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福寺的方丈大师,可不只是方丈这一个身份,还是汉东省宗教界的大佬,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他提出要见面,齐洛当然得给这个面子。
13号,吴兴汉亲自开车送他去了宝福寺。
一下车,齐洛就感受到了寺里那浓得不行的炁。
这要是能为他所用,那得厉害成什么样?
心里感慨了一下,摇了摇头,苦笑一声,掐灭了这个想法,跟着吴兴汉去见方丈大师。
方丈大师六七十岁的样子,整个人都很饱满,挺着一个不亚于沈瑶的大肚子,有一点弥勒佛的神韵。
虽然看着慈眉善目的样子,但坐在那里,自然就有有一种上位者的威严。
他见到齐洛和吴兴汉,也很热情,还起身打了招呼,笑眯眯的对齐洛说道:
“我跟你爸很熟,政协开会的时候我们就见过很多次面,每年他也都会来我们宝福寺祈福。上次你出车祸,他也来这里求过佛祖保佑,我当时就跟他说,你这么乐善好施,我一定会祈求佛祖保佑你儿子好起来的。你看,现在不就好起来了吗?身体变得更健康了,也更能干了,做出了这么优秀的一家企业。”
齐洛心忖:“那是莫神婆的功劳,可跟你没关系。”
但还是一脸感激的说道:
“多谢大师替我祈福,我也听我爸说过此事,所以才想到要拿出一块地来给宝福寺建一个分寺。”
方丈大师对他的回答很是满意。
三千万的工程,让宝福寺派人过去监督,寺庙盖好之后,也属于宝福寺的资产,由宝福寺的僧人去管理。
就是直接捐赠一座豪华的寺庙给他们。
这么一笔捐赠,对日进斗金的宝福寺来说,也算是极大的捐赠。
还没见过比这个更大手笔的。
而且,这个捐赠的年轻人,也没有一般富二代那种骄狂,态度放得低低的,看着就很好说话的样子。
还是本地大企业齐楚集团未来的接班人。
和这么一个乐善好施的大金主交好,未来几十年,都不用为宝福寺的业绩发愁了。
有这样的想法,就更加热情了。
和齐洛谈起了关于建设宝福寺分寺的一些准备工作,还向齐洛介绍了未来去监督指导临江新城那一个项目的人选。
说着说着,就说到齐洛身上了。
方丈大师大赞齐洛是一个有福之人,又说齐洛身上有佛性,如此乐善好施,指不定就是哪位菩萨转世。
齐洛想到之前莫离建议自己晚年出家的事情,笑着说道:“其实我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感觉,感觉自己前世就是一个僧人,在寺庙里,总会给我一种特别宁静的感觉,就像回到了家乡一样,还多次想过以后要不要出家为僧。”
吴兴汉在旁边,惊讶的看着齐洛——这么年轻的一个老板,家里有着亿万资产,却要出家为僧,这是多么的想不开?
但想到他说过搞安业地产,接手烂尾楼,就是为了做慈善,又觉得那就是他的真实想法。
一时间心情有一些复杂——老板都想出家了,在公司能够做得长久吗?
方丈大师眼睛一亮,笑着说道:“你父母健在,他们就你一个儿子,你得给他们养老。你又新婚不久,还承担着给你齐家传宗接代的重任,尘缘未断,现在没到出家的时机。”
齐洛叹息一声,道:“大师所言极是。”
方丈大师又说道:“学佛也不一定要出家,世间万象,皆有佛性,在家也一样的可以学佛。你现在作为安业地产的老板,齐楚集团未来的继承者,在这样的位置上,可以做出更多的善举,比出家对佛门的贡献更大。”
“大师说得有道理。”齐洛附和。
方丈大师又道:“如果你真的对学佛有兴趣,可以先拜一个僧人为师,做一个在家居士。”
齐洛眼睛眨了眨:“那可以拥有僧人的身份吗?”
方丈大师摇了摇头:“这个不能。”
齐洛有一些失望。
如果是成为在家居士就可以拥有僧人的身份,那他就不用犹豫,可以马上拜师,成为一个在家居士。
对学佛没有兴趣,但是他对这座寺庙那浓郁的炁很有兴趣。
方丈大师又说道:“不管在家还是出家,只要心中有佛,一样的可以修行。维摩诘就是在家居士,从未出过家,但这不妨碍他成为佛门的菩萨。”
齐洛心里一动:“在家居士也属于佛门弟子?”
方丈大师心里有些诧异,不知道这个年轻的富豪为什么会在意佛门弟子这一身份,但他还是说道:
“当然属于佛门弟子。”
“是被佛门正式承认的吗?”齐洛又问。
“佛门经典中,就有一部《维摩诘所说经》,当然是佛门正式承认的。”方丈大师说道。
齐洛有一些兴奋了,道:“大师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个高僧?”
方丈大师心中暗喜,道:“你觉得我怎么样?”
这种年轻富豪,那属于最优质的资源,他可不想落到别人的手里。
齐洛一呆,明白了方丈大师的意思,道:
“大师能够收我为徒,那是我的荣幸。”
不知道在家居士到底能不能算佛门弟子,能不能无后果的接受那些带着信仰之力的炁,但就算不能,为了那些信仰之力,以后还是会选择出家的,不如先攀上这个关系。
吴兴汉在一边,瞠目结舌——这一次不是来谈业务的吗?怎么把老板给送来当大和尚的徒弟呢?
他想不明白,怎么想都想不明白,一个这么有钱的年轻人,为什么要想着学佛呢?
还是说出了车祸之后,他真的大彻大悟了?
心里闪过一个念头:“以后我房地产做不下去了,可以尝试着卖保健品,现在就有这么一个目标用户。”
齐洛和方丈大师谈起了拜师的事情。
方丈大师的执行能力也很强,当下就召集了宝福寺那些高僧,在他们的见证下,举行了仪式,将齐洛收为了俗家弟子。
没有哪个僧人对这一次收徒事情有任何异议。
他们只是羡慕方丈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