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尚未散尽,营地外已传来马蹄踏碎露水的声响。昨夜那封密信的内容仍在我心头萦绕不去,而今日,江湖人的敬意与感激便如潮水般涌来。
我站在营帐前,望着远处蜿蜒的小道,心中却无法真正轻松。景轩昨晚说要前往盛京查探天机阁的秘密,可眼下,我们还不能立刻启程。江湖人尚需安抚,盟主虽死,但铁血盟的阴影仍未彻底散去。
“云姑娘。”墨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一身戎装未卸,神色却比昨日多了几分松弛,“逍遥派掌门求见。”
我点点头,整理了下衣袖,缓步走入接待的庭院。阳光透过树影洒落,斑驳地映在石板上,仿佛一切都归于平静。
逍遥派掌门依旧是一身青衫,眉宇间透着豪气。他一见我便拱手作揖:“云姑娘此番义举,令整个江湖扬眉吐气。老夫虽不问世事多年,但今日也愿亲自前来致谢。”
“掌门言重了。”我回礼,语气平和,“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可这‘该做’二字,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他叹息一声,随即又展颜一笑,“逍遥派弟子皆感佩不已,若日后有用得着的地方,尽管开口。”
我颔首,正欲回应,他却又低声补充了一句:“不过,江湖之事未必就此终结。铁血盟虽灭,但其背后牵连之人恐怕不止一个皇后。”
我心头一紧,面上却不显。
“江湖之中,还有些势力未曾浮出水面。”他说这话时目光微敛,似有深意,“有些人,或许只是换了张脸继续藏身暗处。”
我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多谢掌门提醒,我会留意。”
他点头离去后,我独自坐在院中,思绪翻涌。江湖敬我为英雄,可我知道,真正的敌人,从来不在明处。
午后,城中设宴,以谢恩情。百姓们自发筹备酒席,街巷之间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我与景轩、墨羽、青璃一同前往,人群早已将宴会厅围得水泄不通。
“快看,那就是打败铁血盟的云姑娘!”有人低声议论。
“她真年轻啊……”
“听说七皇子也来了,真是郎才女貌。”
我听着这些话,心中却有些恍惚。曾经那个躲在山林里,因一句恶语就红了眼眶的少女,如今竟成了众人敬仰的对象。
宴席开始,宾客满座。景轩依旧谈笑风生,墨羽守在一旁,青璃则与几名江湖女子交谈甚欢。我端坐席间,偶尔应和几句,更多时候只是静静听着。
忽然,一名侍女悄悄走近,在我耳边低声道:“有人托奴婢转交一封信。”
我微微蹙眉,接过信,不动声色地展开。字迹潦草,只有一句话:
“鹰形玉佩,非皇家之物,乃昔日谋士遗物。”
我猛地抬头,四下望去,却只见人影交错,谁也无法辨认是谁递来的信。
我将信折起,收入袖中,心绪愈发复杂。
晚宴结束后,我们在大厅中接受江湖豪杰赠送的牌匾。那是一块沉甸甸的檀木匾额,上书“护国卫民”四个大字,笔力遒劲,气势磅礴。
“这是大家的一片心意。”一位年长的侠客上前说道,“你们救了江湖,也救了我们这些人。”
我轻轻抚过匾额边缘,指尖触到木质的温润,心中竟泛起一丝酸涩。
“我们会好好安置它。”我说。
揭牌仪式举行时,人群围拢,鼓乐齐鸣。我站于景轩身旁,看着匾额被缓缓揭开,阳光洒落在金色的字体上,熠熠生辉。
就在这一刻,人群中那位白发老者缓缓点头,眼中似有欣慰,又似有隐忧。他并未靠近,只是远远站着,像是等待着什么。
我没有上前询问,只是默默记下了他的模样。
夜色渐浓,人群散去,我独自站在庭院中,手中握着那枚鹰形玉佩。它贴着肌肤,温热如初,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尘封已久的故事。
“你还在想那封信的事?”景轩不知何时来到我身边,声音轻柔。
我点头,“有人告诉我,这玉佩并非皇家之物,而是昔日谋士所留。”
他闻言,神色微凝,“谋士?哪位?”
“我不知道。”我摇头,“但我想,答案应该就在盛京。”
他沉默片刻,伸手握住我的手,“那我们就尽快出发。”
我靠在他肩上,感受着他身上传来的温度,一如往昔。可我知道,这一路前行,不会再是单纯的江湖儿女情长,而是权谋与生死交织的棋局。
“你说,江湖真的能太平吗?”我忽然问。
他没有立刻回答,良久才道:“只要你我在,就一定会尽力守护它。”
我闭上眼,听风穿林梢,吹动檐角的铜铃叮当作响。
而就在这时,远处忽有一道黑影闪过,动作迅捷,仿佛刻意避开视线。我猛然睁眼,却只见夜色沉沉,再无踪迹。
我皱眉,刚欲唤墨羽,却听见身后传来一声轻叹:
“你觉得,江湖真的会感谢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