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人就来得差不多。王静和姐夫杜尚知一大早就抱着孩子回来娘家。
王静帮着娘亲张氏操持宴席,杜尚知就帮着老丈人王成他们招呼客人。
来得年轻人不少,老一辈的只有林如海还有周夫子,另外也就是张家舅舅和刘家的舅舅们。
为了这次的宴席,林如海还特意的请了假,他几乎算是部门的老大,所以他点卯之后交代了下属,就直接来到王家。
不光是他,就是贾敏也早早带着孩子们都来到王家,她的身份相当于王信的娘亲张氏。
张氏虽然是出身不高,可是这两年来高门贵妇也是见过一些的,加上和林家的关系,所以和贾敏也是相处的非常融洽。
贾敏也没有那些贵妇们那般看不起人,双眼朝上的清高样子。 她其实也很羡慕张氏,家中没有那些妾室添堵,而且孩儿也争气。
家庭和睦,人员简单。这些好处就值得众人羡慕。
因为此,王信此时已经是好多人家良婿的人选。
贾敏出去应酬就有人来和她打听王信的婚配状况。
只是林如海说过,先不急着给信哥儿定下来,他年龄还小一些,等上两年也是使得。
再说也不知道王家是否有给王信定亲的人选。他们作为师父师母,虽然对于王信的婚姻有处理权,可是他们还是尊重人家的爹娘的选择。
只能说他们最多是给建议,还是别剥夺人家父母的权利。
两家相处,两好搁一好。
都互相体谅,互相包容,才能够处的好。
不得不说,贾敏绝对是贾家的女子当中最懂人情世故的一个。
当然史老太君和王夫人都是嫁入贾家的。这也是为何牵连的王家和史家女孩名声不好的原因。
史文明大叔由于公务无法脱身,可是史夫人还是带着女儿前来。他们两家交好,这样的好事,自然是要早早前来道贺。
为了区分男客和女客,王家的宴席分别设立在大厅和花厅。大厅和花厅中都摆上了各色的菊花和别的鲜花。
至于王信他们这些年轻人,就把几桌宴席设置在小花园子里。这里摆满了各色的菊花。花团锦簇,真是秋高气爽,令人心旷神怡。
王信这次的主题就取了一个菊花宴。
菊花也是很好看的
一走到小花园子中,众少年就被这满院子的菊花给吸引了。
贾珠看到这姹紫嫣红的一盆盆盛开的各色菊花,惊喜道:“信哥儿,你这是从哪里弄来这么多品种的花朵,倒是一个好主题。我倒是想要弄几盆送给我们家老太太,可是一直没有寻摸着这么好的。”
王信笑着说:“都是我爹种的,他说这个季节正是这个花的好时节,你若是喜欢,回头给你送去几盆就是。正好我还发愁给你送什么礼物呢,这可是解了我的难题。”
贾珠指着他对众人说:“你们看,就这抠门的样子,也不知道是怎么养出来的。”
史浩然笑着说:“信哥儿这是会过日子,这样子才好,钱就是这般才能够攒下来,我们都得学习才是。”
林鸿玉也不理会他们的笑话,他看着这满院子的菊花,诗兴大发,即兴吟诵道:“《咏菊》
疏篱冷蕊傲霜天,不与群芳斗艳妍。
纵是秋深风露重,依然抱节向寒烟。
金英缀处香初绽,玉骨凌时韵自绵。
待到百花零落尽,独留清格照尘寰。”
众人都被他吸引。
王信心中叹息,这就来了,就知道会是这样,这次他特意没有请吴福兴他们,就怕他们会再花钱送礼物。
结果爱作诗的没有来,就出来师弟林鸿玉了。
他忘记了,师父的子女都是奇才,作诗那就是手到擒来,张口就来,貌似就和吃饭睡觉一样简单。
就他这样子的作诗令人一言难尽的,真是给师门抹黑。
所有人都开始构思自己的诗句。
林鸿玉已经来到桌边,提起笔,把自己的诗作写出来,并注明了自己的名字。
这个桌案也是王信特意准备的,因为他们这些人聚会,必然是要作诗的。尤其他准备了这么多的菊花,他就知道这次的宴会那是菊花宴,菊花诗。
哈哈,他没有提前说,就是想给这些人一个惊喜,喜不喜啊。他作诗不好,大家都现场发挥,他可真是一个聪明人。
很快,表哥们都开始构思自己的诗句,史大哥都开始提笔写自己的作品了。
王信觉得他作为东道主,最后一个再写。
他笑道:“诸位,我可要最后给大家结尾,众位赏花作诗,小弟今日还给大家准备了菊花酒和菊花宴。”
众人顿时更加的积极。他们也不用人陪同,三三两两的到花丛中去找寻自己的灵感。
王信也不敢托大,他虽然是提前有些准备,可是此时忽然也想在即兴做上一首。
此情此景,不即兴作诗,实在是对不住这满园的菊花。
为了培育这些菊花,王成也算是努力了许多年,以前都是在庄子上种植,这两天就弄了一些珍稀的品种在家中培育。
不光是菊花,他种的花种类非常多。
大家也许都不记得了,最早,王成就是通过种花卖钱来给王信攒科举的银子。
他去年就开始各种的忙碌种菊花,不过去年没有这么多品种,花朵也不如今年开得这般鲜艳。
如今王成可是京城中农神一般的人物,既会种各种庄稼,还会种菜种花。没事的时候甚至还会记录自己的心得感受。
这都是王信提醒他的。王成对于自己出书的事情也是非常得意。
他这样一个读书不成,靠老爹和儿子躺平的人,居然也能够出书,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王信还说,他的书可以带上图片,他或者是爷爷都可以给王成的书配插图。
王成那个积极啊,无论是做什么事,种什么东西都开始详细记录。当然以前他也会记录,可是没有这般的详尽。
自从王信让他有了写农书的想法,他就开始步步详细记录。这些都是素材。
等过阵子天冷了,他事情少了,就可以开始写农书这件大事。
等大家都做好诗,王信拍手道:“各位兄弟果然是才华横溢,这诗如实拿出去都可以出一本诗集了。”
“小弟也要献丑了。”说着王信在纸上也写出来自己做得诗:《菊》
秋深篱畔绽金黄,
不向春风借艳光。
纵使寒霜侵骨瘦,
独留清气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