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孙有粮扶着几乎虚脱的李二狗,和另一个同样狼狈的队员靠在地道壁上。最后一条通向外界的密道也被鬼子盯上了,黑娃生死未卜,希望似乎彻底断绝。

地道里的日子变得越发艰难,粮食定量再次减少,伤员因为缺医少药,情况恶化,低沉的呻吟和压抑的咳嗽声在地道里回荡,听得人心里发毛。

张铁锤肩膀上的伤开始化脓发烧,昏睡中不停喊着老魏和牺牲战友的名字。周院长用最后一点草药给他清洗,效果微乎其微,急得嘴角起泡。

“有粮,再这样下去,不用鬼子动手,咱们自己就垮了。”陈文远找到孙有粮,声音嘶哑,眼窝深陷。这位一向沉稳的支书,也快撑到了极限。

孙有粮没说话,只是用力捏着手里一块冰冷的土疙瘩,指节发白。他何尝不知道?可出路在哪里?强冲出去是送死,待在地下是等死。

就在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时候,负责监听地面动静的栓柱突然带来了一个奇怪的消息:村口伪军据点那边,好像吵吵嚷嚷的,不是打架,像是在…搬东西?

孙有粮心里一动,立刻爬到靠近村口的观察孔。

透过伪装巧妙的缝隙,他看到村口那几间破房子前的空地上,十几个伪军正懒洋洋地把一些箱子、背包往几辆大车上搬。那个伪军排长在一旁叼着烟,时不时踹一脚磨蹭的手下。

“妈的,这群二鬼子要跑?”旁边的栓柱也看到了,压低声音惊讶地说。

孙有粮眉头紧锁,仔细观察。不像假的,那些伪军确实是一副准备撤离的样子,连架在房顶的那挺机枪都拆下来了。可为什么?鬼子费劲巴拉占了村子,挖地道、灌水,搞了这么大阵仗,怎么会突然把前哨据点撤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告诉所有人,加强警戒!特别是夜里!”孙有粮沉声下令,“鬼子这招,要么是真撑不住要收缩,要么就是特么的耍花样!想骗咱们出去!”

他的判断很快得到了部分印证。伪军确实撤了,大车吱吱呀呀地离开了李家坡,村口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下烧黑的房框子和死一般的寂静。

但孙有粮压住了所有人躁动的心思,严禁任何人此时出地道。他让栓柱带着几个最机警的队员,通过不同的观察孔,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监视村子地面的每一寸动静。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村子死寂一片,除了野狗和乌鸦,看不到任何活物。连往常偶尔能听到的远处据点方向的枪炮声都消失了。

这种诡异的平静,比枪口顶着脑门还让人难受。

第三天夜里,轮到孙有粮亲自值守一个位于村中半塌灶坑里的观察点。后半夜,寒意最重的时候,一阵极其轻微的“沙沙”声,顺着地面传了过来。

不是风声,不是动物跑动……更像是什么东西在极其缓慢地摩擦地面。

孙有粮的心瞬间提了起来,屏住呼吸,眼睛死死贴在观察缝上。

借着微弱的月光,他看到几个几乎贴着地面爬行的黑影,正从村外的方向,利用田埂、沟坎和废墟的阴影,悄无声息地向村子内部渗透!他们的动作极其缓慢而专业,身上似乎披着伪装,若不是孙有粮全神贯注,几乎无法发现!

紧接着,另一个方向,也有类似的黑影在蠕动!

不是撤退!是佯装撤退,放松警惕,然后派精锐夜袭队摸进来,想进行斩首行动,或者找到地道的主入口!

孙有粮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打湿。好毒的计策!坂田这个老狐狸!

他慢慢缩回身子,对旁边紧张得大气不敢喘的队员打了个手势,队员立刻跑去报信。

孙有粮继续盯着。那些黑影摸进村子后,分散开来,像鬼魂一样在废墟间穿梭,仔细搜索着每一处可能的地道入口痕迹。他们显然受过特殊训练,极少发出声音,彼此用手势沟通。

很快,两个黑影停在了之前被鬼子灌水冲塌陷的一个次要地道入口附近,比划着手势。另几个则朝着村中心几处可能设有隐蔽出口的区域摸去。

孙有粮知道不能再等了。他悄无声息地退下,回到主干道。

“全体都有!鬼子夜袭队进村了!大概二十人左右,分散搜索!按三号预案行动!记住,不准出声,不准用枪,用刀和绳子!放他们进巷道,关门打狗!”孙有粮的声音低沉而急促,带着冰冷的杀意。

三号预案,就是针对敌人小股精锐潜入地道的应对方案。民兵们立刻行动起来,无声地占据各处关键岔路的埋伏点,刀出鞘,绳索备好,陷阱机关处于待发状态。乡亲们则被紧急通知,进一步向核心区收缩,保持绝对安静。

地道变成了一个沉默的狩猎场。

一个鬼子夜袭队员,小心翼翼地撬开一处伪装的入口挡板,侧耳听了半晌,然后对后面打了个手势,率先钻了进去。里面一片漆黑,寂静无声。他打了个手电,光柱扫过狭窄的巷道,空无一人。

他示意安全,后面又跟进两个同伴。三人呈战斗队形,缓慢向前搜索。

就在他们全部进入一段相对宽阔的支道时,身后突然“咔哒”一声轻响!一道原本看似普通的土墙突然落下,封死了退路!

三人一惊,刚要有所动作,两侧的土壁猛地破开!几个黑影如猛虎般扑出!冰冷的刀锋精准地抹过喉咙,很快,三个鬼子就变成了尚有余温的尸体。

同样的场景,在地道不同的位置几乎同时上演。民兵们利用对地形的绝对熟悉和预设的机关,对付这些分散开来的鬼子夜袭队员,就像熟练的猎户捕捉落入陷阱的野兽。

孙有粮亲自带着栓柱和另外两个好手,盯上了那个摸向之前灌水塌陷口的三人小组。那三人显然更谨慎,移动缓慢,不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