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对“永安第一官学”的未来做出安排之后,王德海一行人,并未停歇,而是马不停蹄地,赶往了永宁县城。

他们的下一站,是县城东街那间规模不大,却因为医术高明、收费公道而始终门庭若市的“济世堂”医馆。

此刻,医馆之内,年过半百、须发已有些斑白的吴大夫,正佝偻着身子,耐心地为一名手臂脱臼的顽童,进行着复位。

他手法娴熟,动作轻柔,口中还温和地安慰着那哭得涕泪横流的孩童,全然没有注意到,医馆之外,早已被身披金甲的御林军,围得水泄不-通。

当王德海一身华服,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缓步走进这间充满了浓郁药香的医馆时,所有正在看诊的百姓,都吓得瞬间噤声,纷纷跪倒在地。

吴大夫也是心中一惊,他安顿好那名孩童,连忙上前,便要行礼。

“吴大夫,不必多礼。”

王德海笑着将他扶住,眼神中,带着一丝真诚的敬意。

他来之前,皇后娘娘曾极其详细地,向他描述过眼前这位老大夫的事迹。

“咱家今日前来,是奉了皇后娘娘的私人嘱托。”

王德海看着这位,在曾经那场席卷了整个永宁县的凶险重症流感之中,不畏生死,几乎以一人之力撑起了半个县城的大夫,缓缓说道:“娘娘说,医者仁心,悬壶济世,乃是天下间最大的功德。她永远也忘不了,当初,在她还只是一个小小农女之时,是您,救治了他的父亲,还传授医术。更是在大灾时不计身份,不图回报,与她并肩作战,齐心协力,才最终战胜了那场可怕的疫病,救下了无数百姓的性命。”

“皇后娘娘……她……她还记得那些事?”

吴大夫浑浊的老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

他只记得,当初那个叫苏晓晓的丫头,聪慧得不像凡人。

在他因为药材耗尽而束手无策、几近绝望之时,是她,如同变戏法一般,源源不断地拿出了那些药性奇佳的救命草药。

也是她,提出了“隔离”、“消毒”、“分发汤药”等闻所未闻的防疫之法。

可以说,那场功德,他吴某人,只占了三成,而那个小丫头,至少占了七成!

“自然记得。”

王德海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赞叹。

“皇后娘娘常说,一点善心,当有善报。她知道,吴大夫您不求名,不图利。金银俗物,恐污了先生的风骨。所以,陛下与娘娘,特意为您准备了一份杏林中人,最需要的小小‘心意’。”

他说着,从身后的小太监手中,接过了一个古朴的楠木长盒。

他将木盒打开,一股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由无数种珍稀药材混合而成的奇异清香,瞬间弥漫了整个医馆!

所有闻到这股香气的人,都只觉得神清气爽,仿佛浑身的暗疾,都被洗涤了一遍!

只见木盒之内,静静地躺着两样东西。

一样,是一本用上好的蚕丝锦缎装订而成的、厚厚的书籍,其封面之上,用金线绣着六个古朴的大字——《皇家内库·杂症-集解》。

另一样,则是三株用玉盒小心安放的、年份至少在五百年以上的活体人参、何首乌与血灵芝!其品相之完美,其灵气之充沛,简直闻所未-闻!

吴大夫的呼吸,瞬间停止了!

他作为一个医者,痴迷于医术药理一生!

他哪里会看不出眼前这两样东西的价值?!

那三株活体灵药,已是传说中的救命神药,有市无价!

而那本《杂症集解》!

他只是颤抖着翻开第一页,看到上面那关于“破伤风”的病理分析与“清创缝合之术”的详细图解时,他那双捧着书籍的手,便开始剧烈地颤抖了起来!

这……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医书了!

这分明是一座足以让他窥探到全新医学天地的无上宝库啊!

这其中的任何一种方子或疗法,若是传扬出去,都足以让天下无数的病患,免于死亡的厄运!

“吴大夫,”王德海看着他那如同痴迷般的表情,笑道:“娘娘说了,这本医书,乃是那位‘海外异人’所赠,天下只此一本。而这几株灵药,则是陛下与娘娘的心意,专门用来给您研究药理之用。他们希望,这些东西,能助先生的医术,再上一个台阶,为天下的百姓,造更多的福。”

“这……这……这份恩情,草民……草民何以敢当!何以敢当啊!”

吴大夫激动得老泪纵横,他没有谢什么天恩,而是对着医馆外,那些同样满脸震惊的病人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知道,有了这些,他,能救更多的人了!

这份赏赐,真正赏到了他的心坎里!

……

在完成了对所有“故人”的封赏之后,钦差队伍,终于来到了他们此行的最后一站——永宁县衙。

当值的县令赵明远,早已在门口,诚惶诚诚地等候多时。

他看着王德海公公那张似笑非笑的脸,心中七上八下,不知这位代表着天家颜面的大人物,最后,会如何“安排”自己这个最早“投诚”的县令。

然而,他没有等到任何的口谕,而是等来了一份,让他灵魂都为之战栗的正式圣旨!

“永宁县知县,赵明远,接旨——!!!”

王德海的声音,在寂静的县衙大堂之内,骤然响起!

赵明远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连忙整理衣冠,带着满心的忐忑与激动,跪倒在地!

王德海展开圣旨,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永宁县知县赵明-远,勤政爱民,于任上屡有政绩。更在国难之际,明辨是非,不畏强权,暗中输送罪证,协助平乱,有大功于社稷!朕心甚慰,朕以为,国之栋梁,不应久困于乡野!”

“特旨——破格擢升赵明远为‘户部左侍郎,兼领农务总司使’!官居正二品!即日卸去县令之职,随同钦差车驾,返回京师,即刻上任!专职负责,配合皇后娘娘,推行全国范围内的农业改革、神种推广、以及水利兴修等事宜!钦此!”

轰——!!!

一道真正的天雷,狠狠地劈在了赵明远的头顶!

他……他直接愣住了!

整个人都仿佛被定身了一般,跪在那里,一动不动,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呆滞!

户部左侍郎?!

农务总司使?!

正二品大员?!

他……他做梦都不敢这么做啊!

当他颤抖着双手,接过那份改变了他一生的圣旨时,他知道,自己当初,在那个小小的慧农县,所做出的那个,选择相信苏晓晓的决定,是他这一生中最英明,也最正确的一次政治投资!

王德海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赵大人,准备一下吧。陛下和皇后娘娘,对你可是寄予厚望啊!这‘农业革新’大计,乃是‘永安’新朝的立国之本,你身上的担子重得很呐!”

至此,所有在永宁县的故人旧事,都有了一个最圆满的结局。

第二日清晨,当钦差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再次踏上返京之路时。

队伍之中,多了两位乡君,两位童侯,一位户部二品大员,以及一整个县城百姓,对新皇与新后,那发自肺腑的无上拥戴。

而属于苏晓晓的“凤栖村”故事,也终于,彻底落下了帷幕。

她和南渊钰,即将要面对的,是整个南渊王朝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