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带,3600年历史。
漆,3500年历史。
伞,3100年历史。
钟,2700年历史。
铁犁,2600年历史。
分型栽培、精耕法,2400年历史。
算筹,2500年历史
铸铁,2500年历史。
……
百花的科技树从三皇时代来看,那是非常明显的,是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即先进的科技先少量使用,然后随着时间推移,先进生产力大规模代替落后生产力。
因为科技是仙法,老祖宗不喜欢无偿的告诉别人,甚至只愿意传给子孙。因此,先进生产力代替落后生产力的过程,往往也是改朝换代的过程。
因为时间的滤镜,古人把位置不传给自己后代的做法叫做禅让,是先王美德。但仔细想想,真的是美德吗?不是被迫的吗?
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前,农业的发达情况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家强大的情况。以尼罗河为例,那里的人为了清楚河流的水位,发明了测量水位的奔奔石。而奔奔石后来还被一位瀛洲漫画家画入了漫画中,被设定成了七神器之一,是寄宿法老灵魂的法器。
人们喜欢将赖以生存的事物冠以神力,奔奔石是如此,李德胜还是如此。而在百花,历法也是如此。
在人类社会,特别是百花的上古社会,百花贵族为了传承历法,会将历法编造成神话。而无一例外的,在农业发展的后期,伟大的百花帝王都有制定历法的功绩,因为这实在是特别重要的东西。
百花文明很早之前就发明了农业,而在刚刚发明农业的时候,其实农业只是上古先民的无意之举,他们务农只是副业,主业还是打猎、打渔加上采集。
最先进的生产力从有意识筛选种子开始,人们挑选强壮的种子进行种植,因为这种经验科学式的纯化实验,所以种植物的基因一点一点发生了变化。
变化是缓慢的,而随着外文明降临,他们将月亮占为己有后,地球磁场的变化让天气成为了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那时,人们已经不过多关注种子了,那是一场几千几万年的长跑,收益太漫长。但根据天气制定的历法是短跑,是只要正确就能激发大量生产力的仙法。
中三皇时代就是数学的时代,百花先民开始认识到数学,并利用数学对历法进行生产。
因为象形文字无法画出形象复杂的神只,所以虚幻的神只在越是唯物的百花,神力就越是虚弱。
真正能够流传到后世的神只一共两类:神化的上古先民;宋明时代,生产力发展陷入瓶颈,人们的观念从唯物转为唯心,文明持续陷入衰落,人造神只出现。
木炭青铜,机械文明初始。
水利铁器,机械文明初光。
百花先民乃至散布在各个大洲的先民,他们都有一定的青铜科技树,只不过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实在是曲折,一些子文明还没有发展出来,就被环境遏制住了喉咙,或被天灾消灭了。
百花和各个大洲的文明水平拉开距离就是在秦汉时代,秦汉时代已经有成熟的铁器技术了,甚至还有成熟的水利器械技术。
但这类技术在此刻都还是实验室技术,只有少量产品,距离规模化生产还有不少的距离。
让嬴政拿着水行炼丹法去炼丹,几百年都不一定够用。因此璃月为了实现自己画的饼,她为大秦的科技进行了加速,科技加速作用在天、地、人上。
天琢磨不清,似有似无,它代表技术。
地有形有质,自然生成,它代表生产资料。
人既是人本身,但代表的不只是生产力,还是人所代表的文明本身,代表的生产关系。
生产技术、生产资料、劳动力,三者合一形成了生产力,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犹如阴阳,它们相互对立又统一,是人类走向终极道路必不可少的要素。
天方面,璃月贡献造纸术,领导并培养未成年男性,为其赋予大规模制造水利铁器的整套技术。因为是手把手的教育模式,再加上书本带来的知识传播效率,只是三年,利用大秦已有的流水线技术,秦已经可以做到每天有大量水利器械下线了。
地方面,水利器械的革新使得更多农作物可以得到充足的水资源。要知道,虽然耕具的升级也能提升亩产,但稳定的水源对于农作物来说更加的需要。
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
上田就是水源充足的田,一个农民耕种百亩地,可以养活九人。换到水源不够的下田,那就只能五人。
水利提供资源,增加了增量。而另一边,璃月又拿出九尾狐的本事,加速农作物生长,从而将一年筛选一次的农作物种子优化过程,加速成一年几百次。三年时间,璃月手里的种子,基本上就是近代社会所用的高产种子了,它增加了上限。
只不过,高产种子并不意味着它能一直高产,因为野外环境下蜜蜂蝴蝶等昆虫会带来劣质作物的花粉造成杂交,导致纯化成果损失殆尽。同时,当前时代的农家肥肥力也满足不了过于先进的新作物更高的肥力需求。
尽管条件有限,且进步有限,秦地的粮食增长还是非常可观的,天地的组合让秦地的粮食平均亩产从130斤提升到了350斤。
而这多出来的220斤中,去掉收买农民,让农民进行劳动力再生产的50斤,剩下的170斤依靠秦吏提取出来后,50斤粮食拿来提升秦吏的待遇,剩下120斤投入到工业生产中。
如此,造纸厂在第四年开设二厂。而开设二厂的,不仅仅是造纸厂,少府内的手工业工人的规模在增加。
而无论是农民还是工人,生产积极的存在,都将得到阿房宫的表彰。而为了促进生产积极性,璃月还在秦法的基础上废除了许多妨碍生产了律法,增加了许多奖励性质的新法。
然后,随着工农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车轮开始转动,基层的粮食留存率导致社会的风气慢慢的发生了一些变化。
每年都比上一年要甜一些,尽管不能大富大贵,但安定和谐的生活,已经是那些久经战乱者最希望的生活了。
安定的生活伴随着不安定,秦灭六国,宗庙没有被摧毁,贵族在当地仍然有巨大的影响力。
他们想等嬴政死,但嬴政吃下长生药的消息让他们有些坐不住了。有些人开始造反,但被地方部队快速平定了。而平定地方之后,那些造反的贵族没有死,而是按照璃月的提议,带着技术、种子、工具,用这些年闲置的蜃楼运到海外去了。
美其名曰:效法先祖,筚路蓝缕。
因为死不了,所以只要输了,造反者的抵抗程度就会降低。而抵抗程度低,造反对于社会资源的浪费就会少,对于社会资源浪费的少,社会进步才能更高效率的推行下去。
如此,天下进入了一段长足的安定时光。尽管地方还有小规模动乱,但大秦整体上已经处于太平状态了。