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那异常的信号干扰源并未造成实际影响,第二天清晨,我看着雅柔期待的小脸,蹲下替她理了理有些歪掉的小辫子,点头道:“嗯,去邻村一趟。”
她仰起脸,眼睛亮晶晶的。
“今天不行。”我轻声说,“你得帮娘看着家,等哥哥回来,你们一起练字,好吗?”
她嘟了嘟嘴,但还是点了点头,小手把布娃娃递到我怀里:“那你带着它,就不会孤单了。”
我愣了一下,笑着接过娃娃:“好。”
顾柏舟从田埂上走来,肩上扛着一把锄头,汗珠顺着额角滑落。他看了我一眼,语气平静:“路上小心。”
我点点头,背起装满样品的布袋,踏上了通往邻村集市的路。
集市设在一座石桥旁,几排木架搭成的摊位沿着河岸铺开,叫卖声此起彼伏。我挑了一处靠边的位置摆开样品——一小袋灵泉水稻、一篮七彩玫瑰干花,还有几颗刚采摘下来的奇异果。
不一会儿,一位穿着深色短褂的老商人踱步过来,目光在我摊前停留片刻,拿起一颗奇异果端详。
“这是什么果子?”他声音沙哑,语调却带着几分好奇。
“叫奇异果,富含维生素,对身体大有裨益。”我温和一笑,答道。
他剥开果皮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几分:“味道清甜,口感独特……你是哪里来的?”
“隔壁村的。”我心里明白这只是权宜之计,顺势将一包试吃品递过去,“若您感兴趣,我可以长期供货。”
老商人翻看着图谱,眉头渐渐舒展开,最后合上纸张,轻轻拍了拍桌面:“有意思。我姓李,在镇上有几家米行和茶铺。如果你真能做到你说的,我们可以谈谈。”
我内心欢喜,脸上却不动声色:“那就多谢李老板赏识了。”
离开集市时已是午后,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石板路上。我和林婶边走边低声交谈,她提醒我刚才那位李老板话里有话,似乎并非单纯想做生意。
我知道他话里有话,但他愿意谈,说明我们能给他展现价值从而争取机会。
她皱眉叮嘱我别太天真,那些人精明得很,不会轻易相信一个外人。
我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她一眼,坚定地说我想提出一种新模式——以货换地。
林婶怔住,我解释道:让他们提供一部分闲置土地,由我来种植高产作物,收益分成。这样他们不用亲自劳作,也能获得稳定收入,而我能扩大种植规模,形成良性循环。
听完后,她眼神复杂地看着我,最终叹了口气,没再劝阻。
回到村里已是傍晚,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天边的云层。我径直走向护田队临时设立的议事屋,推开木门,几位核心成员已经坐在里面等待。
“悦娘回来了。”老张头抬头看了我一眼,“怎么样?”
我坐下后,从布袋里拿出那份种植图谱,摊在桌上:“谈了几家,初步意向已经有了。”
“有个姓李的商人,镇上有几家铺子。”我指着图谱上的几个关键数据点,“他说如果我们能稳定供货,愿意出两倍市价收购。”
“那咱们凭什么相信他们?”一个年长些的村民皱眉,“万一他们拿了我们的东西,转头就不认账呢?”
“所以我准备了一个方案。”我环视一圈,语气坚定,“我想提议‘先试种一小块地’,由他们提供土地,我们负责种植,收益五五分。如果效果好,再逐步扩大规模。”
“那要是他们中途变卦呢?”又有人问。
“我们会签一份契约。”我从布袋里拿出一张由系统打印出来的合同模板,“用文字写清楚条款,签字画押,将来出了问题也有据可依。”
众人陷入沉思,气氛一时凝重。
“可是……”林婶终于开口,“咱们自己都还没完全稳住,现在还要往外扩张,会不会太冒险了?”
我点点头:“我知道大家担心什么。但我们不能只想着守住这一亩三分地,那样永远都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我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金黄的稻田:“只有当我们变得更强,才能真正保护这片土地。而且,我也不是让大家全都参与,愿意的人可以先试试,不愿意的也不强求。”
房间里安静了一会儿,老张头率先开口:“我愿意试试。”
紧接着,又有几个人陆续表态支持。
我松了口气,知道第一步已经迈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