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明末,有很多的士绅地主,甚至包括一些明朝的宗室,他们都抱着“国可亡,自己的财物利益不可亡。”的态度,根本就没有对大明朝廷和皇帝有什么忠诚度可言。

他们锦衣玉食,荣华富贵,鱼肉乡里,骄奢淫逸。只想着自己及后代生生世世都高高在上。

谁能够维持他们的生活,他们自然支持谁。

根本不会管普通百姓的死活。

受尽欺辱贫苦的老百姓,本能的觉得大户家里有吃的,地主家肯定有余粮。于是,大量活不下去的底层百姓纷纷逃亡,聚在一起成了流寇,开始一窝蜂的抢大户,吃大户,对士绅地主阶层无差别的充满了仇恨。

这也就是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能够迅速壮大,且剿之不尽的原因。

而那些士绅地主阶层的这种想法,也成了满清朝廷拉拢的对象,洪承畴曾给多尔衮刚入京之际,就提出了满足士绅地主阶层利益的建议,并得到了多尔衮的采纳。(见第137章)

这也就是满清八旗入关以来,能够如此迅速拿下数省地盘的原因。

现在,穿越而来的李世民,经过对千百年历史的思考,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走出了第三条路。

那就是把土地分给百姓,让他们自己拿起武器来保护自己,正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

就这样,崇祯皇帝一路向西,经过汝州再到了河南府内。

他经过小一点的城池就去迫降,补给。

大一点的城池则是绕开,把它交给后面唐王朱聿键的大部队处理。

兵贵神速,师出不意。

一路高速朝着潼关方向挺进。

终于在经过十多天的极速行军后,终于率军抵达了潼关附近。

崇祯皇帝先让玄甲营大部分士卒隐蔽在暗处,自己则带着五十人左右的小队,秘密靠近满清军营,趴在高处,拿着“千里眼”,观察了一番潼关之前的满清军营。

只见满清军营中人员虽然众多,可是都比较松散,而且不时有牛车和驴车将一箱箱军中辎重正往北方拉着。

崇祯皇帝放下“千里眼”,低头微微思索片刻,就明白了,满清这些人的军队是准备撤退了。

看样子自己一路西进,早就有斥候将这则消息告知了潼关之前的清军将领得知,他们得知明军到来,害怕陷入东西双面夹击的场面中去,已经开始在陆续向北撤退了。

怎么办?追击还是不追击?

崇祯皇帝仅仅思索了片刻,就下定了决心。

自己既然来到了这边,眼看着这些满清鞑子撤退,岂有不追击之理?

毕竟,来都来了,对吧?

随即崇祯皇帝就立马退了回去,秘密派出数十队斥候,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将潼关前满清部队的行踪摸了个七七八八。

接着,崇祯皇帝将玄甲营斥候探查得到情报汇总起来,经过研究,制定出了以“骚扰为主,夺取辎重粮草为主,杀伤敌人为辅”的作战方针。

随即,崇祯皇帝将五千名玄甲营士卒,进行了分配。

五千名玄甲营士卒,只有两千骑兵,三千步兵。

于是崇祯皇帝将两千骑兵分为四队,以五百骑兵为一队。并给他们每队配了三百步卒,用以在骑兵骚扰完毕后,看看能否将满清部队运输的辎重往回拿一些。

剩余的步卒固守军营,随时支援。

毕竟自己千里迢迢带粮草来吃,哪有吃敌人的粮草来的实惠呢。

对于作战方面,崇祯皇帝特别指示,不要与长于野战的满清八旗部队死磕到底,以骚扰为主,若是遇到大股骑兵,可以撤退。

若是带不走的辎重,就破坏或者烧掉。

反正一切以削弱满清八旗军队的力量为主。

崇祯皇帝亲率一队,剩余三队分别为玄甲营其余将领率领。

众人在军帐中将崇祯皇帝的作战计划了解完毕后,先后带着五百骑兵分别进入了预定位置。

崇祯皇帝穿上山文甲,腋下夹着头盔,正要出营,只见顾君恩急匆匆的走进来,冲着他说道:“陛下,在下听闻您要袭击满清鞑子,不知是否通知潼关关墙内的闯……呃,秦王派兵配合我大明天兵呢?”

“不必了!”崇祯皇帝目光灼灼的盯住他,开口说道。

“啊?陛下,在下不明白,这是为何呢?”

“朕不信任他们!”崇祯皇帝直截了当的开口说道。

随即他盯着面露惊讶之色的顾君恩说道:“且不说去年他李自成还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之一,现在迫于满清八旗的压力,这才拿着朕当日的圣旨,向朕低头求援。”

“朕金口玉言,说出的话自然不可能食言,既然他李自成想当我大明秦王,朕也愿意给他这个机会。可是……”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顿了顿,眯着眼睛,盯着顾君恩说道:“李自成此人之前,数次归顺我大明朝廷,又数次反叛,朕现在不信任他,而且,也不信任你!”

“若是你将我军中实际情况,秘密告知于潼关城墙内的李自成,他得知朕现在只有五千人的兵马,没准不会动其他的心思,谁知道他会不会一举派大军出关而来,将潼关外的满清部队和朕带来的这几千部队一起进攻。朕虽然不怕他,但是朕有朕的计划,现在还不能让别人知道朕御驾亲征至此,所以,这段时日也就委屈先生了!”

崇祯皇帝说罢之后,随即开口冲着帐外喊道:“来人,将顾先生看管起来,不要让他走出营帐半步。”

“是!”立马有两名玄甲营士卒走了进来,冲着面色复杂的顾君恩说道:“请吧!”

顾君恩无奈,只能对着崇祯皇帝行了一礼,跟着玄甲营士卒走了出去。

崇祯皇帝随即带上头盔,提着长枪翻身上马,带着五百骑兵和三百步卒出营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