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从县长秘书崛起 > 第143章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3章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沈风波澜不惊。

他很清楚罗振华的道歉是真是假。

因为飞建集团已经被逼到了悬崖边上。

高天明和马卫军的倒台让他们失去了最大的政治靠山。

而之前窃取“芯华科技”技术的丑闻,更是让他们在行业内声名扫地。

如今的飞建集团,就是一只拔了牙的老虎,急需一个项目来重振声威和急需一个强有力的政治盟友来修复形象。

而沈风和他的北川项目,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换句话说,沈风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

是死是活,全在沈风一句话。

“罗董言重了。”

沈风淡淡地说:“高天明是他个人行为与集团无关。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他轻轻地将这件事揭了过去。

罗振华心中一喜,知道对方这是给了他一个台阶下。

他连忙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夹,双手呈上。

“沈书记,这是我们集团连夜赶制出来的关于文昌巷项目投标的初步方案,请您过目。”

“另外,”罗振华凑近一步,压低了声音,像是在说什么秘密。

“高天明和马卫军这条线,在集团内部还有一些不干净的‘尾巴’。我已经让人整理成了一份材料,算是我们飞建集团送给沈书记的一份‘见面礼’。”

他这是在递“投名状”了。

用前任的黑料,来换取自己的投诚。

好手段。

沈风心中冷笑,脸上却露出了微笑。

“罗董有心了。不过我们北川办事只讲规矩,不讲人情。飞建集团有实力有诚意,我们欢迎。至于投标,还是要按照原则来。谁的方案最好,谁的技术最过硬,项目就给谁。”

他没有接那份所谓的“礼物”,而是把话题又拉回了“规矩”上。

罗振华是个聪明人,立刻就明白了沈风的意思。

对方这是在告诉他:你的示好我收到了,但想拿项目,还得凭真本事。

“我明白!我明白!”

罗振华见好就收,连连点头。

“我们一定严格遵守北川的规矩,拿出最好的方案,公平竞争!”

沈风点了点头,站起身。

“那我就预祝罗董,能在北川马到成功。”

这是端茶送客的意思了。

罗振华识趣地告辞。

走出市委大楼坐进车里,罗振华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已是一片冰凉。

这位年轻的沈书记,远比他想象得更难对付。

全程云淡风轻,不急不躁,却把每一个节奏都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里。

既给了你面子,又守住了底线。

让你感觉如沐春风,却又时刻能感受到那份不容置疑的威压。

“董事长,我们……”身边的秘书小心翼翼地问。

“按沈书记说的办。”

罗振华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通知技术部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拿出来。文昌巷这个项目我们不仅要拿下,还要干得漂亮!”

这是飞建集团唯一活下去的机会。

也是他唯一能向那位年轻人,纳上“投名状”的机会!

罗振华眼里爬上狠色。

那些挡路的东西,是时候该收拾收拾了!

……

京城,全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高峰论坛的邀请函如同一块投入江洲官场这池春水里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未散。

赵启明拿着沈风圈定的那份人事推荐名单,走进了省委新任一把手周书记的办公室。

整个过程比他想象得要顺利得多。

周书记只是平静地听着他的汇报,目光在那几个名字上停留了片刻,便点头说:

“沈风同志的眼光我是信得过的,就按这个意见去办吧。”

没有丝毫犹豫,没有半点折扣。

赵启明走出省委大楼时,后背依旧有些发麻。

周书记点头的背后是沈风如今在江洲乃至更高层级中那沉甸甸的话语权。

这份话语权,是靠着掀翻马卫军、高天明、孙德江等一众大佬的赫赫战功换来的。

北川的天,真的不一样了。

沈风却无暇顾及江洲官场的人事变动。

他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即将到来的京城之行。

“李哲楷这个人我从我电视台圈子里的朋友那里打听了一下。”

韩家的私宅里,韩佳毅为沈风泡上一壶刚从福建空运来的金骏眉,茶香袅袅。

“他和你不一样。你是从基层一步步打上来的,靠的是实打实的政绩和一往无前的魄力。而他是天生的‘圈内人’。”

“他的父亲是上一届沪海市的老领导,虽然已经退了,但门生故旧遍布沪海。”

“他的母亲是华尔街一家顶级投行的合伙人。他本人从京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后,直接进了那家投行,短短几年就做到了高管。然后才以‘引进人才’的名义空降到沪海进入政坛。”

韩佳毅顿了顿,美眸里但又毫不遮掩。

“所以他这个人身上有官二代、金融精英、海归的标签,他所倡导的‘全面拥抱国际资本’‘金融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模式在沪海乃至全国都拥趸众多。”

沈风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

“一个没有在基层摸爬滚打过的人永远是隔着一层玻璃的。他们看得清数据,却看不懂人心。”

“我担心的也正是这个。”

韩佳毅握住他的手。

“他们不懂,所以他们无所畏惧,也更加没有底线。”

“在他们眼里,一切皆可为资本,一切皆可为交易。这次论坛名为路线之争,实为你和他两个人的生死之战。”

“你赢了,你的‘保街修隧’模式可能会成为国家战略。”

“他赢了,你就会被贴上‘保守、封闭、不懂经济’的标签,政治前途将受到重创。”

沈风反手握住妻子微凉的手,心中一片温暖。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放心,你丈夫我还没输过。”

接下来的几天,沈风把自己关在书房,谢绝了一切不必要的应酬。

他没有像其他干部那样,让秘书和笔杆子代劳准备发言稿,亲自构思,反复推敲。

他自己就是笔杆子出身,没有人比他更懂得怎么造势。

这天深夜,当沈风刚刚敲定发言稿的最后一句话时,他那部加密的私人手机突然“嗡”了一声。

是一条短信,来自一个完全陌生的号码。

没有称呼,没有落款,只有一句诗。

“黑云压城城欲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