的进程。比如,派人去威胁那些可能为朱棣作证的大臣和将领,让他们不敢出面。”
朱雄英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好,就这么办。一定要让朱棣在规定时间内拿不出证据。”
不知朱棣能否在延长的时间内找到足够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朱雄英派人威胁大臣和将领的计划能否得逞,而李萱又将如何应对朱雄英可能的新动作,大明王朝在这绝境寻证争分秒、后宫朝堂皆动荡的时刻,局势愈发错综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朱棣收到李萱传来的消息,心中既感激又倍感压力。他知道,虽然朱元璋又给了些时间,但想要找到足够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依旧困难重重。
“王爷,刚得到消息,朱雄英派人去威胁那些可能为您作证的大臣和将领了。”谋士匆匆来报。
朱棣心中大怒:“这个朱雄英,为了陷害本王,真是不择手段。立刻派人保护好那些大臣和将领,绝不能让朱雄英的阴谋得逞。”
谋士点头:“是,王爷。不过,我们也得加快寻找其他证据的速度。”
朱棣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本王记得,当时与北方部落的往来信件中,有一封是北方部落首领对大明友好的表态信,那封信或许能证明本王与他们往来的目的并非通商谋私。只是时间已久,需要费些功夫寻找。”
谋士眼睛一亮:“王爷,若能找到那封信,定能成为关键证据。属下这就安排人手去寻找。”
与此同时,李萱在后宫也没有闲着。她深知朱雄英不会轻易放弃,肯定还会有后续动作。
“孙贵妃,朱雄英派人威胁大臣和将领,说明他心虚。我们不能只被动防御,要主动出击。你去联络后宫支持本宫的嫔妃,让她们帮忙收集朱雄英在后宫的不良行为证据,说不定能找到扳倒他的关键。”李萱说道。
孙贵妃点头:“是,娘娘。臣妾这就去安排。”
孙贵妃迅速联络了孙贵妃、李淑妃等支持李萱的嫔妃,大家纷纷表示愿意帮忙。
“姐姐放心,那朱雄英在后宫也有不少恶行,我们一定能找到证据。”孙贵妃说道。
而在朝堂上,支持朱棣的大臣们开始为朱棣说话,请求朱元璋给朱棣更多时间。
“陛下,燕王一向忠心,此次之事必有蹊跷。还望陛下再给燕王一些时间彻查,不要仓促定案。”一位大臣说道。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陛下,臣等也认为应给燕王更多时间。”
朱元璋看着大臣们,微微皱眉:“朕已给了朱棣时间,他能否证明自己的清白,就看他的造化了。你们也不要偏袒他,一切以证据说话。”
朱雄英得知大臣们为朱棣求情,心中十分不满。
“这些大臣竟敢为朱棣说话,本太孙定不会放过他们。谋士,继续想办法破坏朱棣寻找证据的计划。”朱雄英说道。
谋士思索片刻后说:“殿下,我们可以散布一些不利于朱棣的小道消息,让朝堂上人心惶惶,干扰朱棣的行动。同时,我们也加快寻找能进一步坐实他罪名的‘证据’。”
朱雄英微微点头:“好,就这么办。一定要让朱棣在这场争斗中彻底失败。”
不知朱棣能否找到那封关键信件,成功证明自己的清白,李萱等人在后宫收集朱雄英不良行为证据能否有所收获,而朱雄英又会想出什么新的办法来对付朱棣和李萱,大明王朝在这危机四伏寻生机、朝堂后宫谋破局的时刻,局势愈发紧张,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席卷而来。
朱棣这边,寻找关键信件的过程困难重重。负责寻找信件的人在堆积如山的文件中翻找,却始终不见那封信的踪影。
“王爷,信件还未找到,不过我们发现了一些奇怪的迹象。近期有人似乎也在寻找这批文件,很可能是朱雄英的人,他们或许也知道那封信的重要性,想抢先毁掉它。”手下焦急地向朱棣汇报。
朱棣心中一沉:“加快寻找速度,同时加强防范,绝不能让朱雄英的人得逞。”
然而,朱雄英派来的人十分狡猾,他们趁着夜色,偷偷潜入存放文件的库房,试图烧毁文件。
“不好,库房着火了!”守夜的士兵大喊起来。
朱棣的手下迅速赶来救火,但火势凶猛,文件被烧毁了不少。
“快,看看那封信还在不在!”朱棣的亲信焦急地说道。
众人在灰烬中翻找,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那封被烧了一角但内容仍可辨认的关键信件。
“王爷,信找到了!”手下兴奋地将信呈给朱棣。
朱棣看着信件,心中大喜:“好,有了这封信,本王就有了证明清白的关键证据。立刻送去给父皇。”
与此同时,在后宫,孙贵妃等嫔妃在收集朱雄英不良行为证据方面也有了进展。她们发现朱雄英曾与后宫一位宫女有不正当关系,还试图隐瞒此事。
“娘娘,您看,这是我们找到的证据。朱雄英与宫女私通,还妄图掩盖,实在有失体统。”孙贵妃将证据呈给李萱。
李萱看着证据,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好啊,朱雄英竟敢做出此等事来。这可是扳倒他的好机会。”
李萱决定进宫,将证据呈给朱元璋。
“陛下,臣妾有要事启奏。近日臣妾发现皇太孙朱雄英在后宫行为不检,与宫女私通,还妄图掩盖此事。这是证据。”李萱将证据呈上。
朱元璋看着证据,脸色变得十分难看:“朱雄英竟做出这等有失体统之事,实在是让朕失望。”
李萱接着说道:“陛下,朱雄英不仅在后宫行为不检,还屡次陷害燕王。如此品行,恐难以担当大任。”
朱元璋微微皱眉:“朕会好好处理此事。皇后,你在后宫要多加留意,不可让这些事情再次发生。”
而在东宫,朱雄英得知库房着火,却没烧毁关键信件,心中懊恼不已。
“这个朱棣,竟然找到了那封信。谋士,我们该怎么办?”朱雄英焦急地问道。
谋士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殿下,如今局势对我们不利。但我们不能就此放弃。我们可以在朝堂上继续制造混乱,让大臣们对朱棣的证据产生怀疑。同时,我们再想办法抹黑朱棣,说他找到的信件也是伪造的。”
朱雄英咬咬牙:“好,就这么办。本太孙绝不会轻易认输。”
不知朱元璋会如何处理朱雄英行为不检之事,朱棣能否凭借关键信件成功证明自己的清白,而朱雄英在朝堂上制造混乱、抹黑朱棣的计划又能否得逞,大明王朝在这寻证之路险象生、后宫朝堂起纷争的时刻,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