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去北京进修半年的小王回来了。
那天晨交班,李耀辉刚换好白大褂,就听见走廊上一阵喧哗。
“哎呦,这是谁呀?都不敢认了!”
“哎呀,终于回来了,我瞅瞅,我瞅瞅,这什么打扮呀,跟拍电视剧似的!””
小护士们的声音叽叽喳喳传来。
“怎么了?王府井买的!帅不?人家阜外医院的男医生都这么穿!”
李耀辉顺着声音望去:
才不过半年,小王就变了样,他穿着修身款的藏青西装,不是本地商场里那种宽大老气的版型,窄领、收腰,裤脚刚好盖住鞋面,白衬衫的领口挺括,开一颗扣子,露出里面若隐若现的浅灰色V领羊绒衫——这种穿法,在他们医院里,还没见有人这样穿过。
小王手里拎着印有“北京阜外医院”字样的纪念公文包,棕色的软底牛津鞋擦得锃亮,走路时几乎不发出声音,身后还跟着两个实习医生,像是簇拥着凯旋归来的英雄。
“哎哟,王老师回来了,北京怎么样啊?”
“阜外的食堂好吃吗?”
小王笑着摆摆手,语气里带着几分刻意的谦虚,却又掩不住得意:“还行吧,就是忙,比咱们这儿节奏快多了。”
小王左手还提着一个印着\"北京特产\"红色字样的礼品袋,袋子被塞得鼓鼓囊囊,隐约能看见里面花花绿绿的包装盒。他笑呵呵地开始分发,动作熟练得像是在北京练过无数遍——
\"徐姐,这是茯苓饼,老字号,甜而不腻!\"
\"小敏,尝尝这个杏脯,据说慈禧太后都爱吃!\"
\"史哥,张浩,这叫什么加应子,给你,北京同事推荐的,开胃!\"
每递出一盒,他都配上句精心准备的解说词,仿佛这些廉价果脯突然镀了层首都的金。护士站的小护士们笑嘻嘻地接过,拆开包装纸互相喂食,空气中顿时飘起甜腻的果脯味。
李耀辉分到一盒快要压扁的山楂糕,透明塑料盒里,暗红色的糕体已经有些粘连。他刚要道谢,却看见他突然压低身子,把礼品袋最底层一个印着\"全聚德\"金字的精致礼盒,塞进自己的办公桌下面。
下午的业务学习会上,小王站在投影仪前,侃侃而谈。
“咱们现在的胸腔镜技术,在北京那边早就更新换代了。”他点着鼠标,屏幕上跳出几张手术照片,“看,这是阜外的第四代微创设备,切口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科室里的几个老主治听得直皱眉,主任却频频点头,时不时插话问细节。小王越讲越起劲,甚至开始对比:“咱们医院的设备,说实话,比人家落后了至少五年。”
李耀辉坐在后排,手指无意识地敲着笔记本。同样的内容,他其实早就在文献里看过,可没亲手操作过,终究是纸上谈兵。
“对了,”小王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笑着补充,“北京的医生中午休息都要喝杯咖啡,人家那才叫生活品质,不像咱们,蹲值班室吃盒饭。”
周五的全院业务培训会上,医务科特意安排了几位进修归来的医生做汇报。除了小王,还有心内科的张医生、妇产科的刘医生,个个西装革履,神采奕奕。
小王是第三个上台的。他清了清嗓子,语调抑扬顿挫,仿佛在讲一场精心排练过的演讲。
“在北京这半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微创技术不是未来,而是现在。”他点开一段手术视频,“看,这台手术在协和只用了四十分钟,出血量不到50ml,患者第二天就能下床。”
台下响起掌声,连院长都微微点头。李耀辉坐在角落里,盯着屏幕上的操作画面,手指不自觉地跟着虚拟地比划了两下。
他并不羡慕有个有钱老丈人的史哥,也不羡慕结了婚媳妇给买衣服买鞋的张浩,他羡慕小王。
他太久没有学习上的成绩了,事业发展也停滞不前。
这一刻他意识到:他真正渴望的,是突破,是进步。而不是生活上那些捆绑住自己的寒酸日常。那些东西只令自己心乱,疲于应对,他习惯了考好的分数,拿上等的名次,得到认可,他想象着现在站在台上的为大家讲解新知识新技术的是自己,光是想象了一下,心就激动的砰砰直跳。
汇报结束后,主任特意拍了拍小王的肩膀,当着全科的面说:“以后微创手术这块,就由小王主要负责了。”
散会后,李耀辉随着大流在后面,身后传来小王的喊声:“辉哥!等等!”
小王几步追上来,脸上还带着汇报成功的兴奋:“怎么样,我刚才讲得还行吧?”
李耀辉笑了笑:“挺好的,学了不少东西。什么时候开始应用?你可得好好教我!”
“那得先买相关仪器,那可是一笔大钱!”
“多少钱?”
\"三百多万,还不包括耗材。\"
李耀辉倒吸一口冷气,还没说话,身后史哥的声音就在耳边传来了:
“哼哼,放心吧,玩具越贵,咱们主任推进的越快。”
前面走着的张浩也放慢了脚步退到他们中间。\"聊什么呢这么热闹?\"
小王并没察觉气氛的变化,依然热情洋溢:\"史哥,这可不是玩具。长期来看,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整体医疗成本其实是下降的。微创是胸外科的未来,我们医院要是能率先开展...\"
\"率先?\"史哥打断他,从口袋里摸出一支烟在手指间转动,虽然医院禁烟他从不真的点燃,\"去年心内科引进那台dSA,花了一千多万,现在一个月做不了几台手术。设备折旧费都比收入高。\"
看到几个年轻人面面相觑的样子,史哥把两个胳膊架到小王和小李的肩膀上:“别听我瞎说,我的意思,耀辉让你教他你就赶紧好好教,没看见老朱那兴奋积极的样子嘛,别说三百来万,一千万也得赶紧引进过来,什么时候机器到,他什么时候才有零钱花嘛~”
“哎呀,史哥,你。。。”李耀辉警惕的往后张望,生怕主任跟在后面。
“唉,我什么时候能挣点儿这种轻松的大钱!”张浩一拍大腿,一副羡慕嫉妒恨的样子。
“散开吧,散开吧,咱几个说说得了,别瞎传!”
史哥往前走了两步,张浩跟了上去,留下小王和小李在后面。
小王的学成归来给了李耀辉新的动力。
母亲不在,耳边暂时没有人催促着找对象,他又一头投入到了学习、工作、准备考研的独居生活中。每天清晨五点,当城市还笼罩在薄雾中,他已经在书桌前摊开考研英语真题;中午休息时,他捧着《胸外科手术精要》做满密密麻麻的笔记;深夜下手术后,尽管手指还残留着橡胶手套的滑石粉味,他仍坚持完成当日的学习计划才允许自己躺下。
才三月,已经收到了两封病人的感谢信;出院患者送来的锦旗就挂在自己办公桌的侧墙上;手术记录本里\"成功\"二字的频率越来越高,笔迹也愈发坚定有力。做完的考研题章节用红笔标记出来,像一个个微型的胜利旗帜插在参考书的海洋里。
这种充实感冲淡了他个人生活的凌乱和不如意。有那么几个夜晚,当他合上笔记终于躺下,看到手机上的短信,有刘芳的,也有陆娇娇,他把手机塞到枕头下,脑中产生这样的冲动:挑个时间吧,找她们谈清楚,告诉她们我离成熟、能担当起家庭重任还有一段距离,去找其他更厉害的男人吧!别把时间浪费到我这样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