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网游动漫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第4章 长春市《二道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东北大地的中心,吉林省省会长春市的东部,坐落着一座独具特色的城区——二道区,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独特的文化脉络。

一、区域概况

二道区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其位于东经125°21′24″至125°27′12″,北纬43°50′60″至43°57′36″之间 。它东与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接壤,西靠伊通河东岸,南与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接壤,北与宽城区、长春新区、长春经济开发区北区、九台区东湖镇接壤。目前,二道区直接管辖区域面积为90.87平方千米 ,在这片不算辽阔却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生活着许多居民,他们在此安居乐业,共同描绘着二道区的发展蓝图。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二道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那时长春聚落初步形成,名为宽城子。在宽城子东边有条伊通河,1825年(清道光五年),长春厅衙署从新立城迁至宽城子。1865年(清同治四年),宽城子开始筑城,城墙四周共有9个城门,南门叫全安门,南门外便是伊通河,河东岸与全安门隔河遥遥相对的是荒凉的河滩地和水泡子。当时,人们习惯把伊通河称为头道河,而把二道区境内与伊通河平行的另一条小河称为二道河子。这便是“二道河子”名称的由来,也为后来二道区的得名埋下了伏笔。

二道区地域形成于沦陷时期。1934年伪新京特别市在伊通河东岸设和顺区、东站区、东荣区等 。其中,和顺区这个名字与二道河子息息相关,当年沿二道河子河岸边有条街叫顺河街,后来顺河街慢慢叫成河顺街,再后来又演变为和顺街,和顺区即因和顺街而得名。国民党统治时期,继续沿用和顺区这一称呼。当时二道区形成初期的范围是:南至岭东路,北至长春东站,东至乐群街,西至伊通河畔 。据说因这一区域呈半面形,所以也叫“一面街”(指今临河街一带),二道区街路名中“条”的由来,便是从一面街开始的,如临河街以东的第一个胡同叫“临河一条”,依此类推到临河八条。

在沦陷时期,二道区是典型的中国人居住区,其最初规划呈“井”字形,纵、横各个单元相通,每个单元依靠一条街。但当时居民房屋低矮拥挤,城市基本设施极差,又地处伊通河东岸低地,城区长期受夏季洪水和地下水位过高的困扰。而且,日本在二道河子推行殖民统治,对每一条街路都冠以殖民主义名称,如“和顺”是顺利推行大和民族奴役满洲的简称;“东盛”是东亚兴盛的简称;“民丰”中“民”指大和民族,“丰”是侵略奴役之丰;“信和”是信奉大和民族的简称(解放后改为福安街);“乐土”是王道乐土的简称(解放后改为乐群街);“圈道”(解放后改为环城路)是大东亚共荣圈的简称 ,还有类似东亚共荣的东荣大路、东荣大桥等,这些都深深烙印着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奴化东北的政治野心。

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解放长春,建立市民主政府,二道区在和顺、东荣两个区民主政府的管辖之下 。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和顺、东荣两区合并成立二道河子区 。1950年,和顺区改称第五区。1955年,将宽城区的八里堡办事处并入和顺区,同年,因“和顺”两个字带有殖民统治的色彩,所以改称二道河子区 。1995年,长春市行政区划调整,将原双阳县的四家乡、劝农山镇、泉眼乡和郊区三道镇划归二道区,全区总面积增至511.3平方公里,同年,二道河子区略去“河子”二字,更名为二道区 。2010年9月,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成立,二道区四家子乡、劝农山镇、泉眼镇78%面积划归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管理 。2023年,调整八里堡、远达2个街道管辖范围,增设东惠街道。

在这片土地的历史长河中,虽难以列举出如其他着名历史文化名城那般广为人知的历史人物,但每一位在此生活、奋斗过的居民,都用自己的方式为二道区的发展添砖加瓦,他们是这片土地历史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从早期闯关东来到此地定居的先民,到为城市建设挥洒汗水的工人,再到如今为二道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创业者,他们的故事共同构成了二道区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

三、乡镇简介

目前,二道区下辖英俊镇1个镇 。

- 英俊镇:地处长春市东部,是二道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较为便利,与周边区域联系紧密。英俊镇的发展兼具农业与工业特色,在农业方面,以种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为城市提供新鲜的农产品。镇内有不少蔬菜种植基地,运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保证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在工业领域,英俊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了一些制造业和加工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吸纳了当地众多劳动力就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英俊镇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设施逐渐齐全,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此外,英俊镇还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留了一些自然景观和田园风光,成为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如一些农家乐,游客可以在此体验采摘、品尝农家菜等乡村生活乐趣。

四、必游景点

1. 劳动公园:这座公园有着独特的历史和迷人的景色。它在沦陷时期叫“莲花泡”,因泡子里生长着莲花而得名 。如今,已被改造成供群众休憩的免费公园,成为了二道区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公园内湖水清澈,湖面上荷叶田田,莲花盛开时,满湖的粉色花朵与翠绿荷叶相互映衬,美不胜收。公园内绿树成荫,有许多蜿蜒的小径,人们可以漫步其中,享受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此外,公园还设有健身区域、儿童游乐设施等,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无论是清晨锻炼的老人,还是周末游玩的家庭,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2. 长春国际物流经济开发区:虽然它主要以经济发展为导向,但也有着独特的参观价值。这里汇聚了众多物流企业和商贸公司,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之一。来到这里,可以看到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和繁忙的货物运输场景,了解物流行业的运作流程。开发区内的建筑风格现代简约,规划布局合理,展现出了二道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活力与成就。对于对物流行业感兴趣或者想要了解城市经济发展的游客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3. 长春革命烈士纪念馆:该纪念馆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52年建成的长春革命烈士陵园 。历经多年发展,1998年市区周边散葬的烈士陵墓统一迁移至此。这里集中安葬了早期民主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912位革命烈士,其中无名烈士524位,朝鲜人民军烈士79位 。走进纪念馆,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馆内陈列着众多烈士的遗物、事迹介绍等,通过这些展品和资料,人们可以深入了解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历史,感受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伟大情怀,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

五、古刹、寺庙与道观

在二道区,虽没有声名远扬的大型古刹、寺庙与道观,但分布着一些小型的宗教场所,它们默默承载着当地部分居民的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这些场所建筑风格质朴,虽规模不大,却也有其独特的韵味。每逢宗教节日,周边的信徒会前来祈福、诵经,香火虽不旺盛,但也为二道区增添了一份宁静祥和的宗教文化氛围,成为了二道区多元文化的一部分。

六、历史遗址

二道区留存着一些见证其历史变迁的遗址。比如,曾经的二道河子河道遗址,虽如今河水早已干涸,但它承载着二道区的历史记忆,见证了这片土地从昔日的乡村田野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区域的过程。还有日伪时期留下的一些建筑遗址,这些建筑风格带有明显的殖民时期特征,它们是日本侵略东北的历史见证,时刻提醒着人们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虽然这些遗址有的已破旧不堪,但它们对于研究二道区的历史、日本殖民统治历史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

七、民俗风情

二道区的民俗风情充满浓郁的东北特色。在传统节日方面,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一进入腊月,大街小巷就充满了节日的氛围。家家户户开始忙着采购年货,做粘豆包、蒸年糕等传统美食。到了除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桌上摆满了各种丰盛的菜肴,如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等东北特色美食。饭后,孩子们会出去放鞭炮,大人们则聚在一起聊天、看春晚,共度温馨的夜晚。元宵节时,人们会吃元宵,街头还会有舞龙舞狮表演,热闹非凡。端午节,人们会包粽子、插艾草,以祈求平安健康。

在民间艺术方面,二人转是深受居民喜爱的艺术形式。演员们在舞台上载歌载舞,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夸张的表演动作和独特的唱腔,讲述着生活中的故事,常常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大秧歌也是二道区常见的民俗活动,无论是在公园还是广场,都能看到人们身着鲜艳的服装,手持彩扇或手帕,在欢快的锣鼓声中扭起大秧歌,展现出东北人民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此外,二道区还有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如剪纸、刺绣等,民间艺人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创作出精美的作品,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八、特色美食

1. 东北炖菜:这是二道区极具代表性的美食,以食材丰富、味道浓郁着称。常见的有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排骨炖豆角等。猪肉炖粉条选用肥瘦相间的猪肉和爽滑劲道的粉条,猪肉的油脂融入粉条中,粉条吸收了肉香,吃起来软糯可口,令人回味无穷。小鸡炖蘑菇则是将鸡肉与榛蘑搭配,榛蘑独特的香气为这道菜增添了别样的风味,鸡肉鲜嫩,汤汁浓郁,十分下饭。

2. 锅包肉:这道美食在二道区也备受欢迎。它以猪里脊肉为主料,将肉切成薄片,裹上面糊,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再用白糖、醋、番茄酱等调制的糖醋汁进行翻炒,使肉片均匀地裹上酱汁。锅包肉外酥里嫩,酸甜可口,咬下去“嘎吱”作响,是一道男女老少都喜爱的菜肴,常常出现在家庭聚会和餐馆的餐桌上。

3. 粘豆包:用黄米面或糯米面做皮,红豆沙做馅,经过蒸制而成。粘豆包口感软糯,豆馅香甜,具有浓厚的东北特色。在过去,它是东北人冬季储存的主要食物之一,如今依然是二道区居民喜爱的美食,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在锅中煎一下,外皮变得酥脆,别有一番风味。

4. 雪衣豆沙:这是一道造型独特、口感甜美的甜点。以豆沙为馅,外面裹上一层打发的蛋清,放入油锅中炸至表面金黄。雪衣豆沙外形圆润洁白,宛如雪团,入口即化,豆沙馅的香甜与蛋清的松软完美结合,是餐桌上的一道亮点,尤其受到孩子们和女士的喜爱。

九、旅游指南攻略

1. 最佳旅游时间:二道区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魅力。春季(3 - 5月),万物复苏,劳动公园里的花朵竞相开放,是赏花踏青的好时节;夏季(6 - 8月),气候相对凉爽,适合前往公园游玩,还可以在伊通河畔散步,感受河水带来的清凉;秋季(9 - 11月),天高气爽,此时可以去英俊镇体验采摘水果的乐趣,欣赏乡村的田园风光;冬季(12 - 2月),虽然天气寒冷,但可以体验东北特色的冰雪项目,如滑冰、滑雪等,感受冰雪世界的魅力,而且春节期间还能感受到浓郁的节日氛围。

2. 交通指南:二道区交通便利。如果是乘坐飞机抵达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可以选择乘坐机场大巴,有多条线路通往二道区;也可以乘坐出租车,直接到达目的地;还能先乘坐地铁,再换乘公交或打车。若是乘坐火车,长春站和长春西站距离二道区都不算太远,从火车站出来后,可通过地铁、公交车或出租车前往二道区各个景点。在城区内,公共交通发达,有多条公交线路贯穿全区,方便游客出行。此外,游客还可以选择租车自驾,这样能更自由地游览各个景点。

3. 住宿推荐:二道区有各种档次的住宿可供选择。追求高品质住宿体验的游客,可以选择位于吉林大路附近的酒店,这些酒店设施齐全,服务周到,周边商业氛围浓厚,出行和购物都很方便。若想体验当地的生活氛围,可选择一些位于居民区附近的民宿,价格相对较为实惠,还能感受到二道区的风土人情。预算有限的游客,可以选择经济型酒店或快捷酒店,如汉庭酒店、如家酒店等,这些酒店分布在各个主要区域,性价比高,出行便利。

4. 游玩路线规划: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安排3 - 5天的行程。第一天,可以前往劳动公园,欣赏自然风光,感受当地居民的休闲生活;第二天,去长春革命烈士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第三天,到长春国际物流经济开发区,了解物流行业的发展;第四天,前往英俊镇,体验乡村生活,品尝农家美食;第五天,在城区内逛逛,购买一些特色纪念品,如剪纸、刺绣等手工艺品。如果时间有限,也可以选择1 - 2个景点重点游览,如劳动公园和长春革命烈士纪念馆,这样能更深入地感受二道区的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

长春市二道区,它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着现代的活力。无论是探寻历史遗迹,还是品尝特色美食,亦或是感受民俗风情,这里都能给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二道区将不断发展,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吸引更多的人前来了解它、爱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