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零七分,基地西侧的炮台残骸还冒着缕缕青烟,空气中混杂着焦铁、火药与消毒水的气味。罗铮站在指挥室中央,战术靴踩在金属地面上发出沉稳的回响。他刚脱下沾有血迹的作战外套,肩胛处一道擦伤被酒精棉片粗暴擦拭后泛着红痕,但他没再看一眼。
桌面上摊开着三样东西:一枚从弹片上剥离的活性涂层样本,密封在透明试管中,表面仍有微弱的脉动;那枚被电磁屏蔽袋封存的手雷,状态已更新为“AwAKENEd”;还有清洁工张成体内取出的微型信号转发器,外壳上的神经纹路在紫外灯下清晰可辨。
林锐靠在墙边,手臂搭着毛巾,声音沙哑:“他们不是来抢东西的,也不是单纯破坏。那手雷像个……信标。”
“是警告,也是测试。”罗铮低声道,目光落在转发器上,“他们想确认我们有没有能力识别他们的技术层级。”
一名技术员翻动监控回放:“七人突入,行动高度协同,撤退时毫无迟疑。最后那人回头看了主楼一眼——不是慌乱,是观察。”
“他在确认目标状态。”罗铮站直身体,“我们的防御系统、反应速度、武器应对方式,全都在他们的评估范围内。”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战斗刚结束,每个人的神经仍绷在临界点,但此刻,紧张正被一种更冷的警觉取代。
罗铮走到白板前,用记号笔写下三个关键词:动机、装备、符号。
“先看动机。”他圈住第一个词,“他们不怕死,有内应,使用非制式武器,且武器带有生物活性特征。这说明他们不属于任何常规武装组织,背后一定有技术支持单位。”
林锐皱眉:“你是说,他们本身就是实验体?”
“不排除。”罗铮点头,“但更可能是某个机构的执行单元。他们的目的不是歼灭我们,而是探底——看看我们对他们的技术了解多少,有没有反制能力。”
他转向第二点:“装备。弹片涂层不是涂料,是活体合成材料,在夜视环境下能自我微调折射率。手雷的触发机制是生物锁,必须由活体接触激活。这些技术,远超民用或军用常规范畴。”
技术员低声接话:“类似项目,全球只有三家机构公开披露过基础研究,但都停留在理论阶段。”
“而他们已经实战化。”罗铮笔尖一转,写下“medcore-7R”六个字母,“再看符号。肩部纹路在红外模式下显现出编码,mc-7R。我曾在边境一次跨境生化走私案中见过类似标记,当时缴获了一批冷冻神经元样本,运输箱内壁刻着mc-5F。”
林锐猛地抬头:“你是说,这是一条连续编号?”
“极有可能。”罗铮将三样物品并列摆放,“从mc-5F到mc-7R,跨度三年。技术迭代速度惊人。他们不仅在研究,还在持续升级执行单元。”
会议室的灯光忽然调亮了几分,映得白板上的字迹更加清晰。
“所以,他们的动机不是袭击我们。”罗铮声音低沉,“是我们触动了他们的某条线。也许是我们收治的某个病人,也许是我们截获的某份数据,甚至可能是我们基地的位置本身,干扰了他们的某项部署。”
林锐缓缓站直:“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继续守?等他们下次来送‘信标’?”
“不。”罗铮合上记号笔,“被动防御只会让我们成为标本。既然他们想测试我们,那就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开始反向追踪。”
他转身面向众人:“从现在起,调查重心转移。不再局限于杀手身份或行动路径,而是锁定‘medcore’这个代号背后的科研机构。我要知道它的注册地、资金链、合作方、研究方向,以及——它为什么盯上我们。”
林锐眉头未松:“可我们没有合法权限深入国际科研数据库,情报渠道也未必能查到这种级别的保密项目。”
“那就用非官方方式。”罗铮拉开抽屉,取出一台独立加密终端,“先从公开信息切入。查所有近五年内以‘神经再生’‘生物材料’‘意识接口’为关键词发表论文的机构,筛选出使用mc前缀编号的实验项目。”
技术员迅速接入系统:“还要查专利申报记录,mc-7R这种编号,很可能在某项技术专利中作为子项目出现。”
“对。”罗铮点头,“同时联系医疗合作网络,查是否有医院接收过不明来源的试验药物,或出现过无法解释的神经类病例。”
林锐忽然想起什么:“夏岚的公司去年接触过一家境外生物科技公司,想引进神经修复技术,后来因为资质问题中止了谈判。那家公司……名字里好像有‘med’字头。”
罗铮眼神一凝:“把那家公司所有公开资料调出来,重点查它与海外实验室的关联。”
命令下达后,队员们迅速分组行动。有人连接暗网情报节点,有人联系境外医疗同行,还有人开始比对全球科研会议的参会名单。
罗铮独自走到角落的操作台前,插入从张成体内取出的转发器。设备接通后,屏幕上跳出一段残缺日志:
Signal Relay Log – Fragment 07
Source: mc-7R Unit
destination: Node Gamma-9
Encryption: bio-Key Authenticated
Last Sync: 48 hrs prior to deployment
data packet: containment breach Report – Subject REcYcLER
他盯着“containment breach”几个字,瞳孔微缩。
“不是他们主动出击。”他低声自语,“是我们在追查的过程中,触发了某个被封存项目的警报。REcYcLER不是武器代号……是逃逸体编号。”
林锐走过来,看到屏幕内容,声音压低:“你是说,我们之前追踪的杀手,其实是从他们实验室逃出来的‘实验体’?而这次袭击,是他们来回收?”
“或者灭口。”罗铮关闭日志,抬头环视房间,“但我们之前并不知道这个代号。说明信息泄露点不在我们内部。”
“那在哪?”
“在某个我们接触过、但没意识到重要性的人身上。”罗铮拿起通讯器,“通知方晴,让她查最近半年内所有关于‘神经实验’‘人体改造’的媒体报道,特别是那些被压下的新闻稿。”
林锐皱眉:“你是怀疑媒体渠道?”
“任何信息流通节点都可能是突破口。”罗铮走到窗前,天边已泛起灰白,“他们能替换了我们的清洁工,就能渗透任何系统。包括新闻审核、医疗档案、甚至学术评审。”
技术员突然出声:“查到了!一家注册于开曼群岛的生物技术控股公司,名为‘medcore dynamics’,名下拥有多项神经接口专利。其中一项专利附录中提到了‘mc-Series Execution Units’,用于‘高危环境自主响应任务’。”
罗铮快步走回:“把专利内容调出来。”
屏幕上缓缓展开一份技术文档,第十三页附有一张模糊的团队合影。照片角落,一名身穿白袍的研究员正低头记录数据,袖口露出半截纹身——断裂的神经突触图案,与袭击者肩部纹路完全一致。
“找到了。”罗铮声音冷峻,“这就是他们的母体机构。”
林锐盯着照片:“但这家公司名义上是瑞士某医疗集团的子公司,背后股东却层层嵌套,最终指向一家名为‘NeuraLink Solutions’的美国企业。”
“名字是假的。”罗铮摇头,“NeuraLink三年前就被FdA叫停所有临床试验,资产冻结。这是一家空壳。”
“可它还在运作。”技术员补充,“最近三个月,有多笔来自中东和东南亚的匿名资金流入其关联账户,总额超过两千万美元。”
罗铮沉默片刻,转身拿起外套:“通知楚瑶,让她分析这些资金流向是否存在科研设备采购痕迹。另外,查medcore过去五年所有合作医院名单,尤其是接收过不明患者或捐赠样本的机构。”
林锐低声问:“我们真要直接冲进这种级别的科研黑网?”
“不是冲。”罗铮扣上外套纽扣,目光如铁,“是潜进去。他们以为我们只是被测试的对象,但他们忘了——特种兵的本能,就是从残片中拼出整张地图。”
他走到门口,停下脚步:“把REcYcLER的日志残片备份三份,一份给花叶萱走警方渠道,一份给方晴做背景调查,最后一份……交给沈悦,让她联系几位神经科专家,匿名咨询这种生物锁技术是否曾在临床中出现过。”
林锐看着他的背影:“你怀疑连医院系统都被渗透了?”
“他们能植入清洁工,就能植入任何人。”罗铮手搭在门把上,金属触感冰凉,“下一个被替换的,可能是医生,是护士,是正在值班的——”
话音未落,操作台的警报突然亮起红光。
技术员猛地抬头:“刚截获一段加密通讯,来源不明,但信号特征与转发器一致!”
罗铮迅速转身。
屏幕上,一行文字正在自动解码:
ALERt: tRIGGER dEtEctEd
SUbJEct REcYcLER – LocAtIoN pRomISEd
INItIAtE phASE two – cLEANSE pRotocoL
tARGEt LISt UpdAtEd – INcLUdES mEdIcAL StA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