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里正乐呵呵的看着每日进进出出梨花村的人,这梨花村再热闹一点,真像是一个镇了。

“李大夫的医术是好,可就是太远了,我们远点的,还得去大石镇住一晚,实在不方便。”

几个人抱怨道。

里正站在村头抽旱烟,听到这句话,灵光一闪,忽然猛地一拍大腿,一个想法冒了出来。

如果梨花村能有住的地方,那是不是又有收入了?

李梨看完最后一个病人,茯苓最近跟着她学医,长进了不少。

听完里正的想法后,她眸光一亮,眼睛亮晶晶的看着里正,“我觉得这是个好想法,要是真的能办起来,到时候不仅能靠住宿挣点钱,他们总得要吃的吧?用的呢?”

“就算住宿的人不多,中午总是要有人吃饭的,卤肉,酸辣粉,甜点,都能安排上。”

被李梨这么一说,里正越想越激动,赶紧回去找人集合开会去了。

其实梨花村具备开一家客栈的条件,义诊回来之后,便陆陆续续有人上门找她看病了,加上成青山那么一出,她的名声更加响了。

所以,每天来找她看病的人是真的多。

同时,还有每日来拉货的客商,都需要吃东西,之前这些客商因为梨花村没有吃的东西的地方,他们只能自带干粮。

晚上,里正召集了村里人说了决定,除了那几个钉子户,都同意了。

经过商议决定,这个客栈就建在村边,名字就叫做“梨花客栈”。

这个客栈算是整个村的,要建起来,当然需要村里人共同出钱。

按照出钱的多少来决定最后的分红。

得知梨花村要建一个客栈,周围的村都羡慕坏了。

梨花村有个厂房,梨花村的人去干活,每天都有二十文钱挣,虽然也有别的村去干活,但总归比不上他们本村的人。

里正的速度非常快,日子还没看好,就先去买砖和瓦,等日子一到便开始动工。

等落成那一日,已经到了年尾。

开张的事,只能到明年春天了。

王氏带着几个孩子早早的准备好了年货,要过年了,村里人到处是欢声笑语。

李梨结束今日的工作,走出门,便被一阵妖风吓得躲回了屋子里。

“梨花,我们出去买点东西吧,这要过年了,得买点东西存着不是?”

厂房已经放假了,王氏闲下来就忙个不停。

以前没钱每个年都是凑合着过的,她现在有钱了,可不想凑合了。

再说了,大年初二还得回娘家,她不得好好准备准备?

李梨本想不想出门的,可是转念一想,是得出去一趟,得去看看师傅。

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娘,你也要一起去吗?”

苏木跑过来,裹成一个小粽子,李梨忍不住摸摸他的头。

“好久不出去了,当然一起去了。”

家里除了许氏还在大石镇忙着,其他人都在家里,因此这一去,便是一大车人。

一辆马车根本就坐不下,但另外一辆马车已经给许氏用了。

因此,只好把牛车也用上了。

“娘,你要不要坐马车?”

几个孩子坐在牛车上,笑嘻嘻开口。

李梨摇摇头,“好冷,你们不怕冷就坐吧!”

“瞧你那点出息!”

王氏笑骂,挥动着鞭子赶马车。

“舅舅,快点,我们也追上他们。”

李大木无语,这是牛车,能和马车比吗?

但手还是轻轻甩了一下鞭子,牛车缓缓往前走去。

翠翠和叶鹿鸣从窗口看出去,咯咯笑着。

李梨看着她们快乐的样子,嘴角微微翘起,一家人在一起的样子真好。

到了大石镇,李梨买了礼品去见苏大夫。

“哈哈哈,梨花,你现在声名远扬,提起大石镇,谁不知道大石镇的梨花村里有一个医术高明的女大夫?”

“我也跟着沾光了,青出于蓝啊哈哈哈。”

苏大夫笑得见牙不见眼,伙计看过来,也傻笑起来。

“那还不是师傅教得好!”

“少来,师傅再厉害,徒弟没那么天分和勤奋,也不行。”

“行啦 ,我不和师傅贫嘴了,这些帮我带给师母,顺带帮我问个好,等开了年,我才能拜年了。”

苏大夫依旧一脸笑呵呵,“你有事忙就忙,有空了再来看看我们两个老家伙。”

告别了苏大夫,李梨和王氏等人在“福甜居”集合。

许氏和梨花村的几个妇人依旧忙得很,许氏原本打算明天就休息的,但是几人一合计,便打算到年三十再关门,年初二便开门。

李梨和王氏带着几个女孩一组,李大木带着男孩一组。

过年肯定要贴对联,于是几人便到一处卖对联地方排队写对联。

“那得多挣钱啊,这么多人买。”

王氏感慨,李梨笑着开口:“人家就是这个时候才能多挣点。”

王氏点头,“也是!”

“大嫂,你和翠翠她们在这里等吧,我也要去买点其他的,否则太浪费时间了。”

“去吧!”

避开了人,李梨就好操作了。

找到一个偏僻的地方,打开空间,迅速买了几根老人参和几朵老灵芝,又买了和这个时代相匹配的盒子装起来。

“娘,这东西看着不便宜啊!”

“那可不,不过,总要打点好与客商的关系,来年挣得更加多。”

两人抱着几个大大的礼盒来到马车处,王氏已经买好了对联。

“你们买这么多?”

“都是要和客商来往的礼。”

王氏瞧着那包装,就知道不便宜,小姑子出手就是大方。

因为人实在太多了,马车就不赶到集市上了,但马车上总得有人守着。

李梨不想人挤人,于是甘愿守着马车。

许久过后,王氏和几个孩子扛着大包小包的回来了。

“呼,真累啊!挤得我满头大汗。”

李梨帮着把东西放到车上,问道:“大哥他们呢?”

“娘,娘!”

苏木远远招手,笑脸红扑扑的。

“来了!”

几个孩子都是一脸兴奋,李梨再看,发现他们得队伍中多了一个人。

应该说是两个人,是成青山和小童。

“你们怎么来了?”李梨问。

成青山脸上的笑容隐去,“李娘子这是不欢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