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雨,来得猝不及防。上午还是阳光明媚,临近放学时分,天色却骤然阴沉下来,厚重的铅灰色云层低低压在城市上空,不多时,密集的雨点便噼里啪啦地砸在教室窗户上,很快连成一片水幕,将窗外的操场、教学楼和远处的街景都模糊成一片朦胧的灰绿色。
下课铃声响起,伴随着学生们或兴奋或抱怨的喧闹声。林雪萍站在高二(三)班教室门口,看着学生们蜂拥而出,不少没带伞的挤在走廊里,望着瓢泼大雨发愁,商量着是冒雨冲去食堂还是等雨小些。
“林老师!”一个清亮又带着点急切的声音穿过嘈杂传来。
林雪萍回头,看见许清瑶小跑着过来,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硬壳笔记本,封面上贴着不少可爱的标签。“林老师,关于上次您提到的那个开放性探究课题,我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想跟您再讨论一下,不知道您现在方便吗?”许清瑶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求知和分享的欲望,显然完全没被窗外的大雨影响心情。
林雪萍看了看表,又看了眼窗外丝毫没有减弱迹象的雨势。她原本计划是回办公室快速整理一下教案就去食堂吃饭的。
“好啊,”她微笑着点头,“正好我也暂时走不了。去我办公室吧,那里安静。”
“太好了!”许清瑶雀跃地跟上。
教师办公室里此刻人不多,大部分老师都去吃饭或者已经下班了。林雪萍的办公桌靠窗,雨水敲打玻璃的声音在这里听得更加清晰,反而衬得室内更加宁静。她给许清瑶拉了张椅子坐在自己旁边。
许清瑶迫不及待地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却又条理清晰地写满了字,还配有一些手绘的示意图和剪贴的文献摘要。“我回去又查了很多资料,觉得我们之前设定的那个关于‘环境因素对植物向光性生长影响程度’的对照组还可以更严密一些。比如,除了光照强度和角度,是不是还应该考虑连续阴雨天气(就像今天这样)对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的可能滞后效应?还有土壤的湿度会不会成为一个干扰变量?我想是不是可以设计一个更长期的观测记录,甚至引入一些简单的数据建模……”
她侃侃而谈,思维活跃,逻辑清晰,显然投入了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深入思考。林雪萍认真地倾听着,不时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赏的神色。作为老师,最欣慰的莫过于看到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知识,更能主动拓展思维,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设计探究方案。
两人就着许清瑶的笔迹和想法,低声讨论起来。林雪萍从专业角度给予肯定,也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查阅资料验证的细节,以及实验设计上需要注意的操作性问题和安全规范。窗外的雨声成了她们专注讨论的背景音。
讨论正酣,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请进。”林雪萍抬头。
门被推开,带着一身湿气的江韵华走了进来。他显然是一路从教学楼跑过来的,发梢和肩头都沾着细密的水珠,手里小心翼翼地护着一个看起来沉甸甸的环保纸袋,纸袋边缘有些被雨水洇湿的痕迹。
“瑶瑶,我就猜你肯定在这儿。”江韵华看到许清瑶,松了口气似的,语气带着点无奈的熟稔,又转向林雪萍,礼貌地点头,“林老师。”
“韵华?你怎么来了?还淋湿了?”许清瑶有些惊讶地看着他。
江韵华把纸袋放在林雪萍办公桌的空位上,从里面拿出两个保温效果很好的便当盒,还有一个保温杯。“给你送饭啊。一下雨我就知道,你肯定又钻进哪个老师办公室讨论问题忘记饭点了。喏,食堂今天有你想吃的糖醋排骨和清炒西兰花,还有热姜茶,驱驱寒。”他说得再自然不过,仿佛这是一件日常任务。
许清瑶愣了一下,脸上瞬间浮起一层淡淡的红晕,有些不好意思地小声嘟囔:“我……我忘了嘛。谢谢啊。”她接过还温热的便当盒,指尖碰到江韵华微凉的手背,心跳莫名快了一拍。
林雪萍看着这一幕,心里觉得有些好笑又温暖。江韵华这小子,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对许清瑶倒是细心得很。这种少年人之间纯粹而直接的关心,总是格外动人。
“你也还没吃吧?一起?”许清瑶打开便当盒,诱人的饭菜香气飘散出来,她往旁边挪了挪,给江韵华让出点空间。
江韵华也不客气,从纸袋里又拿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便当盒,显然是有备而来。“林老师,您吃过了吗?要不……”他看向林雪萍。
“我吃过了,谢谢。”林雪萍笑着摇摇头,看着这对年轻人并肩坐在自己办公桌旁开始吃饭,画面和谐又充满青春气息。她拿起自己的保温杯喝了口水,心想年轻真好。
这时,她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江明华发来的消息:
【雨太大了,你还在学校?带伞了吗?要不要我过来接你?我这边刚结束一个客户会议,离你学校不算远。】
看着这条信息,林雪萍唇角不自觉地上扬。她回复:
【在办公室。没带伞。许清瑶和江韵华也在这。你不用特意赶过来,雨这么大,路上小心。我等雨小点再走。】
几乎消息刚发出去,江明华的回复就来了:
【等着。二十分钟左右到。】
言简意赅,不容拒绝。林雪萍看着屏幕,心里泛起一丝甜意。他总是这样,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着他的牵挂和保护欲。
“是我哥要来吧?”江韵华嘴里含着饭,含糊不清地问,一副“我早就知道”的表情。
“嗯,他说过来接我。”林雪萍点点头。
许清瑶眨眨眼,看看林雪萍,又悄悄碰了一下江韵华的胳膊,眼神里带着点好奇和羡慕。林老师和明华哥的感情,在熟悉的人看来,一直是稳定又令人向往的。
江韵华快速扒完饭,很自然地把许清瑶饭盒里她不爱吃的胡萝卜片夹到自己碗里,然后拿出手机:“哥到了肯定还得等会儿,瑶瑶,你那个数据建模的想法,我刚好前几天看到一个开源的生物数据可视化工具,好像挺适合的,我找给你看……”
两个人又头碰头地凑在一起看起了手机屏幕,一边吃饭一边讨论,偶尔因为某个技术细节争辩两句,又很快达成一致。
林雪萍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了当年自己和江明华高中时一起在图书馆自习、讨论难题的场景。时光流转,同样的专注和热情,发生在又一代年轻人身上。她没有打扰他们,拿起红笔,开始批改上午收上来的一叠随堂测验小卷子。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雨声、笔尖划纸的沙沙声、轻微的咀嚼声和两个年轻人压低的讨论声。一种混合着学业、青春和朦胧情愫的氛围在雨天的午后静静流淌。
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敲响。
这次进来的是江明华。他撑着一把黑色的大伞,裤脚和皮鞋边缘不可避免地溅上了一些雨水,肩头也有些湿痕,但整个人看起来依旧沉稳干练。他手里还拎着一个纸袋,上面印着一家知名甜品店的logo。
“哥。”江韵华抬头喊了一声。
“明华哥。”许清瑶也连忙打招呼。
林雪萍放下笔,看向他,眼神温柔:“来了?雨还这么大?”
“嗯,路上有点堵。”江明华走进来,先对弟弟和许清瑶点了点头,然后将手里的甜品纸袋放在林雪萍桌上,“路过那家店,想着你们可能都在,就买了点闪电泡芙和抹茶慕斯,当下午茶点心。”他的目光落在林雪萍脸上,仔细看了看她的气色,“累不累?”
“还好,刚批了会儿卷子。”林雪萍心里暖暖的,他总是能注意到这些细节。
江明华又看向弟弟和许清瑶面前摊开的笔记本和手机:“在讨论课题?”
“嗯,瑶瑶有个新想法,特别棒!”江韵华抢先说道,语气里带着点与有荣焉的骄傲。
许清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还是简单向江明华解释了一下她的数据建模构想。
江明华虽然不是学生物专业的,但他出色的逻辑和理解能力让他很快抓住了核心,他认真地听了片刻,点点头:“想法很好。如果需要编程或者可视化工具方面的建议,可以问问韵华,他最近在自学python,或者也可以问我,我认识一些做数据的朋友。”
他的态度平和而支持,丝毫没有因为他们是高中生而轻视他们的想法,这种平等的交流让许清瑶备受鼓舞。
雨势似乎稍微小了一些,但依旧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江明华看了看窗外:“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韵华,你带伞了吗?等下怎么回去?”
“我带了!”江韵华拍拍自己鼓鼓囊囊的书包,“我和瑶瑶一起走,先送她回宿舍。”
“好,那路上小心,注意地滑。”江明华叮嘱道。
“知道啦。”
江明华转向林雪萍,声音放低了些,带着自然而然的亲昵:“我们也走吧?我车停在校门口那条辅路上。”
“好。”林雪萍开始收拾桌面上的卷子和笔。
许清瑶和江韵华也迅速收拾好饭盒和笔记本。
“林老师,明华哥,那我们先走啦!”许清瑶礼貌地道别。
“哥,林老师,再见。”江韵华挥挥手。
两个年轻人撑着伞,并肩冲进了雨幕中,身影很快消失在走廊尽头。
林雪萍和江明华相视一笑。她拿起自己的包和那个甜品纸袋,江明华很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略显沉重的公文包,另一只手为她撑开伞。
两人并肩走入雨中。黑色的伞面足够大,将他们稳稳地笼罩在其下,隔绝了外面的风雨声,形成了一个安静独立的小小空间。伞微微向林雪萍的方向倾斜,确保她不会被雨淋到一丝一毫。他的手臂偶尔会因为步伐的调整而轻轻碰到她的肩膀,传递过来稳定可靠的温度和力量。
雨水在地面上汇聚成浅浅的水洼,映出灰蒙蒙的天空和周围建筑的倒影。他们小心地避开积水处,步伐一致地朝着校门口走去。
“今天忙吗?”林雪萍轻声问,雨声让她的声音听起来格外柔和。
“还好,上午开了两个会,下午和施工方对了下图纸细节。那个老社区改造的项目,涉及到几棵古树的保护,方案要调整的地方不少。”江明华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清晰,“你呢?一下午课?”
“嗯,连上了两节,又跟许清瑶讨论了会儿课题。那孩子真的很有想法和潜力。”林雪萍语气里带着欣慰。
“看得出来,韵华那小子也跟着积极了不少。”江明华笑了笑,“饿不饿?甜品现在吃还是回去吃?”
“回去再吃吧,现在还挺饱的。”
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日常的工作和琐事,内容平凡,却因为分享的对象而变得充满意味。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话题,只是这样走在雨里,感受着彼此的存在,就已经足够美好。
走到车边,江明华先为她拉开车门,细心用手护在车门顶上防止她碰头,待她坐好,才绕到驾驶座收起伞,坐进来。车内空间狭小而私密,顿时将雨声隔绝在外,只剩下彼此清晰的呼吸声和身上淡淡的雨水气息。
江明华没有立刻发动车子,而是侧过身,仔细帮林雪萍系好安全带。他的手指不经意间擦过她外套的衣领,动作自然流畅。靠得近了,林雪萍能清晰地看到他睫毛上沾染的细微水汽,和他眼中清晰的自己的倒影。
“好了。”他抬起头,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眼神深邃而温柔,仿佛怎么看也看不够。
林雪萍的心跳微微加速,脸颊有些发热。她轻轻“嗯”了一声。
车子平稳地驶入雨中的车流。车窗外的世界被雨水模糊,霓虹灯光晕染开来,像一幅流动的印象派画作。车内空调送出暖风,很快驱散了身上的湿气。林雪萍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又偶尔侧头看看身边专注开车的江明华,心里充满了安宁踏实的感觉。
回到林雪萍住的教工宿舍楼下,雨已经变成了细密的雨丝。江明华依旧坚持撑伞送她到单元门口。
“图纸别看到太晚,早点休息。”林雪萍叮嘱道,她知道他晚上经常还要加班看图纸。
“知道,你也是。”江明华点点头,将手里的甜品纸袋递给她,“这个别忘了。”
“谢谢你的甜品。”林雪萍接过,顿了顿,声音轻柔,“也谢谢你特意来接我。”
“应该的。”江明华看着她,眼神专注而深沉,“上去吧,看你灯亮了我再走。”
林雪萍点点头,转身走进单元门。在楼道口,她回头朝他挥了挥手。江明华依然站在细雨中,撑着伞,身姿挺拔,目送着她。
直到三楼那个熟悉的窗户亮起温暖的灯光,江明华才微微笑了笑,转身走向自己停车的方向。地上的积水映出他离去的身影和伞的轮廓,渐渐拉长,最终融入夜色与雨幕之中。
而楼上的林雪萍,站在窗边,看着楼下那个身影消失,才放下窗帘。她打开甜品纸袋,泡芙和慕斯的香甜气息飘散出来。她拿起一个闪电泡芙,咬了一口,外皮酥脆,内馅香滑甜腻,正如她此刻的心情。
窗外的雨还在轻轻下着,敲打着窗棂,发出催眠般的细响。这个雨天,因为有了突如其来的课题讨论、细心的送饭、及时的接驾和甜美的点心,而变得格外温情和值得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