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悲臣伤,范景文等人也在心里默默计算着。
他们估摸着,要完成如此规模的蓄塘工程,大约需要百万民夫,耗时三月有余。
如此多的人力与时间投入,就算只是围个堤坝,一千多万两银钱恐怕都不够;
更何况还要在内部挖塘,这一千一百万两银钱,估计还不够。
也就是说,皇帝陛下给出的这一千一百万两银钱,可能仅仅只是支付给民夫的工钱,还没算上粮食以及各种工具的费用。
一众人等,皆是面露伤心落寞之色。
堂堂大明,如今竟沦落到需要皇帝卖地筹钱的地步。
他们不禁扪心自问,自己身为臣工,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一时间,偌大的殿内安静得落针可闻,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王承恩在一旁,也掰着指头细细算着这笔账。
震天雷可不便宜,在天启年间的时候,一枚就需要三百两银子。
后来卢大匠改良了配方,将药量增加两倍,陶罐也换成了钢盒,价格至少得算一千两一枚。
卢九德总共用掉了一万一千零二十三枚震天雷,这一算下来,光是震天雷的花费就达到了一千一百万零两万三千两银钱。
至于人工费用,倒不用额外计算,因为内臣们本就有俸禄。
还有那四台机器、龙门吊和天桥,这成本实在难以计算;
那些焦炭和石油的费用,也不知该如何核算。
王承恩粗略估算,就算把这些杂七杂八的费用都算成一百万两,总花费也得有一千二百万两银子。
他越算越咂舌,心里直犯嘀咕:
真是太贵了啊!
朱有建见众人这般模样,轻轻摆摆手,再次说道:
“花就花掉吧!
只要永定河域的百姓今后不再遭受水患之苦,朕也算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天下人!
诸位爱卿若还有其他事情,一并讲来!”
朱有建心中早有盘算。
他本想着,大抵可以拿山西大旱之事做文章。
反正如今“降雨弹”已经研制成功,虽说解决干旱问题有些难度,但缓解一下旱情总是能做到的。
到时候再想办法挖水库,应该就能妥善应对了。
果不其然,范景文适时提起了山西大旱的事情。
朱有建顺势问道:
“依诸位之见,这旱情该如何解决?”
六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后说道:
“当务之急是需要救济灾民。
山西连年战乱,好几年都不太平,耕地大多都已抛荒,人口也稀少。
眼下只需发放些粮食,让百姓们有口饭吃就行。
至于解决干旱嘛,古人大多采用求雨的方式来缓解,多下几场雨,旱灾自然就没了。”
刘理顺听了,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他小心翼翼地说道:
“回陛下,古人求雨多有谬误之处。
往往是十场求雨,只有一场可能降雨,而且降雨范围也不广,旱情依旧难以解除。”
“照这般说来,只要山西全境能降雨个几场,旱情就能解除了?”
朱有建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降雨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后续还需要多挖水库来蓄水呢。
范景文轻轻叹了口气,说道:
“陛下,若能让、山西全境降、一场透雨,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可惜啊,这谈何、容易!”
众人皆重重地叹了口气。
自崇祯十五年冬季起,山西便滴雨未下,直至去年秋季,才有急报传入京城。
可那时朝廷囊中羞涩,既无钱粮可拨,又逢闯贼作乱,这才落得如今这般艰难境地。
朱有建眼睛瞬间一亮,心中暗忖:
“嘿,一场雨就够了?
这有何难!”
“陛下,去岁十月里,山西还爆发了蝗灾。
臣等以为,今年恐怕蝗灾又会再次降临。
到那时,百姓恐怕连树叶都难以寻觅充饥啊!”
刘理顺满脸忧虑地再次说道。
朱有建顿时愣住了,仿佛被五雷轰顶一般。
这都什么天崩地裂的开局啊!
旱灾肆虐三年未止,如今又面临蝗灾威胁,老天爷莫不是在故意捉弄他?
“刘爱卿如何确认的?”
朱有建急切地问道,目光紧紧锁定刘理顺。
刘理顺微微转头看向凌义渠,轻轻点了点头。
凌义渠会意,赶忙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包裹,缓缓展开,里面赫然是一堆黄土。
他指着黄土解释道:
“陛下,臣等在这土里发现了蝗虫卵壳。
那些蝗虫已然飞走,按照蝗虫的孵化周期推算,大抵在十月中旬,它们就会成熟。
到那时,唉……”
朱有建听闻蝗虫要到十月中才能成熟,心中忽然涌起一阵欣喜。
他想起了前世巴铁闹蝗灾时,华夏送去十万只鸭子成功解决蝗灾之事。
如今蝗虫尚未成熟,嘿嘿,顺义养殖场有五万麻鸭,正好拿这些蝗虫当作养料。
如此一来,今冬的鸭蛋可就不愁啦!
“诸位爱卿,前日下雨之事,你们可知晓?”
朱有建心中安定下来,反而提起了下雨的事。
黄守才赶忙回道:
“臣等知道。
京中已有五个月未曾见一滴雨了,初六那场雨下得十分通透,想来京中不会再受干旱之苦了,真是场及时好雨啊!”
朱有建微微颔首,心中已有计较。
“那就好,反正后续还有那种云层,索性就在北直隶都下一场雨。
反正花费些炮弹罢了,问题不大。”
他在心里盘算着,已然有了大致的计划。
“承恩,”
朱有建转头吩咐道,
“给六位爱卿备膳。
再备上千份军粮,让他们带着。
大明天下水患频仍,他们身为天下行走,重任在肩,可不能累垮了身体!”
朱有建这般说着,便不再提及旱情与蝗灾之事。
范景文等人心里明白,这两桩天灾并非人力所能轻易解决。
当下能做的,不过是尽力让百姓免于饿死,而后静候老天开眼,早日终结这场场天灾之苦。
朱有建却在思量麻鸭的事情,增雨队入晋后,终归有地方可以降雨,蝗虫可能也能得到成长;
那么麻鸭入晋也要尽早安排才好,真等蝗虫成年,能够飞在空中,麻鸭想吃也吃不到啊!
况且成年蝗虫,麻鸭也不一定会吃,待之后赶紧召顺义管事来才是。
皇庄大食堂没有完全建成,但是几百人一轮用膳不成问题,王承恩亲自领着范景文等去大食堂。
范老大人是实干家,对于吃食没有要求,却给大食堂惊艳到了。
简单的吃食居然可以好多花样,忽然有了情绪:
大明百姓有福了,番薯居然可以这般吃,真不错!
干粮备的很有意思,都是粉末:
羊肉干磨粉,骨头粉,粟米粉,土豆粉,糯米粉,盐粉混合起来,每份五斤,还有指导食用说明。
朱有建之前有说,这群天下行走都是能做事的,对吃食不讲究,得给他们将营养搭配好,别事情还没有干出来,人先倒下了。
范景文等自然不知道,皇帝怕他们倒下,已经为他们着想到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