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院子里,手里握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系统里的几样种子和几本小册子。顾柏舟在旁边帮我检查行囊,动作轻柔却一丝不苟。
“都带齐了。”他抬头看了我一眼,声音低沉,“路上小心。”
我点点头,把布包背好,转身看向孩子们。顾承安拉着我的衣角,仰着小脸:“娘,你什么时候回来?”
“等娘把事情办完就回来。”我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你和妹妹要听爹的话,乖乖吃饭,不许调皮。”
顾雅柔站在顾柏舟腿边,小手紧紧抓着他的裤脚,眼睛湿漉漉的,却没哭。她懂事得让我心头一酸。
“我们会等你的。”顾柏舟轻声说。
我深吸一口气,把不舍压下去。为了进一步扩大新作物的种植范围,也为了寻找那个叫沈的南方旅人所说的家乡,这一趟我必须去。
李商人已经帮我安排好了路线,也联系了几个中转的商队,可以顺路带我过去。那旅人叫沈,他说他的家乡在南方,气候湿润,适合多种作物生长。我需要亲眼去看看,也想在那里找到愿意合作的农户。
临行前,顾柏舟塞给我一个小小的布袋,里面装着一个用红绳系着的平安符。他没说什么,只是说:“带上这个,一路平安。”
我握了握那个符,点点头,转身踏上路。
一路南行,天气渐渐热了起来,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泥土味。我跟着商队走,每天赶路的时间不长,但节奏很稳。
第三天傍晚,我们在一个小镇上歇脚。这里地势低洼,水田纵横,空气中带着一股稻香。我站在客栈门口,望着远处一片片整齐的水田,心里忽然生出一种熟悉又陌生的亲切感。
“你是种田的?”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我回头,看到一个中年男人,皮肤黝黑,穿着粗布短褂,手里拎着一把镰刀,正站在门口看着我。
“算是吧。”我笑了笑,“你呢?”
“我就是种田的。”他走进来,把镰刀靠在墙上,“看你在门口站了半天,盯着田看,就知道你懂这个。”
我好奇地问:“你种的是什么?”
“水稻。”他擦了擦脸上的汗,“不过我还在试种一种新品种,是听一个商人说的,叫什么……紫心萝卜。”
我眼睛一亮:“你也听说过紫心萝卜?”
他点点头:“那个商人说你们那边有种神奇的萝卜,颜色是紫色的,味道又甜又脆,还能抗病虫害。我想着,既然这里水田多,气候也合适,就试着种一点。”
“你试种了多久?”
“快一个月了。”他叹了口气,“但长得不太好,叶子发黄,根也不结实。”
我立刻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你用的种子是自己留的,还是买的?”
“买的。”他说,“那个商人给的。”
“他有没有告诉你怎么种?”
“就说是耐旱的,我以为水田不合适,就改种在旱地上了。”
我明白了。紫心萝卜虽然耐旱,但并不是完全不能种在水田里。只要控制好水位,它反而能长得更好。
“你愿不愿意试试别的方法?”我问他。
他狐疑地看着我:“你会?”
“我种过。”我点头,“而且我还有种子。”
他犹豫了一下,终于点头:“行,你要是愿意教我,我愿意试。”
我笑了:“那我们就合作吧。”
接下来的几天,我跟着他去了他的田地,帮他调整了种植方式。我把系统里的紫心萝卜种子分了一小部分给他,又教他如何控制水位、施肥的频率。
他叫周大山,是个老老实实的农户,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种了一辈子田,听闻紫心萝卜后便起了试种的心思。
“你为什么愿意教我?”他一边翻土,一边问我。
“因为我需要人。”我说,“我想扩大种植范围,但一个人做不了那么多事。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合作。你负责种,我负责提供种子和技术,收成后我们分。”
他愣了一下:“你不怕我偷你的种子?”
“不怕。”我看着他,“因为你是个老实人。”
他笑了,笑得眼角都皱了起来:“你这话说得,让我都不好意思偷了。”
我们就这样达成了合作。他成了我在南方的第一个伙伴。
离开那个小镇时,我心情轻松了不少。这一趟,不只是为了见沈,更是为了寻找更多愿意一起努力的人。
我知道,前方还有更多像周大山一样的人,他们或许没有太多学问,但对土地有感情,愿意尝试新的东西。
我握了握胸前的平安符,心里想着顾柏舟和孩子们。这一趟,我会把新的希望带回来。
商队继续南行,我坐在车上,看着窗外的稻田在夕阳下泛着金光。远处,一群白鹭从田间飞起,翅膀划过天际,像一道优美的弧线。
我忽然觉得,这一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