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图
江南梅雨时节,总是淅淅沥沥下个没完。林慕白坐在自家老宅的书房里,望着窗外被雨水打湿的青石板路发呆。这是他祖父留下的宅子,自老人三个月前过世后,林慕白便从城里搬回来整理遗物。
书房里堆满了各种古籍字画,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纸张与墨香混合的特殊气味。林慕白的指尖划过一排排书脊,忽然停在一只古朴的木匣前。这木匣以紫檀制成,雕工精细,却从未见祖父打开过。
他小心翼翼地捧出木匣,发现上面挂着一把铜锁,早已锈迹斑斑。犹豫片刻,他找来工具轻轻一撬,锁应声而开。
匣中仅有一幅卷轴。
林慕白缓缓展开卷轴,竟是一幅长约五尺的山水图。画的右上角题着“乾坤图”三字,笔力遒劲,似是出自大家之手。画中群山叠嶂,云雾缭绕,一条溪流蜿蜒其间,远处隐约可见几处屋舍,近处松柏苍劲,奇石嶙峋。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画不似寻常古画那般褪色,反而色彩鲜艳得仿佛昨日才完成。林慕白凑近细看,忽然觉得画中云雾似乎在缓缓流动,凝神再看时,又静止如常。
“怕是连日阴雨,眼睛都看花了。”他自言自语道,将画重新卷好,放在书案上。
当夜,林慕白梦见自己行走在山水之间,四周景致竟与那乾坤图一般无二。梦中有一白衣老者向他招手,却始终相隔甚远,无法靠近。醒来后,梦中的景象仍历历在目,心中莫名升起一股探寻的冲动。
次日天晴,林慕白决定去找镇上最有名的书画鉴赏家陈老先生看看这幅画。他小心地将画卷好,装入长筒中,骑着自行车就往镇上去。
陈老先生年近八十,双目却依然炯炯有神。他在镇上有间小小的书画店,兼营文房四宝。见林慕白进来,老人从老花镜上方抬眼看了看。
“陈老,我得了幅画,想请您给瞧瞧。”林慕白恭敬地说道。
展开画卷时,陈老先生原本慵懒的神情忽然变得专注起来。他凑近画面,几乎把脸贴了上去,手指微微颤抖。
“这画...你从何处得来?”老人声音有些异样。
“家祖遗物。有什么特别吗?”
陈老先生长叹一声:“我年轻时曾听师父提起过‘乾坤图’,说是唐代画圣吴道子所作,能通阴阳,贯古今。但一直以为只是个传说,没想到真有此物。”
他指着画中一处隐蔽的山径:“你看这条路,看似普通,实则暗合五行八卦;还有这溪流,流向违背常理却自成循环。更奇的是,这画的颜料非同一般,历经千年而不褪色,据说是因为掺入了......”
老人忽然住口,摇头道:“罢了,都是些无稽之谈。不过这确实是幅古画,价值不菲,你好生收藏便是。”
林慕白见老人言犹未尽,却也不便多问,道谢后便带着画回到老宅。
那夜月明如昼,林慕白将画挂在书房墙上,借着烛光再次细细观赏。忽然一阵风吹入室内,烛火摇曳,墙上画的投影随之晃动。就在这一瞬间,林慕白分明看见画中溪水泛起涟漪,松枝轻轻摇摆。
他揉了揉眼睛,凑近画面,发现画中景致似乎与白天有所不同——山腰处多了一座白天未曾注意到的亭子。
“莫非是光线缘故?”林慕白百思不得其解。
正当他凝神观察时,画中忽然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琴声。起初他以为是邻居家传来的,侧耳细听,却发现声音确是从画中传出。
林慕白下意识地伸手触摸画面,指尖触及的刹那,整个人仿佛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吸入,天旋地转......
......
林慕白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条溪边。四周群山环抱,云雾缭绕,赫然就是画中景致!
他猛地起身,环顾四周。空气中弥漫着松香与花香,远处瀑布声轰鸣,近处溪水潺潺。这一切真实得超乎想象。
“这是梦吗?”他掐了自己一把,疼痛感再真实不过。
沿着溪流往下走,不久便见到一座木桥,桥对面是几间茅舍,炊烟袅袅。林慕白过桥走向最近的一间茅舍,轻叩柴门。
一位白发老妪开门出来,见到林慕白,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公子从何而来?此地方圆五十里无人烟,少见生客。”
林慕白一时语塞,不知如何解释,只得含糊道:“晚生迷路至此,不知此地是何方?”
“此地名唤‘隐山村’,老身在此居住六十载,从未见外人到访。”老妪打量着他奇特的衣着,“公子既来便是客,请进用些粗茶淡饭吧。”
茅舍内陈设简陋却整洁,墙上挂着一幅八卦图,桌上燃着一炷香。老妪为林慕白斟上一杯清茶,茶香奇异,入口甘醇。
饮茶间,林慕白试探着问:“老人家可曾听说过‘乾坤图’?”
老妪手中茶杯猛地一颤,茶水溅出些许:“公子为何问起此物?”
“晚生偶然得知此名,心中好奇。”
老妪沉吟片刻,缓缓道:“老身只知那是传说中的神物,能连通天地,穿梭古今。但具体如何,便不知晓了。”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喧哗声。老妪脸色一变,急道:“公子快躲起来,村中长老不喜外人!”
林慕白尚未反应过来,已被老妪推入内室。透过门缝,他看见几个身着古装的老者进入茅舍,与老妪低声交谈着什么。他们的对话听不真切,但偶尔飘来的“外人”、“规矩”、“祭祀”等词让林慕白感到不安。
待那些人离去,老妪才让林慕白出来,面色凝重:“公子必须尽快离开。今夜是月圆之夜,村中有祭祀活动,若被发现,恐有性命之忧。”
“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回去......”林慕白无奈道。
老妪凝视他片刻,忽然道:“公子莫非是从画外来?”
林慕白大吃一惊:“您怎么知道?”
“老身年轻时曾遇一人,自称从画外来,衣着言谈与公子相似。”老妪眼中闪过追忆之色,“他说是通过一幅叫做‘乾坤图’的画卷来到此地。”
“那人后来如何?”
“村中长老发现后,将他......”老妪忽然住口,侧耳听窗外动静,脸色骤变,“不好,他们又回来了!公子快从后门走,沿溪流上行,见到瀑布后右转,有一山洞可暂避!”
林慕白不及多问,匆匆道谢后从后门溜出。刚跑出不远,就听见身后传来追赶声。他不敢回头,拼命向溪流上游奔去。
山路崎岖,林慕白不惯行走,不久便气喘吁吁。追赶声越来越近,他慌不择路,竟绊到树根,滚下山坡......
......
再次醒来时,林慕白发现自己躺在书房地板上,乾坤图静静挂在墙上,画中景致依旧,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
窗外天已大亮,雨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来。
“是梦吗?”林慕白摸着疼痛的额头,却发现手中紧紧攥着一片奇特的叶子——那是在山中奔跑时无意间抓到的。
这不是梦。
接下来的几天,林慕白试图再次进入画中,却无论如何触摸画面,都再无反应。他几乎要相信那只是一场离奇的梦境,直到第三天夜里。
那夜风雨大作,电闪雷鸣。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紧接着雷声轰鸣。在雷声响起的那一刻,林慕白看见画中似乎又有光影流动。他试探着伸手触碰——
天旋地转的感觉再次袭来。
......
这次林慕白出现在一座瀑布旁。他记得老妪的指引,决定寻找那个可以藏身的山洞。
沿瀑布右侧小径前行不久,果然发现一处隐蔽山洞。洞内干燥,有石床石桌,似是有人居住过。
洞壁上有许多刻痕,似是文字又似图案。林慕白仔细辨认,发现是不同朝代的人名与日期,最早的可追溯到唐代!
“莫非这些都是进入过画中的人?”林慕白震惊不已。
在最显眼处,有一行深深刻入石壁的字:“乾为天,坤为地,图中心,门自开。”落款是“吴道子”。
“吴道子?画圣吴道子?”林慕白难以置信,“难道这画真是他所作?”
他在洞中继续探索,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一只铁盒。盒中有一本羊皮日记,纸张泛黄但字迹仍可辨认。
日记主人自称李清风,是明代画家,偶然得到乾坤图后进入此境。他在书中详细记录了对画中世界的研究:
“此画乃吴道子毕生心血之作,融通天地阴阳之理。画中世界随外界日月星辰运行而变化,每逢月圆或雷电交加之夜,通道最易开启...”
“画中居民乃历代入画而未出者之后代,已形成独特村落,视外人为异端...”
“村中长老守护着一处秘境,相传是通往画心之处,藏有乾坤图最大秘密...”
林慕白正读得入神,忽然洞外传来人声。他急忙藏好日记,屏息倾听。
“明明看见往这个方向跑了...”是一个年轻人的声音。
“分头找找,长老说了,定要抓住那个外人!”另一个较为粗犷的声音回应。
脚步声渐近,林慕白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就在这时,一只手臂突然从石壁后伸出,捂住他的嘴,将他拉入一道暗缝中。
“别出声。”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待外面搜寻声远去,那人才松开手。借着一丝透入的光线,林慕白看清对方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穿着与村民相似的粗布衣服,眼神却更加明亮灵动。
“你是谁?为什么帮我?”林慕白警惕地问。
青年微微一笑:“我叫云溪,和您一样,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云溪告诉林慕白,他来自民国时期,是个教书先生,十年前偶然得到乾坤图后进入画中,再也找不到出去的方法。这些年来,他一直在研究画中的秘密,暗中观察村民的习俗与规律。
“村民为什么这么排斥外人?”林慕白问。
云溪神色凝重:“他们相信外界人会破坏画中世界的平衡,带来灾难。尤其是月圆之夜,他们会举行祭祀,确保结界完整。”
“结界?”
“嗯,这画中世界有自己的规则。村民相信有一处‘画心’,是维持整个世界运转的核心。而外界人的到来会干扰画心的能量。”云溪解释道,“每月月圆之夜,他们会在祭坛举行仪式,加强结界。”
林慕白想起老妪也曾提到月圆祭祀,急忙问:“祭祀会不会...用人祭?”
云溪摇头:“那倒不会。但他们确实会捕捉外界人,将其囚禁在村牢中,以免影响仪式。”
两人交谈中,林慕白得知云溪这些年来已经摸清了许多画中世界的规律,却始终找不到回归现实的方法。
“或许答案就在画心。”林慕白想起石壁上的刻字,“‘图中心,门自开’。”
云溪眼睛一亮:“你也看到吴道子的留言了?我也怀疑画心是出去的关键。但祭坛是村中禁地,守卫森严,极难靠近。”
林慕白拿出那本羊皮日记:“这本日记里提到,村中长老守护着一处秘境,可能就是画心所在。”
云溪接过日记,激动地翻看:“这是李前辈的日记!我寻找多年未果,原来藏在这里!”
两人决定合作寻找画心。云溪告诉林慕白,距离月圆之夜只剩三天,届时所有村民都会聚集在祭坛,或许是接近画心的最佳时机。
接下来的三天里,云溪带林慕白熟悉画中世界的地形,讲解他多年来发现的规律:画中的日夜交替与现实世界相反;某些地方会出现“时空褶皱”,踏入其中可能瞬间移动到另一处;还有一些区域会随着外界天气变化而产生不同景象。
“最神奇的是,画中似乎能反映观画者的心境。”云溪说,“你若情绪低落,天气便会阴沉;若心平气和,则风和日丽。”
林慕白想起自己第一次入画前正是心情郁结,那日画中便云雾缭绕;第二次入画时心中充满探索的渴望,画中便是晴朗天气。
月圆之夜终于到来。村民们都聚集在山谷中的祭坛周围,手持火把,低声吟唱着古老的咒文。长老们身着祭祀服装,围着中央的石台舞蹈。
林慕白和云溪趁机从后山小路接近祭坛。祭坛后方有一处洞穴,入口被巨石封住,上面刻满奇异符文。
“这就是秘境入口。”云溪低声道,“但如何打开呢?”
林慕白想起石壁上的刻字:“‘乾为天,坤为地’。乾坤在易经中代表阴阳天地,或许需要同时触碰阴阳两种能量?”
他注意到石门两侧各有一个凹槽,一圆一方,正合“天圆地方”之说。
云溪恍然大悟:“我明白了!需要至阳与至阴之物同时放入凹槽!”
“什么是至阳至阴之物?”
“月圆之夜子时,月光为至阴,但至阳...”云溪皱眉思索。
林慕白忽然想起现代知识:“对了!闪电是至阳之气!但今晚晴空万里,何来闪电?”
就在这时,祭坛方向忽然传来喧哗。原来村民发现了他们的踪迹,正朝这边赶来。
情急之下,林慕白掏出手机——幸好他一直带在身上。点亮手电筒功能,一道强光射出。
“这是...”云溪惊讶地看着这“法宝”。
“现代人的小把戏。”林慕白将手机光照向圆形凹槽,同时云溪反射月光至方形凹槽。
石门缓缓开启!
两人迅速进入,石门在身后闭合。洞内是一条向下延伸的阶梯,墙壁上镶嵌着发光的宝石,提供微弱照明。
阶梯尽头是一个圆形石室,中央有一座石台,台上悬浮着一颗晶莹的水晶球,内部似乎有云雾流动。
“这就是画心?”林慕白惊叹道。
云溪激动地点头:“应该没错!看四周壁画。”
石室壁上绘满壁画,讲述着乾坤图的来历:唐代安史之乱时,吴道子为避战祸,隐居深山,偶得一天外陨石,磨碎制成颜料,绘成此画。画成之日,天地变色,吴道子发现自己竟能入画避世。
但壁画也警示道:画心能量有限,若多人知晓此画秘密,争相入画,将导致画中世界失衡乃至崩溃。为此,吴道子设下限制,每次出入都会消耗画心能量,需经年月积累才能再次开启。
“原来如此。”林慕白恍然大悟,“所以不是随时都能进入画中。”
云溪指着最后一段壁画:“看这里!吴道子最终选择离开画中世界,并将出入方法刻于石壁,希望有缘人能善用此画,而非依赖画中避世。”
突然,石室震动起来,水晶球内的云雾急速旋转。
“不好!村民试图强行打开石门!”云溪惊呼。
林慕白凝视水晶球,忽然道:“我明白了!画心不仅是画中世界的核心,也是通往现实的门户。你看球中的影像!”
水晶球内显现的竟是书房景象!乾坤图挂在墙上,仿佛正等待着他们的回归。
“但如何通过画心回去呢?”云溪问。
林慕白回忆起所有线索:“‘图中心,门自开’。画心就是图中心,而门...”他指向水晶球,“这就是门!”
石室震动越来越剧烈,石门已经开始出现裂缝。
“没时间了!我们必须同时触碰画心!”林慕白喊道。
两人同时将手放在水晶球上。一道强光爆发,吞噬了一切......
......
林慕白发现自己又回到了书房,乾坤图静静挂在墙上。若不是云溪就站在身边,他几乎要以为一切又是一场梦。
“我们...真的回来了?”云溪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双手,触摸着书桌上的台灯、书籍等现代物品,眼中满是惊奇。
林慕白点点头,心中却泛起忧虑:“可是画中村民发现秘境被闯入,会不会...”
话音未落,乾坤图突然无风自动,画中景致开始变化——云雾翻涌,山形扭曲,溪水倒流!
“不好!画中世界失衡了!”云溪惊呼。
林慕白急忙上前,发现画中竟出现裂痕,仿佛瓷器破碎一般。透过裂痕,隐约可见画中村民惊慌失措,天地变色。
“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林慕白焦急地说。
云溪凝视画面,忽然道:“还记得石壁上的话吗?‘乾为天,坤为地’,天地需要平衡。画心能量因我们的出入而紊乱,需要至阴至阳之气调和。”
“如何调和?”
云溪看向窗外:“月圆之夜刚过,月光仍盛,这是至阴。但至阳...”
就在这时,天空中忽然电闪雷鸣——夏季的雷阵雨不期而至。
“闪电!至阳之气!”两人异口同声。
林慕白急中生智:“可以用导线将雷电引入室内!但我需要帮手...”
他突然想起陈老先生。这位书画鉴赏家似乎对乾坤图有所了解,或许能提供帮助。
时间紧迫,林慕白让云溪换上现代服装,二人冒雨赶往陈老先生的店铺。
已是深夜,但店铺二楼仍亮着灯。林慕白叩响店门,良久,陈老先生才开门出来,见到二人淋得湿透,尤其是见到云溪时,眼中闪过诧异。
“陈老,事态紧急,请您务必相助!”林慕白简要说明了情况。
令人惊讶的是,陈老先生并未表现出难以置信,反而长叹一声:“该来的终究来了。你们可知我为何认得乾坤图?”
老人引领二人进入内室,墙上竟挂着一幅与乾坤图极为相似的山水画!
“这是我祖父所作。”陈老缓缓道,“他曾入过乾坤图,后来凭借记忆绘出此画。我们陈家世代守护着这个秘密,就是防止画中世界失衡。”
原来陈老先生的先祖陈远,是清代一位画家,也曾偶然进入乾坤图,与画中女子相恋却无法相守。回归后,他凭借记忆绘下此画,并留下训示:若有一天乾坤图出现异常,陈家后人需相助调和。
“祖父曾说,画中世界与我们的世界通过画心相连,一损俱损。若画中世界崩溃,两个世界的界限将被打乱,后果不堪设想。”陈老神色凝重。
三人商议后,决定利用雷电之力调和画心能量。陈老取出祖父传下来的一个铜制法器——形似八卦,中心可镶嵌水晶。
“这是祖父根据画中秘境石门设计的水晶托,或许能引导能量。”陈老解释道。
带着法器,三人匆匆返回林宅。此时画中裂痕已更加明显,甚至有些地方开始褪色。
云溪根据自己对画中世界的了解,指出画心在画中的对应位置——正是瀑布后方。
“我们需要将雷电能量引导至这个点。”云溪指着画中瀑布。
陈老安装好法器,林慕白则冒险爬上屋顶,安装引雷针并用导线连接至法器。雷雨越来越猛,一道闪电划破夜空,准确击中引雷针!
强大的电流通过导线传入室内,法器上的水晶顿时光芒四射。林慕白将光芒聚焦在画中瀑布位置。
奇迹发生了——画中裂痕开始愈合,扭曲的山形恢复正常,溪水重新潺潺流动。更令人惊讶的是,画中村民似乎感知到了什么,纷纷面向瀑布方向跪拜。
雨渐歇,雷声远去,东方泛起鱼肚白。乾坤图恢复了原状,甚至比之前更加生动鲜明。
三人疲惫却欣慰地相视而笑。
云溪忽然道:“画中世界虽然美丽,但终究不是真实。我想回去了——回我自己的时代。”
陈老点头:“祖父曾说,每个时代的人都该活在属于自己的时代。我帮你研究回归的方法。”
经过数月研究,他们在陈老祖父的笔记中发现了一段记载:乾坤图能连通不同时空,但需在特定天文条件下,配合相应咒文才能开启时空通道。
次年春分,日月同辉之时,三人再聚林宅书房。云溪身着民国长衫,准备回归属于自己的时代。
“感谢二位相助,让我有幸见证这个神奇的时代。”云溪微笑道,“但我的归宿在百年之前。”
陈老吟诵古咒文,林慕白同时用法器聚焦春分第一缕阳光于画心。乾坤图发出柔和光芒,渐渐形成一道光门。
云溪挥手告别,步入光门消失不见。光门随即闭合,乾坤图恢复如常。
此后,林慕白与陈老先生成为忘年之交,共同守护着乾坤图的秘密。他们定期检查画中世界的状况,确保两个世界的平衡。
林慕白将老宅改建为民间艺术馆,专门收藏保护传统书画。乾坤图被珍藏在地下密室中,只有极少数人知晓它的秘密。
有时在夜深人静之际,林慕白会独自面对乾坤图,仿佛能听见画中流水潺潺,清风拂松。但他再未尝试入画,而是将精力投入现实中的艺术保护工作。
多年后,林慕白在一次古画修复中,发现一幅明代山水画,题跋上写着:“赠慕白兄,以念共历乾坤之谊。——云溪”
画中景致,竟与乾坤图有七分相似。瀑布旁,有两个小小人影,似在挥手致意。
林慕白微微一笑,知道那位穿越时空的朋友,终究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乾坤图的秘密继续被守护着,等待着下一个有缘人的发现。而画中世界,依旧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着,连接着天地,贯通着古今,静守岁月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